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18日14: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農歷新年——春節,俗稱“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年”的概念,最初的含義來自農業,《說文·禾部》中將“年”解釋為“谷熟也”,華夏先民將谷物的生長周期命名為“年”,據記載,春節自誕生之日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關于春節的起源,現今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舜繼天子位時祭拜天地,從那時起,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然而,中國歷代春節的日期最初并不一致:夏朝以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以臘月即十二月為正月,周代的正月又提前至十一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以十月為正月。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古代歷法尚不完善的因素,有各王朝疆域的實際管轄版圖不斷擴張的緣故,同時遠古時期氣候變遷不穩定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它使得谷物的生長周期隨之波動。到了漢朝,隨著統一管轄疆域的需要、歷法的進步以及氣候和谷物生長周期的穩定,漢武帝頒行了《太初歷》,恢復了夏朝以正月初一為“歲首”(即農歷新年)的歷法,此后我國一直沿用夏歷(陰歷,又稱農歷)紀年直到清朝末年,長達2080年。在民間,西周初年就已經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春節活動,祭天祈年逐漸成了新春習俗的主要內容。我國各民族春節期間都要舉行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這些活動主要有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等。其中漢族、滿族和朝鮮族的春節風俗習慣較為接近,比如全家團圓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宴席,或是張燈結彩、燃放鞭炮并互送祝福。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被稱為“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則過藏歷新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將新年稱為“古爾邦節”,春節同時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少數民族的盛大節日。
由于傳統中華文明的廣闊輻射范圍,亞洲各國在古代也大都以我國的歷法為標準,有著過年的習俗。春節在日本、朝鮮、韓國、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19世紀以來,現代世界體系逐步形成,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全世界所有國家,特別是以中國為代表的傳統文明古國,都不得不推行和適應以陽歷、公歷為代表的現代時間制度。因此,能否協調好原有文化制度下的紀年歷法觀念與現代時間制度的沖突,考驗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發展中國家。
我們今天的“春節”也正是回應這一歷史挑戰的產物。1912年,國民政府頒令廢除通行了4000多年的夏歷,改行格列高利歷(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陽歷、公歷),并以此為國歷,廢除了傳統春節。當時明文規定,1912年1月1日至4日為新年假,12月31日為除夕,舉行夜宴;1月1日為新年正日,舉行春宴;1月15日為元宵節,“打年鑼鼓,游市上燈”。為確保法令實施,還提出了“過一個革命化新年”的口號,強調“黨政軍各機關工作人員,更要以身作則,為全民倡”,如有違犯,將予處罰。無疑,這種違背中華兒女基本文化情感和文化身份認同的倒行逆施受到了全國范圍內的廣泛反對和抵制。
很多中國人覺得過年太累,年味兒越來越淡了,春節只是換個姿勢的吃吃喝喝。除了包餃子、湯圓,還有這些春節的民俗活動,外國人學起來也是相當認真↓↓↓ 寫福字,這個握筆姿勢使了大力氣。
中華民族傳統歷法歲首正月初一,現今無論中國還是海外華人都統一稱為“春節”,但在中國歷史上卻稱之為“元旦”。辛亥革命后,1912年起采用公歷,但用“民國”紀年,1月1日為公歷歲首;1914年起把夏歷正月初一定作“春節”,為農歷歲首。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飛逝的光陰里,歷史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前幾年,每逢中秋和春節前夕的中午和晚上,母親總是給我電話打個不停,電話接通后,我問母親有啥事,母親總是一個勁地說“沒事,沒事,就是想給你打個電話,看你在哪兒......”。
狗年春節即將到來,酒水市場一片火熱景象。新京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相比往年,今年白酒節前促銷力度明顯減小,一二線品牌價格有增無減。盡管如此,飛天茅臺、五糧液等名酒依然供不應求。
呼吁回家過年別成為道德綁架,春節回不回去都要有“家和遠方”。很多“不回家過年”的人也應該得到尊重,他們在遠方的堅守注解了“我們不一樣”。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1.5%。
通常來說,春節前后是住房買賣市場的傳統淡季。往年樓市成交數據顯示,1月至2月的住宅成交量在全年中處于低位,即使是過完年,買賣市場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會回溫。但相比買賣市場,住房租賃市場卻會在春節后迎來旺季。
誠然,旅客買票乘車,享受服務是無可厚非,列車員打掃衛生也是他的本職工作。但身為旅客,不能把“扔垃圾”與“亂扔垃圾”混為一談。
“等了半個小時,只看到三輛空車,但是這三輛車看見我招手也不停,不知道是咋回事兒。”昨日,市民鄭先生致電大河報熱線講述自己的遭遇,同時提出疑問:為什么感覺臨近春節后,市區里的出租車少了很多呢?
自2016年執行《鄭州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后,鄭州進入“禁炮令”時代。從限炮到禁炮,鄭州的政策管控越來越嚴,禁炮的范圍也越來越大。
隨著春節的臨近,一年一度的紅包大戰如約而至。去年春節期間,騰訊共派發了2.5億現金紅包和價值30億的卡券禮包,與之相比,支付寶紅包的玩法也毫不遜色,共派發2億AR紅包和五福現金紅包。
春節眼看著就要到了,計劃外出旅游或者回老家的寵友開始為萌寵們尋找“臨時的家”,是寄養到寵物店,還是托給朋友照顧?
對于北上的南方人來說,往往對自己抗寒的能力估計不足又或者防寒措施沒做到位,以至于出游北方變成一場遭罪又可怕的經歷,因為分分鐘會凍傷、摔傷。
近日,澳大利亞最大的出租車電子支付公司Cabcharge宣布與支付寶合作,將有2.2萬輛出租車支持支付寶付款,這占到了全澳洲出租車總量的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