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右)專訪王衛國(左)
企業破產,政府應該充當什么角色?
河南一位資深法官表示,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是破產案件審理的關鍵。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前院長王衛國則表示,政府要有法治思維,可以協調資源,但不應行政干預。
如果大量企業破產 會不會引發社會問題
河南商報記者:據您了解,最高法下一步將如何推進《破產法》實施?
王衛國:其實,對于中小企業破產難問題,學界已注意到,也一直在和最高法研究。河南商報能關注這一現象,非常有意義。
如今,最高法正期待通過探索簡易破產程序,比如把債務人、債權人找到一起談,達成協議怎么處理,然后比較快速地進入解決程序,這樣可以節約大量司法資源。我已經建議最高法研究制定相關司法解釋。
希望河南能就此在實踐中積極探索。
河南商報記者:對比老《破產法》和新《破產法》,二者最大的區別在哪里?
王衛國:可以說,新《破產法》之前是清算主義,之后是再建主義,但社會對這個認知度還遠遠不夠。
所以有責任的媒體應廣泛宣傳,破產不等于傾家蕩產,新《破產法》的宗旨是盡可能拯救企業,即使在拯救不成的情況下,退一步,還要實現公平清償,這都是大家所期待的。而且根據國際經驗,越早拯救越好,不要拖。如今,有些地方政府側重幫扶,幫扶到最后企業還是死,耗費了大量時間和行政資源,結果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無。
河南商報記者:雖然符合法律程序,但如果大量企業破產,會不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王衛國:一些企業涉及民間借貸,但它如果是正常經營的企業,符合破產程序,通過司法程序申請破產,其實是企業的權利,政府和法院不應該把這個門關上。
反過來,這個門關上,反而會滋生一系列社會問題,比如一些地方都出現債務人跑路、自殺等現象。
如果企業可以正常生死、進入破產程序,退出或轉型形成良性循環,其實是一種保持社會穩定的有效渠道。
推動市場化進程 政府不應是一個消極角色
河南商報記者:在企業破產中,政府應該如何作為?
王衛國:《破產法》是否能夠推進,其中有個關鍵點就是地方政府對企業破產的認識問題。
這些年的經驗表明,地方政府在對企業破產制度的認識和應用方面,如果采取積極態度的話,能夠獲得很好的效果。
比如我了解的無錫一家光伏企業,技術很先進,還是上市公司,因為大環境等因素2013年申請破產。在困難情況下,政府積極介入,想辦法引進戰略投資者,收購企業資產,避免了資產的損失。政府在這里依靠的不是行政手段,而是通過政府協調能力,去盡可能尋找市場機會。
所以在推動市場化進程中,政府不是一個消極的角色。撒手不管不符合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過程中,政府絕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有所作為、大有可為。
債權人不應總想著“殺馬分肉”
河南商報記者:那該如何看待債權人和債務人的關系?
王衛國:其實,債權人和債務人不應該是貓和老鼠的關系,關鍵還是應該培育互利共贏、共創未來的市場文化。
不管是企業破產清算還是重整,都應該力求利益平衡。債權人不應總想著“殺馬分肉”。因為困境企業就像一匹病馬,把馬殺掉分肉還是把馬救活賣錢?其實美國一些對沖基金,在權衡救“馬”的成本和風險之后,專門收購“病馬”,重整后再賣出去,這一點值得借鑒。(首席記者 鄭筱倩 趙強 文/圖)
經歷過金融風暴的席卷以及“跑路風波”的困擾,沒有哪座城市比溫州更迫切的需要探尋之路,推動“破產重整”終于讓溫州成功踏上了自我救贖之路。
6月30日,經濟新常態下非公有制企業轉型發展報告會在鄭州黃河迎賓館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欣新,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破產重組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中咨律師事務所律師韓傳華等權威專家為河南企業點明轉型發展之路。
破產法對于很多河南企業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課題,“經濟新常態下非公有制企業轉型發展報告會”上,面對眾多困境企業關注的問題,專家進行了解答。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已將河南《破產法》貫徹落實情況列入今年監督工作計劃項目。
一方面被確認為衡量市場經濟成熟程度的重要標志,一方面卻被裝上道道“玻璃門”。
我省某法院一名資深法官表示,破產案件涉及眾多利益主體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民營企業破產案件,社會穩定因素是不得不慎重考慮的。武宗章也表示,《破產法》明確債權人也可以申請企業破產,其實就出于保護債權人的考慮,一旦看到企業出現危機,及時破產就可以避免損失越來越大。
因為法院壓力、政府慣性、債務人、債權人等各方誤解,有律師稱《破產法》被裝上了道道“玻璃門”。終于,在去年11月16日,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正式裁定受理海鑫鋼鐵集團4家債權人對海鑫集團的重整申請,標志著海鑫集團破產重整進入法律程序。
我省某法院一名資深法官表示,破產案件涉及眾多利益主體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民營企業破產案件,社會穩定因素是不得不慎重考慮的。武宗章也表示,《破產法》明確債權人也可以申請企業破產,其實就出于保護債權人的考慮,一旦看到企業出現危機,及時破產就可以避免損失越來越大。
我國每年被工商部門吊銷執照的企業就有數十萬家,可從2007年新《破產法》實施以來,全國一年的破產案最多也就4000件左右。
如今,新《破產法》實施已整8年,面對這么多為什么,河南商報記者多方走訪,試圖厘清《破產法》實施現狀,探尋其如何加入新常態之路。鄭州鋁業官網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1.98億元,資產13億元,企業年銷售收入約15億元,還曾被列為2011年河南省重點工業產業年度行動計劃重點企業。
(記者 賴海隆)加拿大魁北克省最高法院8日上午批準了蒙特利爾、緬因及大西洋加拿大公司提出的破產保護申請。馬丁還表示,盡管自己并不情愿,但還是不得不批準在油罐車大爆炸后陷入困境的鐵路公司破產保護申請。
京華時報訊美國“汽車之都”底特律18日提出破產保護申請,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城市破產案例。美聯社報道,底特律18日提出依據“破產法”第9章申請破產保護后,地方領導人沒有推動求援,底特律市所屬的密歇根州州長里克·斯奈德也沒有這樣做。
京華時報訊美國“汽車之都”底特律18日提出破產保護申請,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城市破產案例。美聯社報道,底特律18日提出依據“破產法”第9章申請破產保護后,地方領導人沒有推動求援,底特律市所屬的密歇根州州長里克·斯奈德也沒有這樣做。
國際在線專稿:據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3月26日報道,代表美國加州斯托克頓市(Stockton)政府的律師稱,除了申請破產保護外,該市已經別無選擇。代表斯托克頓市政府的律師馬克·萊文森(Mark Levinson)公開聲明稱,除了申請破產保護,斯托克頓市已經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