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6日09:46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黨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和新的政治高度謀劃發展大計和部署行動步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深刻認識建設偉大工程歷史使命,必須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要求。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這是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握的基本規律。”改革開放以來,歷屆黨中央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提煉了一些根本性的問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是其中之一。圍繞這個根本問題的思考越深入、答案越清晰,推進黨的建設就更具有戰略定力。新時代賦予建設偉大工程歷史使命新要求。落實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任務,需要在以下幾個問題上形成深刻的思想認識和高度的政治自覺。
1.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黨的十九大一個重大成果是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這個重大成果,本身就是黨的建設理論創新結出的碩果。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中產生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觀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的黨建創新思想為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在十九大開啟的新征程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必須繼續推進黨的建設實踐和理論創新,在新時代邁出新的步伐。
日前,山東省高青縣常家鎮蓑衣樊村的黨員面對黨旗莊嚴宣誓。李峰攝/光明圖片
貴州龍里縣紀檢干部在幫助群眾澆筑進戶路。余廷剛攝/光明圖片
2.以問題為導向將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必須以問題為導向,將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引向深入。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之所以取得卓著成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問題代表著人民呼聲,不認真回應人民呼聲,黨的建設就成為空對空的兒戲。“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要清醒認識黨的建設中一些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要深刻認識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全黨要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新時代肩負建設偉大工程歷史使命,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將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3.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出了一系列極其重要的觀點。他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強調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覆蓋黨政軍民學各個領域,必須包括東西南北中全方位,不斷增強黨的領導意識、加強黨的領導制度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本領、推進領導體制改革,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中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向縱深發展。
二月十三日,遼寧沈陽鐵路公安處東站派出所民警手持鮮花,到八十九歲的田桂英家中慰問。田桂英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位女火車司機。光明日報記者 劉勇攝光明圖片
李華靚駕駛農機收割水稻。資料照片
4.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
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必須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突出政治建設在新時代偉大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是黨的十九大的重大創新,“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我們黨歷來強調必須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首要位置。黨的十九大將政治建設作為首位加以定位,并不是否定思想建設的重要性,而是針對推進黨的建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的調適。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中暴露出來的情況嚴重性表明,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都成為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忽視政治建設將導致十分嚴重的后果。因此,將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將思想建設作為基礎性建設,是十九大闡述新時代黨的建設新要求的思想創新,體現了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升華。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具有統領意義,思想建設作為基礎性建設并不因為不提“首要位置”而降低其重要性。黨的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是辯證統一和有機結合的關系,兩者具有同向發力的作用。
5.按照黨的建設新布局統籌推進
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按照黨建新布局統籌推進。黨的十九大在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的新思路下,形成“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的新設計。
新布局的設計有三點需要關注。其一,新布局增加政治建設和紀律建設兩個方面,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經驗制度化的重要成果。其二,把制度建設從原先的布局中剝離出來,并不是降低制度在黨的建設中應有的地位,強調制度建設貫穿新的五個方面建設之中,恰恰是加重了制度建設的分量。其三,黨的建設新布局中不單獨列出反腐倡廉建設具有邏輯上的合理性。黨的建設是面向8900多萬名黨員的整體工程,雖然反腐倡廉是全黨的任務,但其聚焦點在權力治理,目標群體是領導干部。新布局用“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作出規定,使反腐倡廉建設在目標上更加清楚。
6.以勇于擔當精神全面增強執政本領
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必須以勇于擔當精神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我們黨始終把黨的建設與能力、本領提高結合起來,在歷史轉折關頭尤其高度重視。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國際事務等方面概括性地提出了黨的五大執政能力。此后,黨中央還有過提高科學發展的能力、領導發展的能力、領導干部思維能力等部署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領導十三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向全黨提出了增強八種執政本領,即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這八種執政本領,一方面總結了黨的建設創新實踐的經驗;另一方面也抓住了黨內存在的短板,對于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具有鮮明的指導意義。
7.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
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必須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政黨是特定類型的政治組織,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結構中最底層的枝干。對于政黨來說,“組織力”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理解。一是政黨作為政治組織其自身管理系統的運作狀況,二是政黨作為一種政治力量對社會的影響。前者可以視為內聚力,后者可以視為外擴力。政黨組織力是其組織的一種能力,但卻不是一般的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指的是本領,既可以是總的本領,如執政能力、領導能力等等,也可以是具體的能力,如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八種執政本領。組織力這個概念表現的則是整體展示出來的政黨力量。
深刻認識建設偉大工程的新時代要求,必須弄清楚提升組織力與增強執政本領的相互關系,從而使基層黨組織建設抓住重點,并圍繞組織力突出政治功能。從宏觀方面看,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必須“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從微觀方面看,必須把各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8.發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必須發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表明,管黨治黨存在著失之于寬松軟的問題,以致此前許多黨長期想解決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長期想辦的大事沒能辦成。新時代黨的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效向全黨全社會證明:我們黨完全有勇氣、有能力、有辦法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氣,“要不斷增強向體內病灶開刀的自覺性”,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定黨性原則,勇于直面問題,敢于刮骨療毒,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力量和作用,既取決于黨員數量,更取決于黨員質量。97年來,我們黨已經發展成為擁有8900多萬名黨員、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要搞好自身建設,真正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一個政黨。”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必須堅持走質量建黨之路,“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執筆人:齊衛平)(作者: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光明日報》( 2018年02月26日 05版)
我們要深刻認識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一重大論斷把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大意義提升到了新的歷史高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推進偉大事業。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 題:再塑黨的形象的偉大工程——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五年探索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中國共產黨以無私的斗爭精神,開啟了一場自我革命、自我再塑的偉大工程。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從偉大事業鑄就,在偉大斗爭中激蕩,以偉大工程為支撐,向偉大夢想進發,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號巨輪破浪前進,在新征程上譜寫新的偉大篇章。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習近平在闡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時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習近平說,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上可追溯至被槍炮打開國門的恥辱時刻,下可暢想至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站在“中國夢”提出5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中國正以全新姿態走向未來。
浙江慶元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劉新民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適應了新形勢新任務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以及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教授陳義平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彰顯了黨理論創新的新偉力,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認真探索、研究。
選舉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基礎,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加強國家政權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各位代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各項議程已經全部進行完畢,請全體起立,唱國歌。
黨的十九大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貫穿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靈魂,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肩負新使命,邁步新征程。在京期間,我省出席黨的十九大的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忠實履行職責,正確行使民主權利,順利完成了大會的各項議程,為大會的圓滿成功發揮了積極作用。
2200多名黨代表以意氣風發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展示出一個百年大黨浴火再塑后的嶄新形象。
“執掌政權后做到節儉內斂、敬終如始不容易。”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領導干部提出諄諄告誡。新時代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更需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三個“一以貫之”答好新時代的考卷。
“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首先就要深刻把握黨的建設各項新要求。
一次艱難而偉大的復興航程,95年前,從嘉興南湖那艘紅船起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于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