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14日12:24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辛向陽(中國社科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要做到“兩個毫不動搖”,首先要深刻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要求。
2月9日,福建南平邵武市下沙鎮紀委書記黃懷德(右二)到胡書村向老黨員鄧貽招(右一)了解該村開展懲治基層腐敗情況。新華社發
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確保政治品格。非公企業91金融黨支部書記許澤瑋在分享十九大精神學習體會。 陳志攝/光明圖片
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是一條不斷引導我們取得黨的建設更大勝利的主線,是確保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主線。這條主線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需要我們深刻把握。
1、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矛盾阻力的需要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不知還要爬多少坡、過多少坎、經歷多少風風雨雨、克服多少艱難險阻。應對這些風險和挑戰,關鍵在黨,關鍵在于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能夠使廣大黨員干部澄清模糊認識,自覺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奮斗。我們要通過兩大建設清除“圈子文化”。在有些黨員那里,存在舊社會那種君臣父子關系或幫派關系的政治文化或者小山頭、門客、門附那一套的政治理念,結果導致小圈子式的政治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的干部信奉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關系、找門路,分析某某是誰的人,某某是誰提拔的,該同誰搞搞關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誰的大腿。”通過不斷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就會逐步壓縮“圈子文化”存在的空間,最終消除其生存的土壤。
我們還要通過兩大建設澄清另外一種錯誤認識:即“大公無私”過時了,應當是“大公有私”。共產黨人承認干部合理合法的利益,但這同私心、私欲、私利不是同一個概念,更不能把個人的私利置于人民利益之上。我們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干事業就要出于公心、謀公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組織要嚴格把關,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確保政治合格。要重視從青年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要嚴格黨員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廣大黨員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既是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也是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體現。
2、有效應對長期復雜的“四大考驗”的需要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只有通過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才能很好地回答這“四大考驗”。
要回答好執政考驗。執政考驗就是跳出“歷史周期率”,確保黨永葆青春活力。跳出“歷史周期率”就要讓人民來監督政府,讓人民公仆真正像勤務員那樣為人民服務。跳出“歷史周期率”還要解決“四風”這個頑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嚴厲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取得實效。同時還要看到,當前“四風”有新的表現。新的表現就是不作為問題比較突出,有的部門和單位用各種各樣、越來越細密的制度體系來確保自己不出事,或者出了事也無須承擔責任。有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一問題就會得到很好解決。
要回答好改革開放的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就是回答好時代提出的各種問題,包括回答好毛澤東1949年提出的“進京趕考”問題、鄧小平1993年提出的“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的問題以及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提出的“時代是出卷人”的問題等。改革開放提出的問題都是實際的、深刻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根本目標就是要確保我們給出的時代答卷成績是優異的。
要回答好市場經濟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就是要面對商品交換原則的侵蝕、面對金錢的誘惑,牢固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有了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就能使我們黨始終穩妥駕馭市場經濟,使市場經濟體制始終在社會主義軌道上發展;有了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就能夠使廣大黨員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生活的侵蝕,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要回答好外部環境的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就是面對風云變化的國際形勢,能夠始終把握好時代本質、時代潮流、時代主題,既“不畏浮云遮望眼”,也不會“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要提高應對復雜多變國際局勢和處理風云變化國際事務的能力,以馬克思主義的寬廣視野學習和掌握國際經濟、政治、法律、科技、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知識,重視研究國際格局變化的客觀規律,增進對世界歷史和現實情況的了解,增強判斷國際局勢發展的戰略性、前瞻性、趨勢性、針對性。
3、化解尖銳嚴峻的“四種危險”的需要
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解決這“四種危險”,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抓住黨的建設的主線。
解決精神懈怠的危險。精神懈怠表現為:信仰缺失,認為共產主義是虛無縹緲的幻想,是永遠無法實現的烏托邦;不問蒼生問鬼神,不問民眾疾苦,只管個人利益得失;工作上渾渾噩噩,不思進取。我們要通過加強長期執政能力建設,使黨員干部工作有干勁,事業有奔頭;通過先進性、純潔性建設,使黨員干部在重大考驗面前有政治定力,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挑重擔,在復雜環境中經得起各種誘惑。
解決能力不足的危險。能力不足的表現在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不足,很多人會講馬克思主義的道理,但從沒有運用過馬克思主義解決任何問題;專業知識不足,在自己工作中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存在著嚴重的“本領恐慌”;科技知識不足,我們一些黨員干部對于新科技知識了解不多,對于新科技對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知之甚少,做群眾工作就顯得被動。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提高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把掌握現代科技發展趨勢、運用科技解決發展問題作為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來抓。
解決脫離群眾的危險。脫離群眾的表現有很多:不會和群眾說話,不能為群眾辦事。解決不會說話的問題,關鍵就在于能否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能否真正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決不能為群眾辦事的問題,核心在于堅持群眾路線,要高度重視為群眾辦事能力,這是作為黨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基礎。
解決消極腐敗的危險。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會導致亡黨亡國。腐敗問題一方面極大地損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人民群眾對黨的信心,另一方面從內部損害著黨的健康肌體。通過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從制度上實現不敢腐的目標,從體制上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從理想信念上構筑不想腐的堤壩,解決消極腐敗問題。通過先進性、純潔性建設,在全社會形成對腐敗問題零容忍的氛圍,形成對腐敗分子人人喊打的局面,更要使領導干部正確行使權力,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處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關系。
為促進當地養蜂業的進一步發展,近年來,當地各級政府相繼出臺多項扶植政策,如高速路免費、養蜂補貼等。
從微觀角度來看這是鐵路企業的轉變與發展,但從宏觀角度來看這映射的是整個社會的進步與飛躍。新的時代,我們有新的挑戰也有新的機遇,科技創新正為我們創造更加智能的生活條件,我們的生活品質將更加美好。
通過一系列重大戰略、政策和舉措的實施,把五大發展理念轉化為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有獲得感和幸福感的發展成果,才能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
2017年,大石橋街道辦事處以問卷調查為基點,以宣傳、講座、實踐活動為載體,以社區老年科技大學為依托,全年共舉辦圍繞家庭保健、育兒、養老、家庭文化與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9次,實踐教育活動15次,并協同配合社區衛生服務站實現家庭醫生服務簽約率達到住戶總數的28%,有效提高了轄區居民健康文明素養和家庭健康發展能力。
今年的春運,售票平穩有序。“買票難”大大緩解,倒票“黃牛”失去了市場,旅客從中得到了滿足感、獲得感,“炫科技”已深入滲透到鐵路客運服務中,讓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從容、便捷。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崇高品質,展現出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永恒魅力,讓當代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奪目的真理光芒。
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休止符。整治“四風”新變種必須持續發力,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結合起來,以永遠在路上的恒心和韌勁,打贏作風建設持久戰,走好新時代作風建設之路。
準確把握國際社會對新時代的解讀與評價,有利于我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使新時代成為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抓住最本質的東西,掌握核心要義。這一重要思想的主題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要義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走進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平安和法治的夢想與追求更加強烈。繼續以無私的奉獻守護安全的底線,以崇高的使命堅守正義的價值,我們的政法工作將讓共同的平安夢、法治夢漸行漸近。
最艱難的成功,不是超越別人,而是戰勝自己;最可貴的堅持,不是歷經磨難,而是保持初心。帶著堅定初心,重整行裝,以新氣象新作為,創造新業績。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責任,完成歷史使命,既需要繼續發揚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鍥而不舍,更需要把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突出問題貫穿于工作始終,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實效取信于民。
新時代強調“清正廉潔”,就是要致力提高在長期執政環境下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著力增強在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下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的自律自覺,敬畏權力、管好權力、慎用權力,堅守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守住黨員干部的政治生命,始終保持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段論述可以看作是解決新的社會主要矛盾的戰略方針。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責任,完成歷史使命,既需要繼續發揚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鍥而不舍,更需要把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突出問題貫穿于工作始終,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實效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