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24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介紹了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相關政策。
7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到2015年底前,大病保險要覆蓋所有城鄉居民,包括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所有參保人群。到2017年,要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大病保險制度。
梁萬年說,要有效緩解群眾因大病致貧和返貧的問題,下一步將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提高保障水平。從城鎮居民基本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中,劃出一定比例或者額度,作為大病保險的資金,確保2015年大病保險的支付比例達到50%以上,并進一步提高支付比例。
二是加強不同保障制度的銜接,做好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商業健康保險及慈善救助等制度間的互補聯動,在政策制定、待遇支付、管理服務等方面做好銜接,努力實現大病患者應保盡保。
三是規范大病保險的承辦服務。原則上通過政府招標選定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業務,在正常招標不能確立承辦機構的情況下,由地方政府明確承辦機構的產生辦法,要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則,合理控制商業保險機構的盈利率。
四是強化監督管理。強化大病保險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安全和償付能力,加強對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行為和質量的監管,強化診療規范和臨床路徑,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同時,商業保險機構要將簽訂協議情況以及籌資標準、待遇水平、支付流程、結算效率和大病保險年度收支等情況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梁萬年指出,國際上有一個通用概念——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就是將一個家庭的總收入減去家庭必需的食品等生活支出作為分母,這個家庭一個年度內累計的醫療支出作為分子,其比值如果大于或等于40%,也就意味著這個家庭發生了災難性的醫療支出。具體換算到中國,報銷比例為什么要達到50%以上?因為如果報銷比例過低,可能就不能解決問題,導致發生家庭災難性支出的可能性加大。今后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基本醫保籌資水平的提高,報銷比例會逐步提高,各地要逐漸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梁萬年說,大病有不同的界定標準。從倫理學的角度界定,就是容易危及生命、導致死亡的疾病;從經濟學角度界定,就是費用太高的疾病;從醫學角度界定,就是基層看不了必須到大醫院看的疾病。我們推行大病保險,是按照費用來界定的。原衛生部新農合重大醫療保障是從病種起步的,包括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等22種疾病。但是,這次明確要求以發生高額醫療費用作為界定標準。當個人自付部分超過一定額度,就可能導致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這個病就是大病。今后,我國將推動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向大病保險平穩過渡。(記者白劍峰)
為解決困難群眾因貧看不起病、因病加劇貧困的問題,焦作市決定探索在全省可復制的經驗和做法,為進一步推進商業保險參與全體人群的健康保障探路。
“救護車一響,一年豬白養;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場大病全泡湯。焦作市因此推出了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并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探索出一條解決困難群眾因病致貧的新路子。
我國將推動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向大病保險平穩過渡。
國務院新聞辦24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介紹了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相關政策。
2015年底前使大病保險覆蓋所有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對參保大病患者需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給予保障,今年支付比例達50%以上,今后還要逐步提高。
根據此前公開招標,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平安養老險上海分公司、人保財險上海分公司、太保人壽上海分公司聯合承接城鎮居民大病保險業務;平安養老險上海分公司、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承接新農合大病保險業務。
2013年,我省制定《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選擇洛陽、安陽開展城鎮居民大病保險試點,選擇鄭州、新鄉開展新農合大病保險試點。省外住院的參合患者,經新農合補償后其自付醫療費用的60%視作合規自付醫療費用納入大病保險補償范圍。
”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即大病醫保)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根據相關規定,城鄉參保參合居民以人均30元標準統籌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資金,大病醫保資金從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中按統籌標準劃轉。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即大病醫保)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根據相關規定,城鄉參保參合居民以人均30元標準統籌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資金,大病醫保資金從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中按統籌標準劃轉。
資金籌措壓力和醫療費用增長控制問題仍是重要障礙。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即大病醫保)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根據相關規定,城鄉參保參合居民以人均30元標準統籌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資金,大病醫保資金從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中按統籌標準劃轉。
(記者 董子暢)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曉偉6日在北京指出,截至2014年11月底,新農合大病保險工作已覆蓋全國219個地市、1563個縣(市、區),大病保險基金總額達97億元(人民幣,下同),全年共有115萬人次受益。馬曉偉指出,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又開始推進了大病保險,對參加新農合農民22種大病進行保險,在報銷基本醫療比例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保障。
河南省城鎮居民大病保險政策已經省政府同意,全省18個地市從2015年1月1日開始同時實施。參保居民在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累計發生的合規自付醫療費用超過大病保險起付線的,在定點醫療機構實行即時結算。
鄭州啟動新農合大病保險試點以來,不少農民直接受益,減輕了負擔。基于新農合統籌基金與新農合大病保險基金之間的密切聯系,鄭州市人民政府明確規定,新農合大病保險由商業保險機構承擔,與該市新農合經辦機制改革協同一致。
鄭州啟動新農合大病保險試點以來,不少農民直接受益,減輕了負擔。基于新農合統籌基金與新農合大病保險基金之間的密切聯系,鄭州市人民政府明確規定,新農合大病保險由商業保險機構承擔,與該市新農合經辦機制改革協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