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9月3日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的臨近,各類影視節目也逐漸聚集以營造氣氛。然而在8月15日(日本投降日)數字電視“CHC電影頻道”播出的《大藥商》中,卻出現了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幕。日本侵略軍攻陷城池,指揮官騎著軍馬進入城市,抬手示意奏樂,所用軍樂竟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歌《人民海軍向前進》。
《人民海軍向前進》,由海軍政治部文工團創作組詞,黃源洛曲。該歌曲創作于1951年,雖未正式定為海軍軍歌,但我國海軍習慣上將其作為軍歌使用,在重大集會、慶典、儀式結束時演奏。實際上已經默認其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歌。《人民海軍向前進》以昂揚激奮的旋律唱出了海軍戰士建設新中國海軍的高漲熱情和保衛祖國海疆的大無畏精神,其創作過程也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昂揚的歌詞為集體創作,精彩的旋律既接地氣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又高大上在國際領域擁有影響力。這首歌問世后,成為海軍代表性的歌曲、海軍戰士音樂形象的寫照,廣泛流傳幾十年仍葆有藝術生命力。雖然沒有正式地作為海軍軍歌,但海軍習慣上將其作為軍歌使用,在軍迷群體中也膾炙人口。
與大部分中國軍歌一樣,《人民海軍向前進》有兩套歌詞。
現歌詞:紅旗飄舞隨風揚,我們的歌聲多嘹亮,人民海軍向前進,保衛祖國海洋信心強。愛護軍艦,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衛和平保國防,我們有共產黨英明領導,誰敢來侵犯,就讓它滅亡!
原歌詞:紅旗飄舞迎朝陽,我們的歌聲多嘹亮。人民海軍向前進,保衛祖國海洋斗志昂。軍民團結,要嚴陣以待準備好,把海防筑成鐵壁銅墻。我們有毛主席英明領導,誰敢來侵犯,就叫它滅亡!
《人民海軍向前進》作于1951年,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出現在1937年-1945年期間的八年抗戰時期的。這一以人民軍隊軍歌伴奏日本侵略軍奪城的畫面可謂是劇本設定和拍攝過程中的重大紕漏,令人震驚。
背景資料:
舊日本帝國陸軍和目前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類似場合有其自身的軍歌軍樂,較大可能是以《拔刀隊》進行伴奏,《拔刀隊》在日本陸軍/日本陸上自衛隊中相當于分列式進行曲,在日本自衛隊閱兵式上也能聽見。
《拔刀隊》于明治18年(1885年)發表。由外山正一作詞,法國人查爾斯?勒胡作曲,為日本最初的西洋式音樂。在完成后於平民之間被廣泛愛好及唱歌,其后編曲成進行曲(陸軍分列行進曲)成為陸軍正式進行曲使用。日本西南戰爭中,由精于日本劍術的東京警察和舊日本武士組成的,專門用于白刃戰的官兵,其主要作戰對象是同樣精于日本劍術的叛亂舊日本武士。拔刀隊之歌就是因此而作,因此此曲在南九州卻是禁忌。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國內拍攝的抗日影視劇中,有時候會混用舊日本帝國海軍/日本海上自衛隊海軍軍歌《軍艦進行曲》,例如《亮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舊日本帝國陸軍與海軍之間有著明顯的仇隙,史稱“陸海不和”,在以陸軍為主的侵華日軍演奏《軍艦進行曲》顯然是不可能的,也是國內影視劇拍攝考據嚴重錯誤的一個體現。
《軍艦進行曲》(英語:Warship March;日語平假名:ぐんかんこうしんきょく),又名《艦船進行曲》,是瀨戶口藤吉作曲的進行曲?!盾娕炦M行曲》,在日本一般以『軍艦マーチ』的名稱廣受認識。在明治30年(1897年),為在鳥山啟作詞的“此の城(のち、軍艦)”中加上本曲成為軍歌,日后再編成進行曲發表。本曲為日本具代表性的進行曲。亦是舊日本海軍及現在的日本海上自衛隊之官方進行曲,會在艦艇下水典禮等的各種活動中演奏。
此前的影視劇中錯用《軍艦進行曲》給日本陸軍作為配樂已經是出了考證上的問題,但依然是日軍軍歌日軍用。電影《大藥商》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歌《人民海軍向前進》作為日軍侵略的配樂,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8月15日(日本投降日)數字電視“CHC電影頻道”播出的《大藥商》中,卻出現了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幕。日本侵略軍攻陷城池,指揮官騎著軍馬進入城市,抬手示意奏樂,所用軍樂竟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歌《人民海軍向前進》。
8月15日播出的《大藥商》中,出現了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幕。
8月15日(日本投降日)數字電視“CHC電影頻道”播出的《大藥商》中,卻出現了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幕。日本侵略軍攻陷城池,指揮官騎著軍馬進入城市,抬手示意奏樂,所用軍樂竟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歌《人民海軍向前進》。
我國的抗日劇幾乎積攢了全世界的異能人士,你要沒有一點兒絕技都不好意思跟著八路去打鬼子。這就是電視劇《鐵道游擊隊》的游擊隊員彭亮(張亞坤飾),他堪稱中國自行車第一人。
我國的抗日劇幾乎積攢了全世界的異能人士,你要沒有一點兒絕技都不好意思跟著八路去打鬼子。這就是電視劇《鐵道游擊隊》的游擊隊員彭亮(張亞坤飾),他堪稱中國自行車第一人。
我國的抗日劇幾乎積攢了全世界的異能人士,你要沒有一點兒絕技都不好意思跟著八路去打鬼子。這就是電視劇《鐵道游擊隊》的游擊隊員彭亮(張亞坤飾),他堪稱中國自行車第一人。
抗日劇的異能人士,沒有一點兒絕技都不好意思跟著八路去打鬼子。
近日,抗日題材電視劇《一起打鬼子》因“褲襠里掏出手榴彈”等“雷人”劇情,引發網絡熱議。對于近日網上熱炒該劇個別情節“大尺度、重口味”,山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對此進行認真核查,認為該段情節確實存在問題,正在抓緊組織重審全劇,將依法依規作出進一步處理。
目前,總局已就此事展開研究調查處理工作。
女子裸體面對紅軍戰士,相互敬禮;抗日英雄徒手撕鬼子;手榴彈打飛機;橫店影視城17天“打死”鬼子10846人,尸體攤開可繞地球2圈……基于歷史的抗日劇,竟然被演繹得不但血腥而且魔幻。
八路軍戰士像撕魷魚片一樣徒手將敵人……
八路軍戰士像撕魷魚片一樣徒手將敵人撕成了兩半,一位女英雄被一群日軍侮辱后,騰空躍起,數箭連發,幾十名“鬼子兵”接連斃命。恒久保留對歷史的一份敬畏,永遠存有對理性的一份尊重,一個民族走向自信和成熟,這兩者須臾不可或缺。
“教師跳大神,學生似圣人,上課為作秀,無厘頭裸奔。”近日,廣州市第四十一中學舉辦首屆學術節,受邀前來給老師講課的廣東省政府教育督學、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教育發展研究室主任李偉成,痛批當前課堂教學改革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