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8日07:4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 題:增強憂患意識 防范風險挑戰——三論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重要講話
新華社評論員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迎來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如何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實現我們黨確立的偉大目標?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分析我國面臨的發展形勢和國際環境,科學回答防范風險挑戰“怎么看”“怎么辦”等重大問題,為我們增強憂患意識、應對風險挑戰提供了重要遵循。
我們黨生于憂患、成長于憂患、壯大于憂患。正是因為時刻心存憂患、勇于直面挑戰,我們黨才能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當前,我國正處于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但前進道路上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也不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社會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依然復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黨的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等等。黨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放在三大攻堅戰之首,彰顯了深沉的憂患意識,提醒全黨時刻警醒、戒驕戒躁,在憂患中繼續砥礪奮進。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既要對事業發展充滿信心,又要對問題風險保持警覺,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化危為機,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穩中求進、行穩致遠。
防范化解風險,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牢牢把握主動權。“思危所以求安,慮退所以能進”。面對風險挑戰,關鍵是突出問題導向,不忽視風險苗頭和小概率風險,也不放過風險聚集點和大概率事件,既防“黑天鵝”,又防“灰犀牛”。知危圖安,要靠主動作為。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守住底線,盯住問題,奮發有為,才能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責重山岳,能者方可當之。防范化解風險,不僅需要勇氣決心,更要有高強本領。黨的十九大提出增強八個方面的執政本領,其中之一就是增強駕馭風險本領。面對各種復雜矛盾,既要學會“彈鋼琴”,也要善于牽住“牛鼻子”,既要找準癥結,也要周密謀劃、精心操作;面對各方面風險,既要及時查漏補缺,也要善于健全防控機制,加強源頭治理;面對各種艱難險阻,既要迎難而上、敢啃硬骨頭,也要培養專業能力、遵循規律辦事。有了過硬本領,就能不為風險所懼,不為干擾所惑,做到“亂云飛渡仍從容”,在攻堅克難中不斷把事業發展推向新境界。
連日來,“馬航失聯事件”成為全球各方關注的焦點。作為最早進軍馬來西亞市場的中國房企,碧桂園自2012年初正式進駐馬來西亞后,已投資了3個大型項目,總投資額超100億元。但盛富資本與協眾國際總裁黃立沖認為,此次事件暴露出馬來西亞在安全等領域存在的隱患。
“當時大華的人稱,這款產品年化收益率達16%,90%保本。1年前,他花100萬元購買了大華銀行一款掛鉤兩只股票的結構性產品,結果卻發現理財經理口中所謂的高收益或只是一個“陷阱”。
“當時大華的人稱,這款產品年化收益率達16%,90%保本。1年前,他花100萬元購買了大華銀行一款掛鉤兩只股票的結構性產品,結果卻發現理財經理口中所謂的高收益或只是一個“陷阱”。
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年報顯示,河南省腫瘤登記地區惡性腫瘤發病前10位依次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結直腸肛門癌、乳腺癌、子宮頸癌、腦及中樞神經系統癌、白血病和胰腺癌。
今天發布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指出,中美要完善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信任措施機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增進互信、防范風險、管控危機。白皮書闡明,中國軍隊堅持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的安全觀,發展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軍事關系,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集體安全機制和軍事互信機制,積極拓展軍事安全合作空間,營造有利于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
映象網訊 9月9日,從商丘供電公司獲悉,該公司大力推行“零現金”支付財務管理新制度,強化內部管控,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
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全體會議近日審議了《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大病保障制度,要把基本醫保與商業保險結合起來,相互銜接、功能互補”。
臨近春節,不少家庭開始購置年貨。相比到超市、商場等地置辦年貨,眼下許多年輕人更熱衷于網購。鼠標輕輕一點,一份份年貨便被送到家中,既省心又方便。但是,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勿貪圖便宜,網購年貨要認準質量和信譽。
最近,隨著余額寶等各種“寶寶們”的層出不窮,金融這個“高大上”的話題成了普通百姓的餐桌談資,同時也把互聯網金融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然而,金融創新產品并非白璧無瑕,中國也應主動規避互聯網金融可能給經濟帶來的風險,因此加強金融監管十分必要。
昨日,銀監會召開2013年度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了今年銀監會的兩大工作主線,即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防范風險。會議特別強調,要防范民間融資和非法集資等外部風險向銀行體系傳染滲透,禁止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員工參與民間融資,禁止銀行客戶轉借貸款資金。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周四稱,中國的商業銀行需要提高資本比率,以防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