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7日10: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年已過,我國推行輪作休耕試點轉眼進入第三個年頭,輪作休耕面積也由2016年的616萬畝擴大到2018年的2400萬畝,未來還要按照一定比例擴大。近日,農業部、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耕地輪作休耕的熱點問題作了解讀。
把農業資源利用過高的強度降下來
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表示,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我國農業發展突出矛盾和國內外糧食市場供求變化作出的戰略安排,目的是促進耕地休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過去,為增產量保供給保吃飯,耕地超強度開發、水資源過度消耗、化肥農藥過量使用,農業生態環境嚴重透支。當前,亟須改變粗放的生產方式,把農業資源利用過高的強度降下來,把農業面源污染加重的趨勢緩下來,改變資源超強度利用的現狀、扭轉農業生態系統惡化的勢頭,實現資源永續利用。
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探索華北地下水漏斗區、湖南重金屬污染區和西北西南生態嚴重退化地區的有效治理方式,使污染的耕地逐步得到治理,使退化的生態逐步得到改善,讓水變清、山變綠、地變肥,美化農業農村生態環境,助力生態宜居。
我國糧食和農業生產連年豐收,但結構性矛盾突出,資源錯配和供需脫節的問題亟待解決。輪作休耕就是要壓減庫存壓力大的玉米和稻谷,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種植結構,減少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現在糧食供求狀況改善了,負重的耕地、透支的環境也該“歇一歇”了。輪作主要是實行玉米大豆輪作,發揮大豆根瘤固氮、養地培肥作用,實現種地養地結合,農業可持續發展。休耕就是減少耕地水資源利用,使耕地得到休養生息,同時加以治理。
絕不是不要糧食生產,更不是棄耕廢耕
我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大國,糧食安全備受關注。曾衍德說,這些年糧食連年豐收,糧食產量已經連續5年保持在12000億斤以上,可以講現在是倉滿庫盈,供給充足。
當前我國糧食的供求狀況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大于求與供給不足并存。“供大于求”,主要是近些年糧食進口量增加與國內糧食連年豐收“碰頭”,供給大于需求,糧食庫存增加。“供給不足”,主要是大豆、雜糧及有市場需求的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不足。
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國正在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作為,加大力度,調整種植結構。一方面,減少無效供給,近兩年減少籽粒玉米5000萬畝,緩解了玉米庫存壓力。另一方面,增加了有效供給,大豆這兩年增加了1900多萬畝,還增加了雜糧500多萬畝,這都是有市場需求的。
輪作休耕對糧食安全有多大影響?去年輪作休耕1200萬畝,其中輪作1000萬畝,休耕200萬畝,大概影響糧食產量近80億斤,相當于整個糧食年產量的0.6%,占比還是非常小的。
開展輪作休耕,不是不重視糧食,相反是要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因為休耕區域都是生態脆弱地區和耕地退化地區,通過輪作休耕使耕地得到休養生息。輪作的區域主要是通過種地養地結合,培肥地力,實現永續發展。
農業部財務司副巡視員王晉臣表示,在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中,堅持輪作為主、休耕為輔,休耕的比重不大,輪作是主要的。同時堅持休耕不是棄耕,更不能廢耕,確保急用時耕地用得上,糧食產得出。總的看,我國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補助資金發放給實際生產經營者
曾衍德表示,要通過不斷擴大試點面積和試點區域,加快形成我國輪作休耕制度。今年要在輪作休耕制度的重點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
形成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財政投入是重要支撐。財政部農業司副巡視員凡科軍表示,財政部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開展耕地的輪作休耕試點,并逐步擴大試點規模。2016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4.36億元,試點面積616萬畝;2017年安排了25.6億元,試點面積1200萬畝;2018年擬安排約50億元,試點面積2400萬畝。
為了保證參與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的農民不吃虧、有積極性,輪作休耕補助政策不斷完善,補助標準實現兩個平衡。第一個平衡,注重作物之間收益的平衡,根據不同作物種植收益的變化,合理測算輪作補助標準,讓農民改種以后有賬算,不吃虧。第二個平衡,注重區域間收入平衡,綜合考慮不同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農民收入等因素,合理測算休耕補助標準,每畝補助500—800元。
補助對象做到兩個精準,第一個精準,任務精準落實到戶,與每一個試點戶簽訂3年的輪作休耕協議,明確相關權利、責任和義務,特別是休耕地要做到休而不退、休而不廢。第二個精準,補助資金精準發放到戶,明確補助對象是實際生產經營者,而不是土地承包者,防止出現爭議和糾紛。在這個基礎上,試點省要因地制宜采取直接發放現金或者是折糧實物補助的方式,落實到縣鄉,兌現到農戶,并將輪作休耕補助與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等政策相銜接,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的激勵效應。
曾衍德表示,總的看,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效果顯現,受到農民歡迎,正成為地方政府引領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措施。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27日 02 版)
沒有征地手續,沒有召開群眾會征求村民意見,靠發“勞務費”誘惑村民代表簽字同意,就把三百畝耕地先租后征用來建設物聯港。
根據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及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部署,今年我國將全面推進建設占用耕地剝離耕作層土壤再利用,國土資源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把這項工作在全國普遍推開。
10月15日,省國土資源廳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全省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評價工作。據介紹,所謂“不穩定耕地”,就是指處于林區、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范圍內和受沙化、荒漠化等因素影響的耕地。
2009年以來新鄭市龍湖鎮泰山村、劉口村、荊王村未經批準,擅自占用400余畝集體土地進行小產權房開發;2013年9月,開封市鼓樓區仙人莊街道辦事處非法出租仙人村208畝耕地建駕校和攪拌站……昨天,省國土資源廳掛牌督辦5起國土資源違法案件。
近年來,隨著政府對耕地保護工作的不斷重視和執法監察的工作的持續加強,大面積土地違法案件得到有效控制,耕地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農民對住房標準有了更高的要求,農村村民違法占用耕地進行住宅建設成為當前破壞耕地的主要形式。
全國耕地按地區劃分,東部地區耕地2629.7萬公頃(39446萬畝),占19.4%;中部地區耕地3071.5萬公頃(46072萬畝),占22.7%;西部地區耕地5043.5萬公頃(75652萬畝),占37.3%;東北地區耕地2793.8萬公頃(41907萬畝),占20.6%。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3年12月30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世元,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高延利,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介紹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并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3年12月30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世元,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高延利,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介紹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并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3年12月30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世元,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高延利,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介紹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并答記者問。
“‘土販子’以每畝9000元左右的價格,挖1.5米深的標準從村民手中買走耕地,然后倒手以每畝地15000元左右的價格賣給縣城的工地,從而抽取中間差價。但一個小時后,南太康營村的村民給記者打來電話說,沒見有人前去執法,挖掘機仍在坑邊。
“‘土販子’以每畝9000元左右的價格,挖1.5米深的標準從村民手中買走耕地,然后倒手以每畝地15000元左右的價格賣給縣城的工地,從而抽取中間差價。但一個小時后,南太康營村的村民給記者打來電話說,沒見有人前去執法,挖掘機仍在坑邊。
9月2日,記者從省礦業權交易中心獲悉,我省首批2500畝補充耕地指標掛牌交易,兩個單位競買成功,成交價款1.2078億元。6月底,省礦業權交易中心受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委托,首次將我省異地補充耕地指標掛牌交易,首批補充耕地指標分別位于陜縣、泌陽縣、確山縣、正陽縣共4宗2500畝。
記者今日從國家防總獲悉,3月下旬以來,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出現較強降雨過程,緩解湖北旱情,解除湖南、江西旱情,但云南、貴州、四川等省旱情持續。
接受采訪的一些村民說,從2004年執行糧食直補政策后,只有今年糧食直補的面積公示過,而10年來的糧食直補款流向何處,村里從未說明。
該村支書行為違規,目前已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