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05日07:14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2月4日電 (記者李彤)今日,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正式公布。中央農辦主任韓俊接受人民網等媒體采訪時表示,鄉村振興要靠實干,今年一號文件謀劃了一系列重大舉措,通過若干抓手確立了實施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
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研究制定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強化鄉村振興的制度性供給。
韓俊表示,《規劃》分別明確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細化實施工作重點和政策舉措。把黨領導農村工作的傳統、要求、政策等以黨內法規形式確定下來,明確對農村工作的原則要求、工作范圍和對象、機構職責、隊伍建設等,確保了鄉村振興的有效實施。
如何搭建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2018年一號文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戰略、重大行動和重大工程支撐。在重要戰略方面,部署制定和實施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實施數字鄉村戰略,開發適合“三農”特點的信息技術、產品應用和服務,推動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應用普及,彌合城鄉數字鴻溝,等等;重大行動方面,部署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行動、產業興村強縣行動、移風易俗行動,等等;部署重大工程方面,有大規模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展高端農機裝備制造、全面改善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等近30項。
韓俊表示,文件對農民關心的關鍵小事,也做出了全面安排。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探索在村莊建立網上服務站點,針對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微腐敗加大懲處力度。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要有制度性供給保障。記者發現文件圍繞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等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和制度建設。文件指明,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仍然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對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安排了許多重大任務。例如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等。
“文件對解決‘錢從哪來的問題’進行了謀劃,在確保財政投入持續增長上,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確保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相適應。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不得借鄉村振興之名違法違規變相舉債。”韓俊表示,要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抓緊出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制定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辦法。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結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
韓俊說,在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方面,文件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
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4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
今天,中央送出一份“惠農超級大禮包”,釋放重磅信號,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今天發布。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陳錫文: 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非常重要的是,從中國實際國情出發,實際國情就是人口規模巨大。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布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中央一號文件確定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方向,農業部、國家糧食局等多部委先后出臺相關操作文件。“今年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更加注重市場導向、綠色導向和規模導向。
要全面加強幼兒園、中小學的衛生與健康工作,加強健康知識宣傳力度,保障學生生長發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綠色、健康,正在成為城鄉居民對農產品共同的追求。剛剛公布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推進農業清潔生產。這就意味著,今后我國農業將更多向綠色可持續發展轉型,為我們的餐桌提供更多的健康果健康菜健康糧。
中央深改組分別在第十六次會議和第二十二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比如,電力改革方面,去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啟動新一輪電改。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的新戰略,“飯碗論”“底線論”“紅線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和中農辦副主任韓俊就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回答了記者提問。
對當前我國“三農”發展呈現出的新矛盾、新挑戰,文件有哪些破題之策?新華社記者從中梳理了五大關鍵詞,采訪權威專家,對文件進行深度解讀。
改革開放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號文件,即《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于昨日正式發布。改革開放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號文件,即《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于昨日正式發布。
改革開放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號文件27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
全文約15000字,共分6個部分30條。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黨國英說,一號文件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的重大問題歸根到底都涉及農村土地。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賦予農民對承包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
2013年農業農村發展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農村改革向縱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