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昨天,審計署公布了46個中央部門、單位2014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據新京報記者統計,這些中央單位審計查出的“問題金額”超過142億元。其中,超過7成單位“三公”經費存在問題。
“三公”經費和會議費支出降27%
審計還查明,40單位存在轉移、挪用或套取財政資金發福利等現象,共涉及2.54億元;26單位103名干部被發現違規兼職取酬473.18萬元。
據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介紹,此次審計共對44個中央部門及303個所屬單位,抽查財政撥款預算2213.49億元,占其財政撥款預算總額的41%。結果顯示,這些部門2014年度預算執行總體較好,“三公”經費和會議費支出比上年下降27%,部門本級公務用車改革基本完成。
不過,審計報告顯示,36個中央部門、單位均發現了“問題金額”。據新京報記者統計,這些“問題金額”總數超過142億元。其中,預算執行中不符合財經制度規定的“問題金額”共計近66億元;其他財政收支方面不符合財經制度規定的“問題金額”總數超過76億元。
從問題金額總數來看,稅務總局居首,達到了24.31億元;商務部查出的問題金額達到了23.47億元。貿促會、水利部問題金額總額也均超出了10億元。
據悉,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7個中央部門已相繼制定或修訂了32項規章制度,涉及財務預算、政府采購、“三公”經費管理、資產管理和內部監督等多個方面。目前,各部門相關整改工作還在進行中。
南方電網原副總親屬內幕炒股8年無虧損
之前各年度審計報告,對于審計中發現的違規行為,審計署一般都是通報單位名稱,今年的審計報告則首次曝光人名。
報告中,劉家義一共點了5個人名:上海電力公司原總經理馮軍、云南省第一醫院原院長王天朝、湖南省發展改革委原總經濟師楊世芳、南方電網原副總經理肖鵬、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原總監郭振璽。
馮軍“在所屬集體企業資產處置中,涉嫌違規決策、暗箱操作,使最優質的一家企業以最低溢價率定向轉讓給特定關系人”;肖鵬“親屬涉嫌利用多家電力供應商的內幕信息炒股,連續8年無一虧損、年均收益率近50%”;郭振璽“涉嫌利用組織有關評選活動的影響,以廣告代理或接受贊助的名義牟取私利”。
■焦點
“三公”經費
30多部門“三公”支出違紀
近幾年來,“三公”經費開支一直是部門預算執行中,審計關注的重點。據記者統計,此次審計中,至少7成的中央部門、單位,出現了“三公”經費管理使用違反財經紀律的問題。
其中,31個部門、單位審計被查出因公出國(境)存在違規問題,衛生計生委、貿促會等5個部門和單位的8個團組擅自更改行程或境外停留時間;海洋局、新華社等26個部門和單位超范圍、超標準列支或由企事業單位等承擔出國(境)費用1105.33萬元。
在公務用車和公務接待方面,審計查出科技部、文化部等33個部門和單位長期占用其他單位車輛,或以租賃方式變相配備公務用車122輛;貿促會、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等21個部門和單位擠占其他支出用于車輛購置、運行維護,以及違規發放交通補貼等,共計1058.19萬元。
審計還查明,工程院、商務部等10個部門和單位超標準列支或由其他單位承擔公務接待費169.66萬元。
津貼福利
逾2億財政資金被違規發福利
審計結果還顯示出多部門、單位會議費存超標支付、轉嫁攤派、虛列支出等多方面問題。其中,國家民委、司法部等27個部門和單位在京外、非定點飯店召開會議134個;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26個部門和單位超標準支付、虛列支出或由其他單位承擔會議費346.05萬元。
津補貼方面的違規問題也較為突出。住建部、外交學院等40個部門和單位被發現轉移、挪用或套取財政資金等2.54億元,用于發放勞務費、職工福利等;國土資源部、中國海事服務中心等36個部門和單位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獎金、實物等共計6466.41萬元。
此外,環保部、稅務總局等26個部門和單位的103名干部,在審計中被查明違規在所屬企業、社團兼職取酬473.18萬元。
預算執行
8部門多申領經費1600萬元
劉家義介紹,農業部、司法部在部門預算中編報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6.14億元;工商總局、文化部等8個部門和單位多申領人員經費或項目經費1635.19萬元。
預算執行中,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等7個部門和65個單位將項目經費或公用經費4.75億元調劑用于人員支出,有的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人員經費來源渠道尚不規范,有的是人員經費預算安排不足。此外,還發現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和賬務處理不規范等問題金額39億元。
同時,信息系統建設統籌規劃不夠。有24個部門尚未制定信息化發展總體規劃,16個部門的578個信息系統未進行安全等級保護定級,22個部門的124個行業性或敏感信息系統數據存放在有業務往來的企業。
有的單位還通過提供公共信息查詢服務收費,如工商總局經濟信息中心在“企業信息對比查詢收費”項目取消后,改由下屬企業提供查詢服務并收費768.32萬元,其中368.22萬元上交經濟信息中心使用。
違規收費
工信部違規收費3761萬元
審計中還發現,工信部、農業部、貿促會三部門均存在違規收費現象。其中,工信部違規收費達3761.61萬元。
審計查明,2013年至2014年,工信部所屬信息中心未經批準,自行組織職業技能培訓和考試并發放其自行印制的職業技能證書,共收取培訓費213.70萬元,存放在其下屬企業,未納入該中心法定賬簿核算,至2014年底結余80.01萬元。
2014年,工信部所屬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通信工程建設分會及其地方協會,違規收取考試和培訓費3236.88萬元;2013年至2014年,所屬人才交流中心下屬企業與其他單位合作,違規收取培訓和考試費311.03萬元。
此外,農業部違規收費228.82萬元;貿促會違規收費109.8萬元。(記者 溫薷 王姝)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6月27日至7月2日在北京舉行。6月29日,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
今天下午,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2015年中央決算的報告》。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17.44億元,減少1.94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30.87億元,減少3.72億元;公務接待費5.42億元,減少3.77億元。
市場認為,換帥首日,如果不出現意外,大盤有望在2800點至2900點展開拉鋸;后市繼續被看好,本周有可能緩慢上行。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希望新任證監會主席能夠把握好監管與市場的平衡、投資者利益與融資者利益的平衡、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平衡、上市與退市的平衡。
2015年,河南省省級“三公”預算經費中,因公出國(境)費6128.8萬元,公務接待費15798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37735.5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1126.4萬元。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河南省省級“三公”經費支出預算中,因公出國(境)費預算6128.8萬元,公務接待費預算15798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預算37735.5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預算1126.4萬元。
昨天,審計署公布了46個中央部門、單位2014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環保部、稅務總局等26個部門和單位的103名干部,在審計中被查明違規在所屬企業、社團兼職取酬473.18萬元。
審計署公布46個中央部門、單位2014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結果。
李長華也表示,提出邀請希望中國去訪問的國家很多,在制定新一年外事工作計劃安排的時候就要統籌協調。我國先建議一個訪問時間,如對方國家領導人同一時間有其他接待任務,雙方則需要反復多次協調時間。
數據公布后,財政部預算司有關負責人指出,今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比上年下降較多,主要是因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下降較多。2014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除保留必要的專業技術用車、執法執勤用車等以外,取消一般公務用車。
從公布的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來看,今年財政撥款的“三公”經費預算是63.16億元,比2014年年初預算減少8.35億元,下降11.7%,這已是連續第五年下降。“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下降超過10%,這一力度是相當大的,而且因公出國、公務用車和公務接待三項費用均比上年減少。
財政部公布了中央本級2014年“三公”經費預算執行。
從公布的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來看,今年財政撥款的“三公”經費預算是63.16億元,比2014年年初預算減少8.35億元,下降11.7%,這已是連續第五年下降。“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下降超過10%,這一力度是相當大的,而且因公出國、公務用車和公務接待三項費用均比上年減少。
【今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63.16億元】財政部17日公開的今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安排情況顯示,2015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63.16億元,這一數據比去年年初預算減少8.35億元,下降11.7%,其中公車改革帶來公車經費下降16.2%。
中央本級2015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63.16億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19.38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34.59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0.93億元,公務用車運行費33.66億元),公務接待費9.19億元。
中央本級2015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63.16億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19.38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34.59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0.93億元,公務用車運行費33.66億元),公務接待費9.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