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至13日,山西省委巡視二、三、四、五、六組分別進駐晉中市、晉城市、運城市,以及臨汾市所轄9縣、長治市所轄5縣,對3個市、44個縣及11所高職高專全面展開為期5個月左右的常規巡視。省委要求,所到之處要起到“動搖山岳、震懾州縣”的效應。
這是山西今年完成一輪專項巡視后,又開展的一輪常規巡視。省委的態度再次表明了以雷霆萬鈞之勢堅決反對腐敗的堅強決心和信心。
2014年,是山西歷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系統性、塌方式”腐敗震驚全國。黨中央對山西發生的嚴重腐敗問題進行了嚴肅查處,9月對省委常委班子作出重大調整。
在這重要的歷史關頭,如何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凈化政治生態、重繪“山西好風光”?
近日,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了山西。
“腐敗不除、正氣不揚,山西就沒有明天”
7名省級領導干部被立案調查,太原市三任市委書記、連續三任公安局長被查,呂梁市前后兩任市委書記、原市長被查,省交通廳連續兩任廳長被查,高平市連續兩任市委書記、四任市長、一名紀委書記被查;
太原市“城中村”一個村主任的問題就牽扯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房管局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區規劃局長等多名領導干部,其中,市房管局長張雙娥在北京、上海等地有36套房產,家財過億;
省煤炭廳原廳長吳永平僅在北京就有10套房產,去年12月被立案調查前還收受一套價值280萬元在海南三亞的房產,被立案調查當天,兜里還裝著1萬歐元受賄款;
……
山西腐敗問題之嚴重,由此可見一斑。
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新的省委常委班子該何去何從?
“人民群眾對消極腐敗現象深惡痛絕,對社會公平正義和美好生活充滿向往。我們要深刻認識到,腐敗不除、正氣不揚,山西就沒有明天、沒有未來、沒有希望。”
2014年11月30日,山西省委召開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凈化政治生態、實現弊革風清、重塑山西形象、促進富民強省”為主題的學習討論落實活動動員大會,省委書記王儒林的講話擲地有聲。
省委決定,活動在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中開展,為期4個月,旨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革弊立新、激濁揚清,振奮精神、攻堅克難。
“省政府黨組各位同志、各位副省長及省政府組成部門各黨組書記要高度重視,落實責任,以上率下,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努力把隊伍帶好,把風氣搞好!”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小鵬明確要求。
“要堅持認真、較真、動真,全方位、多視角對我省政治生態問題進行深入反思剖析。”省委副書記樓陽生擔任省委學習討論落實活動辦公室主任,統籌各項任務落實。
“從嚴管黨治黨,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是治療山西‘政治生態病’的關鍵舉措,是革弊立新、保障改革發展的重要手段,必須保持堅強的政治定力。”針對“反腐敗是刮一陣風”、“反腐敗會影響經濟發展”等錯誤觀點和模糊認識,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曉薇在省管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討論落實活動專題研討班上,通過大量翔實的案例、數據、事實,逐一澄清,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統一思想認識,破除思想障礙。
省紀委組織省委黨校、省社科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撰寫理論文章,對八種錯誤觀點進行駁斥。中宣部相關部門對此給予充分肯定,認為“不僅對山西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具有很強指導性,對全國也具有借鑒作用”。
“形成并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臨汾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白建榮接受組織調查,山西傳媒學院黨委書記解根法接受組織調查,中國移動山西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苗儉中接受組織調查,呂梁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良森被“雙開”……
4月10日,山西省紀委一天之內連發4條“重磅消息”。這是山西以“零容忍”態度嚴懲腐敗的一個縮影。
“我們把懲治腐敗作為凈化政治生態的關鍵舉措,在全力配合中央紀委查案的同時,加大自辦案件查處力度,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努力形成并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黃曉薇告訴記者。
長期以來,山西反腐敗不敢碰硬,此前14年沒有查過一個市委書記的腐敗案件,多年沒有查處過省直廳局一把手的腐敗案件。相信很多人對去年中央巡視組指出的山西“尚未形成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這句話記憶猶新。
“去年9至12月,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725件,處分違紀黨員干部7376人,其中撤職以上重處分1622人,移送司法機關388人,月均比1至8月增長333.5%。”省紀委常務副書記遲耀云告訴記者,省紀委尤其重視啃“硬骨頭”,嚴肅查處了大同市委原書記豐立祥、忻州市委原書記董洪運、省國土廳原廳長李建功、省煤炭廳原廳長吳永平、省環保廳原廳長劉向東等一批重要崗位、重點領域、不收斂、不收手的腐敗分子。
據悉,去年9至12月,省紀委立案查辦省管干部36人,其中廳級干部26人,給予撤職以上重處分20人。
“我們轉變辦案理念、辦案方式,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省紀委紀檢監察二室主任榮奮剛告訴記者,省紀委僅用20天就查結了李建功受賄2654萬元的問題, 27天查結吳永平受賄2248萬元的問題,40天查結董洪運受賄4463萬元的問題,并向司法機關移送了他們大量的問題線索。
同時,省紀委派出工作小組,對太原市“城中村”問題、呂梁市和省交通廳系列腐敗問題的處理開展督導,對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查處。省紀委負責同志深入到11個市和有關縣(市、區)實地督導,推動各地紀委加大辦案力度。
“針對過去巡視沒有形成震懾,甚至對存在嚴重問題的領導干部作出‘好干部’這種錯誤評價的狀況,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深入反思、認真整改。”省委巡視辦主任趙建平告訴記者,去年第二輪巡視發現線索1786條,比上一輪增長1.9倍,其中涉及省管干部、一把手、班子成員的人數,與十八大以來前4輪總數相比,分別增長3.3倍、3.7倍和3.7倍。
“在反腐敗高壓下,一些人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省紀委副書記辛旭光告訴記者,僅呂梁市就有125名干部主動交代了組織尚不掌握或不完全掌握的違紀違法問題。
一名市直單位一把手在組織沒有掌握其任何線索的情況下,主動向組織交代自己的問題,并說:“以前覺得共產黨沒有希望了,就隨大流,大家拿我也拿,別人收我也收;現在我看到共產黨有希望了,愿意主動交代問題、改正錯誤,繼續跟黨走。”
“緊緊抓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
“各級黨委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緊緊抓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王儒林強調,各級黨委要牢固樹立“抓黨風廉政建設是本職、不抓是瀆職、抓不好是失職”的理念,切實把主體責任落到實處。
山西腐敗問題的形成,有干部自身的原因,有不法分子拉攏腐蝕的原因,有監督缺位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各級黨委沒有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黨不管黨、治黨不嚴,缺乏擔當、缺乏措施,致使政治生態嚴重惡化、腐敗問題迅速蔓延。
“省交通廳原黨組書記段建國,就是一個黨組書記既不管黨治黨,又拒絕監督的典型。”據省紀委常委郝權介紹,段建國平日里就把紀檢組的監督看成是和黨組唱對臺戲,以至于紀檢組長對干部提出廉政要求時,他當場就講“不要聽他瞎詐唬,該怎么干還是怎么干”。“一個省直部門的黨組書記如此無法無天,卻沒有得到及時的提醒、糾正,直到大禍釀成才暴露出這種公然違反紀律和規矩、公然抗拒監督的嚴重問題。”
痛定思痛,亡羊補牢。面對嚴峻形勢,去年9月以來,山西省委把落實主體責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凈化山西政治生態的關鍵之舉——
王儒林在全省性大會上34次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出要求,作出批示36次;逐一審閱十八大以來省委四輪巡視報告,對重要案件親自批辦、督辦。
省委出臺落實主體責任意見,對省委領導班子的責任、主要負責人的責任、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的責任都做了具體規定,要求各級黨組織列出責任清單。
“落實‘兩個責任’,主要責任不在紀委,而在各級黨委,主體責任如果不能扛起來、落下去,責任就落實不了。”(下轉第三版)(上接第一版)王儒林多次強調,并親自約談11個市的市委書記、市長,組織開展黨建工作專項述職,就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現場點評,層層傳導責任和壓力。
呂梁之所以成為腐敗“重災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從嚴治黨,市委、市紀委多年不認真查辦案件。2010年到2014年9月近5年時間,該市查辦縣處級干部給予重處分的只有4人,移送司法機關只有1人,涉案金額只有5萬元。
呂梁市委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去年9月至12月,嚴查并重處分縣處級干部10人,移送司法機關7人,分別是前5年總和的2.5倍和7倍。
對不擔責不作為,抓不住“牛鼻子”的領導干部,堅決“打板子”。據統計,去年9至12月,全省問責黨政領導干部489人次。今年初,省委針對一些地方黨委、紀委負責人責任缺失問題進行問責,對5起典型問題進行了通報,其中包括縣委書記、紀委書記、組織部長。
“凈化政治生態首先從凈化紀檢監察隊伍做起”
“凈化政治生態首先從凈化紀檢監察隊伍做起。”這是省紀委在學習討論落實活動中認真學習、深入剖析后明確提出的。
去年,在山西發生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問題之時,曾任省紀委監察廳領導職務的金道銘、楊森林、張秀萍、謝克敏等先后被查處,影響非常惡劣。
如何重塑紀檢監察系統良好形象,成為擺在黃曉薇面前的第一個課題。
“曉薇同志去年9月30日上任,10月2日就召開省紀委常委會、專題民主生活會,連續開了6天,所有班子成員國慶假期一天都沒有休息。”省紀委副書記、監察廳廳長馮改朵告訴記者。
“那是一次真正的民主生活會,每個人都紅了臉、出了汗,有觸動靈魂的感覺。”省紀委副書記賈毓杰、省紀委常委孟蕭,談起“十一”的那次民主生活會,至今都深有感觸。
“經過認真反思、深刻檢討,省紀委常委會形成了認理、認賬、認責的共識,王儒林同志又給我們加上了認罰、認改、認干的要求。”遲耀云告訴記者,省紀委按照省委提出的“鐵紀、鐵軍、鐵腕”要求,率先從紀檢系統“開刀”,對反映紀檢監察干部的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不護短、不遮掩,以刮骨療毒的決心,重塑全省紀檢監察干部忠誠、干凈、擔當新形象。
去年9至12月,全省共立案調查紀檢監察干部117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06人,給予撤職以上重處分26人,56人被清除出紀檢監察隊伍。嚴肅查處了省監察廳原副廳長謝克敏、陽泉市紀委原書記王民、高平市紀委原書記張俊明等腐敗案件,并對6起典型案例在全省通報。
“我們還對問題性質不嚴重、情節較輕的16名關鍵崗位的同志進行談話函詢。”省紀委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主任王曉鵬告訴記者,他們還開展了紀檢監察系統作風紀律明察暗訪活動,對22名頂風違紀干部進行嚴肅處理,并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
“為什么這么嚴?過去,都快成爛攤子了,怎么查別人?”省紀委常委、監察廳副廳長李吉山說,“嚴”體現在點點滴滴,比如要求首先從班子成員做起,絕不能和管理對象一起吃飯。“吃飯不是個小事,很多交易就是在飯桌上進行的,這個要求一點不過分。去年10月以來,我除了和家人、親戚之外,沒和別人在外吃過飯。”
“當好‘啄木鳥’,抓早抓小,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是省紀委監督執紀的一個新特點,也是深化‘三轉’的新成果。”據省紀委常委孫興武介紹,去年10月以來,省紀委對2008年以來反映省管干部的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對反映問題比較籠統,暫時沒有切入點的線索,作談話函詢處置,談話函詢類比例由過去的1.6%上升為23%。(本報記者 王新民 楊海龍)
記者昨日從省招生辦獲悉,我省集中錄取結束后,省內部分高校的高職高專招生計劃仍有余額、部分高校從省外新調入省內高職高專招生計劃。省招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今年普通高校招生最后一次錄取,本次征集之后,我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全部結束。
昨日上午8時,河南2016年高招最后一個批次——高職高專批正式投檔。
4月7日至13日,山西省委巡視二、三、四、五、六組分別進駐晉中市、晉城市、運城市,以及臨汾市所轄9縣、長治市所轄5縣,對3個市、44個縣及11所高職高專全面展開為期5個月左右的常規巡視。
共有736所院校招生計劃有余額,共征集志愿89764人。
據了解,本次專科批征集志愿按省內普通類專科批分數線下降40分備檔(即:160分),省外院校降20分備檔。凡高考成績達到備檔分數線、且當前未被錄取的考生,可補報征集志愿的相應院校志愿。
據了解,本次專科批征集志愿按省內普通類專科批分數線下降40分備檔(即:160分),省外院校降20分備檔。凡高考成績達到備檔分數線、且當前未被錄取的考生,可補報征集志愿的相應院校志愿。
明天,我省高職高專批的錄取開始,本批計劃招生近25.58萬人,是招生計劃最多的一個批次,占普通類招生計劃的45%左右。參加本批錄取的是本科院校專科班、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短期職業大學(地方大學)、本科高校設置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民辦高校高職高專專業、成人高校普通專科班等。
明天,我省高職高專批的錄取開始,本批計劃招生近25.58萬人,是招生計劃最多的一個批次,占普通類招生計劃的45%左右。參加本批錄取的是本科院校專科班、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短期職業大學(地方大學)、本科高校設置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民辦高校高職高專專業、成人高校普通專科班等。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是內蒙古自治區高職高專考生填報志愿的大日子,上萬名家長們考生們認真權衡、數次變動,選擇了自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包頭市考生家長王先生:作為這些個考生,大家都在報啊,今天能報上,明天能不能報上就不一定了。
外資企業的簽約月薪高于政府及事業單位的簽約月薪據統計,畢業生在外資企業的簽約月薪較高(碩士生為5145元、本科生為3412元、高職高專生為2800元);在政府及事業單位的簽約月薪較低(碩士生為3864元、本科生為2858元、高職高專生為2311元)。
明天8:00~18:00,我省高職高專二批生源不足的院校將征集志愿,缺額較大的院校可能會降40分備檔,高考150分以上未被錄取的考生也有機會。
明天上午8點,全省高招集中錄取的最后一個批次——高職高專二批生源不足的院校將面向考生公開征集志愿。省招生辦新聞發言人陳大琪表示,根據對生源情況初步統計,高職高專二批分數線上文、理科還有部分考生沒有填報專科二批志愿。
8月16日,2016年普通高招高職高專批次開始錄取,這是普通高招集中錄取工作的最后一個批次。 文科缺額人數13292人,約占計劃的14%,其中175所院校沒有投檔考生;理科缺額人數11902人,占計劃數的11%,其中183所院校沒有投檔考生,文理科缺額均低于往年。
前日,省招辦召開2016年全省高招新聞通氣會透露:跟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擴大到本科三批和高職高專,考生可填報1-6個高校志愿;另外,常規錄取工作結束后,所有本、專科層次招生均不組織補錄。跟往年不同,今年本科三批及高職高專也實行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報1-6個高校志愿,1-5個專業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