2018年05月24日20:21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晤。
習近平歡迎默克爾第11次訪華,贊賞默克爾對中德關系的高度重視。習近平指出,2014年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以來,兩國關系得到長足發展,合作廣度和深度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中方愿同德方共同努力,推動雙邊關系不斷邁上新高度。
習近平強調,中德兩國要做合作共贏的示范者、中歐關系的引領者、新型國際關系的推動者、超越意識形態差異的合作者。這應當是雙方下階段推進兩國關系共同努力的方向。雙方要保持高層密切交往,加強對雙邊關系的頂層設計,鼓勵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用好機制性對話,我們歡迎德國抓住中國新一輪開放機遇;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共同做大蛋糕、做大產業、做大市場,雙方可以在未來產業領域開展更多合作,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要以人文合作為抓手,夯實兩國友好的民意基礎;要展現中德兩國的責任和擔當,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我們愿繼續同德方在多邊框架內一道推進全球治理和多邊主義,在推動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方面加強溝通合作。中方贊賞德方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歡迎德國企業積極參與。
習近平指出,中國始終堅定支持歐洲自主選擇的一體化道路,希望歐盟保持團結、穩定、開放、繁榮。中方愿同歐方一道,堅定倡導多邊主義,向國際社會發出更多明確、可預期、提振信心的信息,推動國際形勢朝著穩定和有利于各方的方向發展。
默克爾表示,很高興連任德國總理后很快來華訪問。我贊同習主席對德中關系的評價。中國是國際社會重要成員,是德國重要貿易伙伴。德中關系已進入新時代,德國愿抓住中國深化開放帶來的新機遇,擴大德中貿易投資合作,擴大人文交流。在當前世界形勢發生很大變化的背景下,德中兩國要加強在國際事務中溝通協調,密切在二十國集團等多邊框架內業已富有成效的合作。德國支持增進歐中合作關系。
雙方還就國際貿易、伊朗核問題等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看法。
楊潔篪、何立峰等參加會晤。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審計委員會副主任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中央審計委員會副主任趙樂際出席會議。習近平指出,要深化審計制度改革,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新審計理念,及時揭示和反映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勢。
英雄,在習近平心中的分量非常之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向褻瀆英烈的行為亮劍,構建保護英烈的全方位體系,讓英烈精神世代傳承。新中國成立前,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獨立斗爭的艱苦歲月,千千萬萬的英雄拋頭顱、灑熱血,為戰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在他看來,今天,中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
習近平強調,當前,本地區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同時仍面臨“三股勢力”、毒品走私、跨國有組織犯罪等嚴峻挑戰。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新華社《學習進行時》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十句經典論述,與您分享,一同銘記。——2014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開創美麗中國建設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
會上,習近平發表的重要講話不僅展現了他對生態環保一脈相承的關切,還有對生態文明的新論述、新要求,每個金句都值得珍藏。
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指出:“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敞開胸襟、擁抱世界,積極作出了中國貢獻。”
習近平指出,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并不穩固。
2015年5月18日至20日,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在2015年5月18日至20日召開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統一戰線事業指明了發展方向、劃出了工作重點。
始建于1406年的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構宮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文物最多、來訪觀眾最多的博物館。2017年11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陪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參觀故宮博物院。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來到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他以充滿前瞻性的戰略眼光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
一幅幅展板、一件件實物,集中展示了軍事科學院的科研成就。習近平看得很仔細,不時駐足詢問,詳細了解科研項目進展情況,對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我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存。我們要準確把握國際形勢變化的規律,既認清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又看到前進道路上面臨的風險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