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被確認為衡量市場經濟成熟程度的重要標志,一方面卻被裝上道道“玻璃門”——為什么《破產法》在現實中還面臨種種尷尬?
日前,河南商報記者專訪我國著名民法專家王衛國。
他表示,最高法也注意到中小企業破產難現狀,正在調研推動,河南商報關注這一現象,非常有意義。
十八屆三中全會已明確
要完善企業破產制度
河南商報記者:您曾參與《破產法》起草,如何看待這部法律的意義?
王衛國:第一,就是在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情況下,通過一種公平的集體清償程序,在債權人之間建立起一種秩序。第二,就是能夠使債務人的財產及時地被保全起來,在這種保全的狀態下,可能會有兩個結果。一種結果,就是通過企業的重整、再建,使這個企業恢復生機,起死回生,這就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普遍采用的重整程序;第二種結果,這個企業因無法挽救而被清算注銷,但是由于及時地保全了財產,債權人能夠得到在目前情況下最大限度的清償,從而使債權人的利益得到盡可能多的實現。所以無論是哪一種結果,對社會經濟都是有利的。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已明確提出“健全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完善企業破產制度”。未來,我國還要逐步推行個人信用破產。
破產特別是破產重整
對債權人來說是最優選擇
河南商報記者:但如今我國破產案件并不多,有一種聲音,認為《破產法》是一部被邊緣化的法律。
王衛國:《破產法》的首要作用,是讓市場有破產預期,借錢的人能想到以后還不上錢可能會面臨破產的結果;放貸的人能預期對方可能破產,放貸更謹慎。
和法庭外程序相比,破產進入司法程序透明度很高,很多企業有種種問題不愿意公之于世,還有經營者可能會因此對企業失去控制權,所以他們總是盡量避免觸及破產程序。
河南商報記者:現在很多人有這種認識,實施破產,實際上是企業在逃避債務,對債權人不公平?
王衛國:企業破產目的就是實現公平清償。在發生債務人進行私下的不公平清償的情況下,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債權人,也可以運用這個武器,去申請債務人破產。
此外,因為一些地方存在地方保護主義,一旦企業無法正常運轉,誰都想通過清償多拿一點,而外地企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但一進入破產程序,債務分配將更加公開透明,債務人無法逃避債務,并能實現最大限度的公平清償。
所以說,破產特別是破產重整,對于債權人來說是最優選擇。
沒有“先刑后民”的規定
實施破產也不能躲避刑責
河南商報記者:但現在全國很多地方法院仍慎重對待民營企業破產申請?
王衛國:可以說,在我國老《破產法》最初就是被當作經濟體制改革,尤其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工具而制定的,但這個觀念早已被破除。因為一些慣性,涉及民營企業破產,一些地方政府和法院確實把門關上了,最高法也注意到這個問題。
關于企業是否能夠破產,法院可以適當聽取政府意見,這主要是為了更好地評估和應對企業破產事件可能引發的社會風險。法院積極配合政府維護社會穩定是必要的,但在處理破產案件上,最終還是應該依法辦事。政府意見不是法院決定是否裁定受理的法律依據。
河南商報記者:現在很多民營企業涉及民間借貸,而刑法中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涉及非吸罪”這條罪責,是否意味著這些企業無法破產?
王衛國:如今司法界有一種觀點,即“先刑(法)后民(法)”。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從來沒有這個法律規定。
其實,企業實施破產,并不妨礙追究個人的刑事責任,哪個環節都不影響,而且啟動破產程序,可能更有利于開展刑事調查,因為企業被接管后,更容易搞清楚企業過去的情況。所以“先刑后民”不應該是法院對企業破產關門的理由。
即使不涉及刑法,對于有嚴重過失導致企業破產的經營者,《破產法》也規定其不僅要在債務上承擔連帶責任,而且在破產程序結束后三年內,不準在任何企業擔任董事、監事、高管,而且背著這個不良記錄,其職業生涯也可能就此結束。
專家名片
王衛國,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前院長,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會長,曾參與《破產法》等相關法律的起草工作。
(記者 鄭筱倩 趙強)
經歷過金融風暴的席卷以及“跑路風波”的困擾,沒有哪座城市比溫州更迫切的需要探尋之路,推動“破產重整”終于讓溫州成功踏上了自我救贖之路。
6月30日,經濟新常態下非公有制企業轉型發展報告會在鄭州黃河迎賓館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欣新,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破產重組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中咨律師事務所律師韓傳華等權威專家為河南企業點明轉型發展之路。
破產法對于很多河南企業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課題,“經濟新常態下非公有制企業轉型發展報告會”上,面對眾多困境企業關注的問題,專家進行了解答。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已將河南《破產法》貫徹落實情況列入今年監督工作計劃項目。
河南一位資深法官表示,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是破產案件審理的關鍵。
我省某法院一名資深法官表示,破產案件涉及眾多利益主體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民營企業破產案件,社會穩定因素是不得不慎重考慮的。武宗章也表示,《破產法》明確債權人也可以申請企業破產,其實就出于保護債權人的考慮,一旦看到企業出現危機,及時破產就可以避免損失越來越大。
因為法院壓力、政府慣性、債務人、債權人等各方誤解,有律師稱《破產法》被裝上了道道“玻璃門”。終于,在去年11月16日,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正式裁定受理海鑫鋼鐵集團4家債權人對海鑫集團的重整申請,標志著海鑫集團破產重整進入法律程序。
我省某法院一名資深法官表示,破產案件涉及眾多利益主體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民營企業破產案件,社會穩定因素是不得不慎重考慮的。武宗章也表示,《破產法》明確債權人也可以申請企業破產,其實就出于保護債權人的考慮,一旦看到企業出現危機,及時破產就可以避免損失越來越大。
我國每年被工商部門吊銷執照的企業就有數十萬家,可從2007年新《破產法》實施以來,全國一年的破產案最多也就4000件左右。
如今,新《破產法》實施已整8年,面對這么多為什么,河南商報記者多方走訪,試圖厘清《破產法》實施現狀,探尋其如何加入新常態之路。鄭州鋁業官網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1.98億元,資產13億元,企業年銷售收入約15億元,還曾被列為2011年河南省重點工業產業年度行動計劃重點企業。
(記者 賴海隆)加拿大魁北克省最高法院8日上午批準了蒙特利爾、緬因及大西洋加拿大公司提出的破產保護申請。馬丁還表示,盡管自己并不情愿,但還是不得不批準在油罐車大爆炸后陷入困境的鐵路公司破產保護申請。
京華時報訊美國“汽車之都”底特律18日提出破產保護申請,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城市破產案例。美聯社報道,底特律18日提出依據“破產法”第9章申請破產保護后,地方領導人沒有推動求援,底特律市所屬的密歇根州州長里克·斯奈德也沒有這樣做。
京華時報訊美國“汽車之都”底特律18日提出破產保護申請,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城市破產案例。美聯社報道,底特律18日提出依據“破產法”第9章申請破產保護后,地方領導人沒有推動求援,底特律市所屬的密歇根州州長里克·斯奈德也沒有這樣做。
國際在線專稿:據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3月26日報道,代表美國加州斯托克頓市(Stockton)政府的律師稱,除了申請破產保護外,該市已經別無選擇。代表斯托克頓市政府的律師馬克·萊文森(Mark Levinson)公開聲明稱,除了申請破產保護,斯托克頓市已經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