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多地車輛檢測站與黃牛勾結
央視曝多地車輛檢測站與黃牛勾結
據央視網消息,車輛年檢俗稱“驗車”,相當于車輛的定期體檢。認真驗車,是對車主司機負責,也是對社會大眾負責,不能馬虎、不能含糊。為了保證驗車質量,現在許多城市的驗車線都采用了高科技的設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檢驗精度、避免人為干擾。按說有這么好的設備,不合格的車輛想蒙混過關應該不大可能了吧?可是記者最近卻發現,情況并非如此。
在山東省濟南市的華興汽車檢測中心,記者跟隨一輛黑色轎車來到這里檢測尾氣。檢測報告顯示,這輛轎車一氧化碳排放超標了,超過限值50%。按照檢測流程的要求,尾氣排放不合格的車輛必須要進行維修后,才能進行復檢。于是,記者跟隨這輛車來到與華興檢測中心僅一墻之隔的匯園汽修廠。汽修廠老板打開車的前蓋,簡單檢查了一下。
匯園汽修廠老板說,不用調了,“一會兒(檢測)看看去。”老板還表示,他也能代辦驗車,包過200元。他承諾,這輛尾氣超標的車不用修也能通過尾氣檢測。只是還要等一會才能去復檢:“時間太短了不行。給人一個印象,車子做維修了。”
如果兩次檢測相隔的時間太短,說明這輛車沒有經過維修就從不合格變為合格了,這樣很容易就會被監管部門發現其中有作弊行為。所以,即使不修車,也要算好修車需要的時間,然后再去檢測,這樣就不容易被看出破綻。
20分鐘后,在這位老板的安排下,這輛尾氣超標車又一次進入了華興檢測站。到了尾氣檢測線,車輛就由檢測場的工作人員親自操作,這和第一次檢測似乎沒有什么不同,但不同的是結果,復檢結束后,車主真的拿到了一張環保部門頒發的尾氣檢驗合格標志。
記者發現在華興檢測站的周邊,不僅有汽車維修廠,連小賣部也可以代辦驗車,在當地,這些代辦驗車的人被稱為“黃牛”。一個代辦驗車的黃牛說:“不修可以,直接包過。肯定包過200塊錢。”
記者發現,每次的檢測過程都是由檢測站的工作人員親自操作的。黃牛們透露,檢測過程和結果都掌握在檢測站里的人手里,所以車主們交的代辦費,大部分要分給檢測站里的人:“花200塊錢,我們給里面150(元),我們掙50(元)。”
檢測站的工作人員收了錢,又是如何篡改檢測數據的呢?記者繼續調查,又來到山東濟南的正元機動車檢測站。在記者的追問下,正元檢測站的站長透露了其中的竅門。楊站長表示:“肯定作弊了。采樣管后面有開關,里面把開關關了。”
楊站長透露,現在的檢測站普遍使用的是全自動尾氣檢測系統,系統一旦開始采集尾氣,中間就不允許人為控制進氣量。但是,他們卻在尾氣的采集管上私自安裝了一個閥門開關,而這個開關正處在監控攝像頭的盲區。在檢測開始后,工作人員操作這個開關,動作非常隱蔽,如果不是特別提示,是很難注意到的。楊站長告訴記者,操縱這個開關就可以降低汽車尾氣中有害氣體的進氣量,使檢測數據達標。
在設備上動手腳有可能被查出來,所以有一些尾氣檢測站的作弊方式更隱蔽。在山東濟南君冠檢測站,一位負責人就向記者吹噓了這種隱蔽的方法,但關于操作細節卻諱莫如深,只是告訴記者,設備生產廠家會在這方面提供培訓的。
記者了解到,濟南君冠檢測站的尾氣檢測設備是由深圳安車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該公司是“中國汽保科技創新優秀企業”,甚至“還積極參與了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和制定”,看起來是十分正規的企業,而且還是在機動車檢測行業中有很大影響力的公司。安車公司山東辦事處王主任告訴記者:“市場占有率我們應該也占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我們銷售去年是三點幾個億。”
市場占有率如此之高,銷售數額如此之大,甚至還能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和制定。這樣一家汽車檢測生產企業又給客戶提供什么樣的培訓呢?王主任說:“這種辦法很安全。你不管用什么監控手段,我從儀器里面出來的(數據),計量院標定的,正兒八經,我沒動,看不出你動的痕跡。”
汽車尾氣檢測系統除了有底盤測功機、尾氣收集探頭和管道等硬件設備,而且還要有智能分析軟件,這套軟件會對收集的尾氣按照設定的程序進行分析換算,得出其中有害物質的含量。為了防止作弊,這套分析軟件是全自動運行的,檢測站的操作人員無法私自進行任何改動。但是王主任告訴記者,要想作弊而又讓人看不見摸不著,就要在這一套分析軟件上做文章。他說:“我們是把范圍放大了,國家標準是這些,但是(檢測時)差一點的時候,我們可能就要處理一下。本來標準是1.0到1.5,我們換成0.6到1.8,這個范圍大了。包括軟件,我們也是完全自己研發的。”
對尾氣排放設定限值本是用來控制尾氣污染的一道閘,可是安車公司通過在分析軟件上動手腳,任意設定檢測標準,就相當于給閘門開大了口子,對尾氣超標的車輛“放水”過關。那么,檢測站又是如何使用安車公司的尾氣檢測系統,作弊改動其中的數據呢?
杭州汽車綜合性能檢測中心使用的就是深圳安車公司生產的尾氣檢測系統。記者跟隨一輛白色轎車進行了第一次尾氣檢測,結果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兩個項目都不合格。隨后,在一位黃牛的安排下,這輛尾氣超標車沒有經過維修又進行了第二次復檢。結果兩項數值都下降了,但其中一氧化碳依然超標,復檢沒有通過。
這位黃牛解釋,近期環保部門檢查很頻繁,檢測人員害怕環保部門或者記者來暗訪,所以非常謹慎,復檢依然不讓通過,要進行第三次檢測才會讓合格,這樣就可以造成經過兩次維修逐步降低污染物數值的假象。到了第二天約定的時間,這輛尾氣超標車第三次上了尾氣檢測線。結果,所有的檢測項目都達標了。
同一臺車,同一個檢測線,卻是三個不同的結果,檢測人員是如何操縱這個檢測數據的呢?原來,通過在檢測軟件里設置不同的指令,檢測人員就可以按照這些指令來控制車輛的檢測數據。這樣,擺放在外面的檢測設備看起來是在正常運作,其實,也只是擺個樣子而已。
王主任很自信地告訴記者,只要檢測站的人自己不舉報,無論監管部門的人怎么來查也不用擔心:“監管不用怕,因為我們是專門做監管的,我們不但做檢測線,還專門做監管(系統),因為環保局大部分也是我們做的。”
就這樣,尾氣檢測系統的生產廠家在軟件設計中動手腳,與檢測站合謀作弊,檢測站又和代辦驗車的黃牛們尋找到肯花錢參與作弊的車主。這樣,各方各取所需。
由于可以在軟件上人為控制檢測數據,所以有的檢測站干脆連做個樣子都省了。在廣州市穗安汽車檢測站,一輛轎車第一次尾氣檢測結果一氧化碳的數值是49.3,而限值是8.8,達到了限值的5倍多。很快,有代辦驗車的黃牛湊上來了。他告訴記者,只要肯花錢,車輛甚至不用上檢測線復檢就可以拿到合格報告。到了約定的時間和地點,這位黃牛來了,果然也帶來了一份檢測報告,記者發現報告上登記的車輛信息就是那輛尾氣達到限值5倍多的轎車,檢測數據從49.3居然變為了6.2,達到了合格標準。
設備生產廠家、檢測站、黃牛、車主各取所需,各有所得,造成了一輛又一輛尾氣排放不合格的車輛跑在路上,帶來污染。記者先后在山東、廣東、浙江、遼寧等省調查了20多家機動車檢測站。在這些檢測站,只要黃牛疏通好了關系,尾氣不合格的車輛,不需要維修,就可以拿到合格的檢測報告。這些檢測站的設備提供商,除了深圳安車檢測公司,還有佛山南華儀器公司等生產廠家。佛山市南華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大區銷售總經理徐志明說:“民間有民間的智慧,民間的智慧是很豐富的。民間有高人的,我們現有一些客戶他們有小竅門的,大家都可以共享的。”
都說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現在看,鬼不光能推磨,還能推車。能把不合格的汽車,推過檢測的合格線。這里說的鬼,是內鬼,是在合法外衣的掩蓋下實施不法行為的人。過去,我們也見過這樣的內鬼,他們多是“操作檢車線的人”;可現在,居然“生產檢測設備的人”里也有這樣的內鬼,居然高精尖的設備也能用來造假。要想真正杜絕弄虛作假,光靠設備還不行,歸根結底,還要靠嚴格的制度和有效的監督來約束人。
近日,成都市民劉先生反映,長順上街從斌升街路口到桂花巷路口,短短100米的距離內有兩個近乎直角的彎道,彎道所在地面均畫了白色單實線。記者查閱新道法發現,交通法規中明文規定:禁止機動車壓越單雙實線行駛,違者處以罰款100元、一次記3分的處罰。
(記者郭超吳為)繼北京、上海公布網約車實施細則之后,全國多城市相繼跟進公布,近期進入了網約車落地細則密集公布階段。杭州細則沒有對戶籍和車型有強制要求,本市戶籍或在本市取得《浙江省居住證》6個月以上即可從業。
9月19日,湖北宜昌一名男子在駕駛一輛越野車時,因穿著拖鞋和操作不當致使車輛失控,撞上路邊一公交車站前等車的人群。隨后,該越野車繼續右轉進入公路,行駛數米后又再次右轉,直接駛向路邊一處公交車站,將車站前等車的人群撞倒。
風吹又雨打 車輛變“僵尸”
時長:07分14秒
日前,商丘車主李兆杰向映象網求助稱,他的貨車于今年6月份在商丘市車管所通過年檢后,因沒有錄入系統被平頂山市警方查扣。
【罹難者多集中在車輛中段 懷疑逃生門發生故障】目前臺灣游覽車事故已造成26人死亡,其中10名男性,16名女性,此前有消息稱司機逃生,但據臺灣媒體報道,司機也沒能逃出。警方和消防人員勘查游覽車,發現多具遺體集中在車輛中段,懷疑可能車中間的逃生門出了故障,才造成如此嚴重死傷。
開辟綠色通道,對持有“作業證”的跨區作業車輛實行快速驗證、快速放行,保證夏收期間跨區作業車輛便捷通過。與當地農機部門聯系,了解農機維修、油品供應、農戶需求、天氣預報等信息,通過微信推送的形式發給過往農機手。
需要車輛年審的朋友們,“1032豫見車” 4月車輛年審專場正在火熱報名中……
近日,兩輛懸掛同一號牌的城管執法車,在昭通昭陽城區同一地點同時出現,引發眾多網友的質疑和吐槽。網友上傳的照片顯示,這兩輛印有“鳳凰綜合執法”的車輛不僅顏色、外觀一致,車輛號牌也同為:云CFH123。
近日,河南固始交警面對突發的兩起貨車輪胎自然起火事故時,臨危不懼、反應迅速、果斷出擊,及時將火勢撲滅,避免了火災事故的發生,挽救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了駕駛人和當地群眾的廣泛贊譽。
花29萬元買了一輛二手車,幾天后發現竟是一輛全損車(車輛損毀嚴重,失去修復價值)。
大批菲律賓車主向菲貿工部提出投訴,聲稱在駕駛蒙特羅汽車期間車輛“突然意外加速”造成車輛損毀甚至人員傷亡。菲貿工部強調,第三方機構調查的費用由貿工部承擔,如果調查證明有關車輛確實存在質量缺陷,貿工部會要求廠商采取召回措施。
隨著路面上的車輛越來越多,盜車、搶車事件也隨之而來。下面給各位朋友介紹幾個車輛防盜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