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5日11:54 來源:吉網
伴隨著春天的氣息,全國兩會拉開帷幕。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堪為匯聚眾智、積蓄力量的平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幾年來,在政協會議開幕第二天看望政協委員并參加聯組討論,也已經成為了習近平兩會時間的“固定日程”。
治國理政,唯有虛心聽取群眾意見,才能使政府的政策合民意、暖人心、有效果。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就是在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以此為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次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已經30次“下團組”,參加過16個代表團審議、看望過11個界別的政協委員。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做出莊嚴承諾。過去5年,民生紅包頻頻發出: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戶籍改革全面實施、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網絡提速降費、清理奇葩證明……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民眾掛在心上當然會贏來群眾滿心愛戴。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到了新時代,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夢想,人民群眾期待著借助兩會能夠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已經拉開帷幕的全國兩會,就將聚焦改革開放、民生改善等與國家和人民息息相關的大事,成為國家振興、民族復興更進一步的開始。(秦豫)
這五年,習近平兩會金句深入人心
過去5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哪些進展,還存在哪些問題亟待破解?如何描畫未來美好的民生圖景?本版特邀三位代表委員圓桌對話,就如何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言獻策。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十八大以來的這五年,習近平先后30次參加兩會團組審議討論,面對面聽取230多位代表委員發言。 2016年兩會,習近平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向代表了解十八洞村的情況。每年全國兩會,習近平都利用參加審議討論的機會,同少數民族代表委員深入交流。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
聚焦兩會:五年間習近平去的第一個“團組”是哪些?
編者按:十八大以來的5次全國兩會,習近平都會參加人大代表團審議、政協界別聯組會討論,與代表委員們共商國是。2014年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的少數民族界委員,并參加聯組討論。
【學習進行時】“懸崖村”“娶媳婦兒”“贛南茶油”……一些瑣碎的、具體的、老百姓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在全國兩會上被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念叨、連連追問。“揪心”,流露出總書記對偏遠地區困難群眾深沉的關愛,那些放不下的牽掛,都化作了為民排憂解難的躬行實踐。
3月8日,習近平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說,脫貧攻堅“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2017年3月8日,習近平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
【學習進行時】2013年以來,習近平已經參加了5次全國兩會。】 9.改進脫貧攻堅動員和幫扶方式,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九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以黨內根本法的形式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黨長期執政能力,必須更加注重發揮憲法的重要作用。
大年三十,她所在的滑縣半坡店鄉敬老院為老人們擺了三桌宴席,老壽星坐最上首,美滋滋飲下幾杯祝壽甜酒。
2017年以來,河南持續開展基層民政大調研,民政廳和下屬單位173位業務骨干,全部走出辦公室,沉到全省敬老院、光榮院、福利院、救助站、養老機構調研。
中國夢,最大公約數、最強共鳴點,在各族各界、各行各業干部群眾中,架起凝心聚力的橋梁,揚起團結奮進的風帆。
陜北高原年味濃,家家戶戶貼上紅色的春聯、炸起金黃的年糕,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徹山山峁峁。” 每每憶起習近平和父親的友誼,賈永輝總是既感動又崇敬:“習叔叔說父親是他‘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