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暴風雨的夜里巡查漁船救起一個人。”昨日,監利縣三洲鎮復興村5組村民王盛才說。
57歲的王盛才家離長江不到300米,距沉船水域20余公里之遙。
1日,跟平常一樣,天一黑,王盛才便早早睡下。
2日凌晨4時許,王盛才醒來發現,客廳有不少積水,屋外下著大雨。想到自家的機動木船停靠在江邊,他拿著強光電筒出門,來到江邊,發現木船已不見蹤影。江邊風太大,王盛才準備掉頭回家,這時隱約聽見“救命”聲。
王盛才拿著電筒循聲掃去,發現一身穿花襯衣、頸挎救生圈的男子癱在岸邊。“船翻了。”男子凍得發抖。王盛才趕緊把男子帶回家,一邊讓家人找衣服,一邊報警。
由于信號不好,王盛才的兒子和聞訊趕來的村支書袁華清連打了十幾次,終于撥通了荊州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報警電話。
這名男子叫余正偉,重慶人,與妻子剛剛承包下“東方之星”游輪上的小賣部,一共隨船跑了三趟。
據余正偉講,1日21時許,他在艙內聽到外面風雨交加,急匆匆趕到甲板上去收衣服,不料剛剛走上甲板,船舶突然大角度傾斜,他整個人被甩了出去。幸運的是,情急之下,他抓到了一個救生圈。落水后,余正偉緊緊地抱住救生圈。經過長達7小時的漂流后才被發現。“我和妻子都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我是又逃過一劫。”余正偉對王盛才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余正偉已離開監利返回重慶,兩名家屬則留守在監利等待其妻消息。(記者 張衛華)
“汶川抗震小英雄”涉嫌詐騙受審
由于工作忙,汶川縣委書記青理東沒時間陪母親,老人為了打發寂寞,只好隱瞞身份在兒子的“地盤”上天天撿破爛……
據央視報道,汶川縣委書記母親街頭撿廢品,稱撿破爛只因寂寞。讓人想不到的是,汶川縣委書記青理東的媽媽,居然隱瞞身份撿破爛。前些日子從電視上看見兒子去災區搶險,特別心疼,但兒子是干部,必須帶頭沖在前面。
讓人想不到的是,汶川縣委書記青理東的媽媽,居然隱瞞身份撿破爛。
在一些學者看來,由于長期“營養過剩”,政府胖了,而政府的肥胖導致中國慈善體制“不倫不類,人格分裂”。”于曉剛說 楊團曾經是中華慈善總會常務副秘書長,她毫不客氣地批評,現在一些地方慈善機構,成了“政府的收錢口袋”。
在一些學者看來,由于長期“營養過剩”,政府胖了,而政府的肥胖導致中國慈善體制“不倫不類,人格分裂”。”于曉剛說 楊團曾經是中華慈善總會常務副秘書長,她毫不客氣地批評,現在一些地方慈善機構,成了“政府的收錢口袋”。
汶川映秀鎮突發泥石流 挖掘機轉移受困村民
目前,滯留在都汶路桃關一號隧道的被困人員正抓緊往汶川縣城方向轉移,首批16輛客車已駛離桃關一號隧道,向縣城轉移滯留人員。截至目前,救援難點映秀鎮孤島張家坪村被困群眾247人,已全部安全轉移并得到妥善安置。
” 警花蔣敏 “現在的生活簡單平淡” 北川人蔣敏,汶川地震后“最堅強的警花”,5年前她失去了2歲女兒在內的10位親人,卻依然堅持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重建者石光武 “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困難能戰勝” 49歲的石光武是青川縣黃坪鄉棗樹村村民。
一個民族在這一刻噙滿了淚水......
汶川地震五周年,見證中國力量;5年,是災后重建的史詩,破碎的山河重新變得秀美,遭遇苦難的人們也已綻放笑顏;我們感動,5年了,災區誕生了浴火重生的奇跡,伴生著一個個普通人的故事。
尹春龍向記者展示自己“全國抗震救災模范”的獎牌。2008年,20歲的尹春龍徒手救出被埋6天的映秀電廠職工虞錦華、地震中最后一名生還者馬元江,背出失事飛機機長,被譽為“抗震英雄”。
4年前“5·12”汶川大地震發生時,羅郗是個出生才10天的嬰兒。昨日出現在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時,他已長成了一個濃眉大眼的小男孩。這一次到武漢,他是專程來看“干爸爸”的。
4月20日17時30分,430余名黑水、汶川、小 金、金川等地民兵和醫療救護人員,攜帶生命探測儀、裝載機、挖掘機等專業救援設備緊急趕赴災。
距汶川地震五年,昨日,四川蘆山發生7.0級地震,兩次地震震中相隔85公里,同處龍門山斷裂帶。昨天上午,蘆山地震發生2分鐘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的官方微博便發布了自動速報,當時計算機判斷為5.9級,9分鐘后,正式速報修訂為7.0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