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名網友在華商頭條“現場”發布了求助信息,“83名中國人在烏蘭巴托被困,尋求陜西政府幫助”。昨日下午,華商報記者聯系到這些被困蒙古國烏蘭巴托的中國人,他們稱來自渭南的負責人跑了,把他們83人撂那兒沒人管。公司拖欠他們300多萬元工資,他們沒錢買車票回家。據了解,這83人中有35人是陜西人。
曾在邊防站滯留近一個月
昨日,該工地勞務負責人胡光禮告訴華商報記者,他們接了渭南元盛房產開發有限公司的承包合同,才來到蒙古國的烏蘭巴托。這83人中,有42名內蒙古人,35名陜西人,5名河北人,1名四川人。陜西人主要來自武功、洋縣等地。
據胡光禮介紹,2015年4月16日,他們一行83人抵達中國二連浩特市邊防站。“但因甲方(蒙古國的公司)的邀請函沒下來,我們在那里滯留了近一個月。直到5月8日,第一批14人先出發到達蒙古國,其余人陸續前往,5月23日全部到達蒙古國的工地。滯留期間,甲方出錢給我們找了個旅館,但吃飯什么的都要我們出錢。”
“到了這邊,我們開始干活,公司給我們提供食宿,但我們至今沒領到一分錢工資。”胡光禮說。據介紹,這些工人的工資是按勞務承包協議計算的,工期6個月,總共1200萬元的勞務費要完成3萬多平米的工程,“但協議中寫的情況跟實際情況大不一樣。我們干活時,材料供應時有時無,沒材料怎么干活?我們就感覺可能資金出了問題。干活一直斷斷續續,因為材料少,我們一般是一半人干活,一半人在宿舍睡覺。”
拖欠工資300多萬人民幣
“由于資金鏈斷缺,負責人經營不下去就跑了,把我們一群人撂在這兒,拖欠我們300萬元工資。這些工人都是我招來的,我給承包商渭南元盛房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馬雙全打電話,他不接。這是他接的項目,跑了的負責人是他的兒子馬飛。”胡光禮說。
胡光禮稱:“回國的話,我們連車費都沒有。我們現在也沒有護照。他們說護照被扣在移民局,具體在哪兒,我們也不清楚。我們想回去,但必須先把我們的護照弄出來,再給我們車費,我們才能回去。我們找過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求助,大使館也說要幫我們。”
從移民局抓回倆要跑經理
來自陜西武功的項目經理何鋒剛告訴華商報記者,7月8日早上,他們發現負責人馬飛跑了,“其實,馬飛手下的兩個人也想跑,被我們追到移民局抓了回來。他倆交代,馬飛在他們之前回國了。他倆是項目經理李若愚和負責材料購買的項目經理劉建全。”
“7月8日早上,我們發現他們仨人不在了。有個工人說,當天凌晨三四點的時候,他出去上廁所,發現那兩個手下搭車跑了。我們覺得不對勁,就給他們打電話。他們說在移民局辦事,我們就趕去移民局,把他們拽了回來。我們怕他們再跑,就找人看著他們。其實,他們不僅拖欠我們的工資,還拖欠蒙古公司的材料款,那邊還報了警,來我們這兒找人。9日,我們帶著他們去了大使館,他們倆又趁亂跑了,現在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因為欠錢,他們倆的護照被蒙古這邊扣了,他們現在不可能回國。”
要去山上挖野菜當食物
這些工人的生活情況如何?何鋒剛說,“我們的生活暫時沒什么困難。不過,菜只剩下點蘿卜、洋蔥等,米只剩下兩三包了。山上有野菜,反正我們這些人困在這兒也沒啥事,就去山上挖些我們陜西說的灰灰菜。挖一挖野菜,食物估計撐個三四天是沒有問題。”
令何鋒剛擔憂的是,工人的情緒很不穩定,“我是陜西武功的,咱們陜西人有個毛病,吃苦受累不能讓家人擔心。其實,很多人并沒有告訴家人目前的困境。說了怕家人擔心。我的母親有心臟病,我就擔心她知道我的情況。現在都來幾個月了,無錢無靠,大家也都想家,但又不敢跟家里人說,心里都苦悶著呢。”
何鋒剛希望家鄉的政府和媒體能夠幫助他們回家。“我們很想念陜西的家人,我們希望能早日回家,幫幫我們吧。使館說,我們這是經濟糾紛,最好回國后通過法律程序解決。我們要先回去,然后去渭南討薪,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血汗錢要回來。”何鋒剛說
華商報記者 袁金會
中國駐蒙古國使館——將在近期安排被困工人回國
昨晚,中國駐蒙古國使館的劉姓工作人員告訴華商報記者,“我們已經跟有關方面協調好了,將在近期安排他們回國。”
對于83名中國人被困烏蘭巴托的原因,該工作人員解釋說,“確實有這么些中國工人,來自中國不同的省份。他們跟同一家承包公司簽訂了合同。而國內這家承包公司簽的是個墊資的合同,但這個負責人沒有那么多資金,他自己就離開了蒙古國,回到了國內。他還拖欠了這些中國工人的工資,所以這些中國工人向我們使館求助。我們已經跟蒙古國的公司、中國的公司等多方溝通和協調,現在已經協調好了,將在近期安排這些工人回國,因為蒙古國在放5天的那達慕國慶假,否則這兩天就讓他們回去了。”
對于護照被移民局扣押的說法,該工作人員說:“他們來蒙古國是拿的工作簽證,要離開的話,還需要在移民局辦理一些手續。護照沒有被扣押,要先用護照在移民局和蒙古國外交部辦理完注銷工作許可以及離開蒙古國的相關手續,辦理完后就可以回去了。”
涉事渭南公司承諾——若蒙古國公司不能兌付工資 責任由元盛公司承擔
華商報記者通過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到,渭南元盛房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盛公司),成立于2008年01月15日,法定代表人汪淑琴,注冊資本2200.0萬人民幣元,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開發、銷售;登記機關為渭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臨渭分局,最新的發照日期為2015年02月05日,經營狀態為:存續(在營、開業、在冊)。據了解,元盛公司實際由馬雙全負責。法定代表人汪淑琴與馬雙全為夫妻關系。
已安排相關人員積極協調
7月11日晚8時許,馬雙全說,他已得知發生在烏蘭巴托的事情,但對于具體情況不是很清楚。烏蘭巴托方面的事情,由他的兒子馬飛負責,而截至11日晚9時30分許,馬飛的手機無法接通,所以無法獲知詳細情況。
對于工人們公開求助的事情,馬雙全表示很無奈。他坦言,元盛公司并無在境外開發項目的資質,此項目由蒙古國烏蘭巴托一公司負責,元盛公司與該公司有合作關系。由于務工者對蒙古的公司不是很信任,于是元盛公司出面,與這些務工者所在的西安一勞務公司簽訂了相關協議。元盛公司承諾,蒙古國烏蘭巴托的公司不能如期如數兌付工人工資,責任由元盛公司承擔。烏蘭巴托的在建項目出現狀況時,工人們一時拿不到工錢,不愿回國,也把責任歸結到了元盛公司。
華商報記者提出看一下所說的合同或協議時,馬雙全表示當晚一時難以找到,需要的話,12日找到再作詳細說明。
馬雙全最后表示,事情發生了,工人們遇到困難,他已安排相關人員,與烏蘭巴托方面積極協調,盡量先安撫工人情緒,墊付費用,讓他們安全回國。
公司在渭南有3個項目
據記者了解,馬雙全為渭南市四屆人大代表。元盛公司目前在渭南高新區、臨渭區共有3個項目。就在7月8日,還有工人討要工資的事情,目前已得到初步解決。
據悉,馬雙全是陜西駐蒙古國商會會長。他曾介紹稱元盛公司在蒙古國烏蘭巴托市的項目發展規劃及進展情況,表示將走出去,投資發展。
在2014年7月,渭南市探索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改革改制,新組建了渭南市政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其中渭南市公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出資5000萬元,占比42.74%;渭南元盛房產開發有限公司出資1000萬元,占比8.55%。當時,渭南本地多家媒體還以《民營出資1000萬參與政信融資擔保》為題作了報道。
12日媒體報道“83名同胞被困蒙古國,其中有35名陜西人”的消息后,引發多方關注。記者聯系了渭南元盛房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馬雙全,經過協調,馬雙全同意配合蒙古國的公司調查,讓83名同胞今晚啟程回國。中國駐蒙使館同時提醒有意赴蒙務工的中國公民提防“黑中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有消息稱,83名中國務工人員被拖欠工資,被困蒙古國。目前83名工人還在烏蘭巴托,對于,他們在當地的生活情況,我國駐蒙古國大使館已經赴工地實地查看了工人食宿情況,并責成資方做好后續安排。
83名華工被拖欠工資困于蒙古國。目前我國駐蒙使館已赴工地查看。
遭拖欠300萬工資;去山上挖野菜當食物。
【環球時報駐蒙古國特派記者 楊濤】就在美國對朝鮮追加制裁的時候,朝鮮卻早已做好了兩手準備,除了以硬對硬,威脅美國以外,還偷偷從蒙古國運進大量活牛,以解決長期以來的食品短缺問題。
采用標軌鐵路;建設計劃在2016年末完成。
外媒稱,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會)首次通過決議,將在與中國鄰近的兩段鐵路采用與中國相同的標軌,以提高其第二大出口商品煤炭運輸至其最大消費國的便利性。卓力格稱,采用標軌鐵路,而不是在蒙古國其他地方所采用的寬軌鐵路,將減少向中國運輸煤炭的成本,降幅達每噸2美元至每噸4美元。
據“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10月13日消息,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13日赴歐洲前在莫斯科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在蒙古國永不會出現美軍基地。據報道,額勒貝格道爾吉表示,“當某人在某地問在蒙古出現美國軍事基地的可能性時,那么回答是永遠都不可能”。
應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的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對蒙古國進行6個小時的工作訪問。普京總統向位于烏蘭巴托的朱可夫元帥雕像獻花,設午宴款待參加哈拉哈河戰役的俄蒙老戰士。
俄方愿意將兩國貿易關系恢復到傳統水平。
應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的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對蒙古國進行6個小時的工作訪問。普京總統向位于烏蘭巴托的朱可夫元帥雕像獻花,設午宴款待參加哈拉哈河戰役的俄蒙老戰士。
蒙古國社會各界高度評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評論引用蒙古國總統查希亞·額勒貝格道爾吉在歡迎習近平主席時的講話說,習近平主席的此次訪問揭開了蒙中雙邊關系發展的新篇章。
上午11時許,習近平在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總理阿勒坦呼亞格、國家大呼拉爾主席恩赫包勒德陪同下步入國家宮議會大廳。 習近平在演講中指出,中蒙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同為本地區重要國家。
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在烏蘭巴托會見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主席恩赫包勒德。 恩赫包勒德表示,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支持將對華關系作為蒙古國外交政策首要方針,支持中方在涉臺、涉藏問題上立場。
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抵達烏蘭巴托,開始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我們有理由、有信心期待中蒙關系發展更好的明天,讓圣潔的哈達傳遞中蒙兩國人民世代的友誼,讓遼闊的草原承載中蒙共同發展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