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宜民受審現場。 通訊員 王冬蘭 攝
42歲的陳宜民親手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8年前,他拿著一張存有10萬元人民幣的銀行卡走進時任菏澤巨野縣委書記劉貞堅的家,表示想當副縣長,很快,他的心愿實現。那年他34歲。在心愿達成后,這位年輕的副縣長通過各種手段占有公共財物,還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最終將自己送上不歸路。近日,菏澤中院對巨野縣原副縣長陳宜民犯貪污罪、挪用公款罪、行賄罪一案進行公開宣判,以貪污罪判處陳宜民有期徒刑九年,以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對其所犯行賄罪免予刑事處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二年。
虛報冒領截留補償款,5年貪污四百萬
貪污最大的一筆款項是通過截留的方式實現的。2008年1月,陳宜民在鐵雄新沙公司建設過程中,在管理鐵雄新沙公司支付銀天紡織公司的190萬元補償款過程中,截留132萬。
巨野本就是陳宜民的出生地,1973年他就出生在這座古縣,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陳宜民任巨野縣副縣長、巨野縣田橋鎮黨委書記,2009年2月至2013年7月任巨野縣副縣長。
陳宜民的貪污行為也發生在其當上副縣長之后。菏澤中院審理查明,2007年12月至2013年1月,陳宜民擔任巨野縣副縣長、巨野縣田橋鎮黨委書記,分管城鄉建設、城鎮開發、大項目推進及煤化工業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包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聯系鎮區辦事處,利用自己主管、管理、經手公共財物的職務便利,單獨或伙同他人采取虛報冒領、侵吞、騙取等手段,貪污公款人民幣共計436.787萬元,陳宜民個人得款人民幣398.787萬元。
為填飽錢包,陳宜民想到的辦法五花八門——截留補償款、申請無償資金、利用虛假發票等等。
貪污最大的一筆款項是通過截留的方式實現的。2008年1月,陳宜民在鐵雄新沙公司建設過程中,負責協調拆遷、補償巨野縣銀天紡織有限公司事宜,在管理鐵雄新沙公司支付銀天紡織公司的190萬元補償款過程中,截留132萬元,據為己有。
2008年1月,由田橋鎮人民政府提供擔保,陳宜民以位于田橋鎮的銀泉油脂公司6萬噸棉籽加工擴建項目的名義,申請山東省農業綜合開發一般產業化經營項目無償資金,并協調有關單位予以辦理。2009年1月,47.5萬元無償資金撥付至銀泉油脂公司賬戶。陳宜民表示,這筆無償資金為田橋鎮政府以銀泉油脂公司名義申請,資金應當歸鎮政府使用,安排銀泉油脂公司將47.5萬元轉至田橋鎮財政所祝某的賬戶。2009年2月20日,陳宜民安排祝某將這筆款轉到了他個人賬戶上。
即將從田橋鎮離任前,陳宜民還在鎮上撈了一把。2009年2月,他在辦公室與時任巨野縣田橋鎮鎮長賀某、鎮財政所所長祝某商議弄些錢,以解決他擔任副縣長后的辦公經費以及為賀某解決個人花費,他們采取虛列支出的手段,從田橋鎮政府騙取公款55萬元,其中陳宜民分得30萬元。
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陳宜民以解決外出招商費用為由,采取虛報冒領的手段,利用虛假發票在巨野縣對外聯絡接待辦公室等多個單位騙取公款人民幣56.287萬元。
挪用360萬元注冊公司,辯稱不知情
2008年,陳宜民和兩人商議注冊成立巨野國泰建材有限公司,并商定注冊資金為360萬元。2009年1月初,陳宜民指示祝某先用財政上的錢把資驗了,驗資后趕緊把錢抽回來。
陳宜民被認定的另一個罪名是挪用公款罪,挪用的360萬元是為了注冊公司。
2009年1月,陳宜民利用擔任巨野副縣長、田橋鎮黨委書記的職務便利,與田橋鎮副鎮長楊某、財政所所長祝某等人共謀,共同出資組建巨野國泰建材有限公司,使用田橋鎮政府公款360萬元作為公司注冊資金,辦理公司注冊登記。
一切按照他們的計劃進行。2009年1月13日,祝某用田橋鎮政府公款360萬元繳納了巨野國泰建材有限公司的注冊資金。當年1月18日,巨野國泰建材有限公司驗資完成后,祝某將360萬元歸還田橋鎮政府。
庭審中陳宜民曾辯稱,他事先沒有安排挪用360萬元用于企業驗資,楊某、祝某事先也沒有向他匯報,他的行為不能構成挪用公款罪。
法院經查,證人楊某、祝某均證實,2008年下半年,陳宜民和他們商議注冊成立巨野國泰建材有限公司,并商定注冊資金為360萬元。2009年1月初,陳宜民指示祝某先用財政上的錢把資驗了,驗資后趕緊把錢抽回來。而且陳宜民在偵查階段對上述事實予以供認。陳宜民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伙同他人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營利活動,且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挪用公款罪。
交代行賄劉貞堅并提供線索,算重大立功
他在接受菏澤市紀委立案調查期間,向調查組提供了劉貞堅在擔任巨野縣縣委書記期間在干部提拔、調整中收受他人財物的重要線索。
陳宜民受審廣受關注的一個原因是,他曾是菏澤市委原常委、統戰部部長劉貞堅的行賄人。今年1月30日,劉貞堅受賄一案在濰坊中院公開審理。檢方共指控劉貞堅44筆犯罪事實,其中41筆犯罪事實均為收受下屬賄賂,這其中就有陳宜民。
2007年10月的一天,陳宜民敲開了時任巨野縣委書記劉貞堅的家,兩人坐在客廳談論工作上的事,但很快,陳宜民挑明了此行的真正來意:縣里快換屆了,他想進縣政府班子,想當副縣長,請劉貞堅幫忙關照。臨走時,陳宜民留下了一張10萬元的銀行卡。
這次走動的確非常奏效。2007年換屆時,劉貞堅在組織考察、民主推薦過程中推薦陳宜民為副縣長人選。當年12月,陳宜民如愿當上了巨野縣副縣長。
法院經查,陳宜民是主動供述偵查機關尚未掌握的行賄犯罪事實的,屬于自首,而且他在接受菏澤市紀委立案調查期間,向調查組提供了劉貞堅在擔任巨野縣縣委書記期間在干部提拔、調整中收受他人財物的重要線索,后經省紀委對劉貞堅立案調查得以證實。劉貞堅受賄一案在全國有重大影響,根據法律規定,陳宜民具有重大立功表現。
法院認為,陳宜民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采取虛報冒領、侵吞、騙取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其行為已構成貪污罪。陳宜民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其行為已構成挪用公款罪,且情節嚴重。陳宜民違背公平、公正原則,為在干部調整過程中謀取不正當競爭優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其行為已構成行賄罪。陳宜民一人犯數罪,依法應實行數罪并罰。
陳宜民在貪污犯罪中雖不具有法律規定的自首情節,但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同種較重罪行,自愿認罪,其親屬積極代其退繳大部分贓款,依法可以從輕處罰。陳宜民在接受紀檢監察機關調查期間,如實交待了其行賄的犯罪事實,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免除處罰。陳宜民向辦案機關提供了劉貞堅受賄罪的重大線索,經查證屬實,屬于重大立功表現,可對其減輕處罰。據此,法院做出上述判決。目前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記者 馬云云 通訊員 郝銀剛)
據悉省紀委將緊盯“小微權力”,運用好“四種形態”,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堅決遏制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蔓延勢頭。
7月20日,第十四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在長春召開。曹建明稱,要加強檢察公共關系建設,善于與社會和媒體溝通,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實現檢察工作與社會公眾良性互動,加強各級院新聞發言人隊伍建設。
在過去的5年間,檢察機關通過反腐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487億元,查辦97名原省部級以上干部職務犯罪案件。
6月21日,記者從河南省紀委獲悉,洛陽市7名縣處級干部因嚴重違紀被處分。
全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443起,處理608人,其中黨紀政紀處分497人;處分人數中鄉科級干部占絕大多數,共484人,處分縣處級干部13人。
5月5日,在“全省開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視頻會”上,河南省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尹晉華部署了即將要展開的“狠拍蒼蠅”專項整治工作。
隨著正風反腐的持續深入,嚴重影響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腐敗“毒瘤”逐漸被清除,清新的黨風政風撲面而來,大大增強了民眾的獲得感。
這幾年,中央部署反腐敗的聲勢和力度前所未有之大,在“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大環境下,反腐敗工作成效卓然。
十八大以來,中央處理了大批貪污腐敗的領導干部,的確就干部作風整頓下了大力氣,官場風氣大大改善。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承載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和民族責任。一個廉潔的政黨必將會帶來一個全新的希望和成效。
河南省紀委監察廳預防腐敗局消息,濮陽市華龍區政府黨組成員王向東(副縣級)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2月份,河南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中央紀委要求,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全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39起,處理434人。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表示,反腐倡廉建設凈化了風氣,扶正祛邪、激濁揚清,有利于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解讀】規范領導干部在經濟發展中的行為,在經濟新常態下構建政商關系“新生態”,將成為反腐工作的重要切入點。
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認為,官方通報用準確的事實說話,這表明中共反腐斗爭的法治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馬慶鈺表示,反腐敗斗爭走向常態化,基礎制度建設走向正軌,實現依法管理、法規約束,將是今年反腐的一項重點工作。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眾是否有獲得感、幸福感,就是衡量人心向背的“測量尺”、檢驗反腐成效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