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目標愿景、重點任務和制度體系,記者從中梳理出10條“干貨”?!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穿全篇,意見提出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資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和生態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確立四方面的目標,到2020年,使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意見要點
總體理念
形勢判斷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制約。
總體思路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作為基本方針;堅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
明確目標
定量目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用水量力爭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濕地面積不低于8億畝,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35%。
定性要求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耗強度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制度建設
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明確各類國土空間開發、利用、保護邊界,實現能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按質量分級、梯級利用。
紅線管控制度設定并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即合理設定資源消耗“天花板”,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將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地方各級政府環保責任紅線;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紅線,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
健全政績考核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大幅增加考核權重;實行差別化考核,對限制、禁止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和環境責任離任審計。
完善責任追究建立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對違背科學發展要求,造成資源環境生態嚴重破壞的要記錄在案,實行終身追責,不得轉任重要職務或提拔使用,已經調離的也要問責。
生態文化
倡導綠色消費模式倡導勤儉節約的消費觀。積極引導消費者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能效家電、節水型器具等節能環保低碳產品,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過度包裝。嚴格限制發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務業。全方位開展反食品浪費行動。黨政機關、國有企業要帶頭厲行勤儉節約。
完善公眾參與制度擴大信息公開。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有關組織可提起公益訴訟。引導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各類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解讀
發改委主任:人人都是生態文明建設者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意見最突出的亮點或特點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通篇貫穿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意見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制度安排、政策措施等各個方面,都體現了這一基本理念。比如,在指導思想上明確提出了“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的要求。在基本原則里強調,堅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與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在健全政績考核制度方面,要求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大幅增加考核權重,強化指標約束。
另一個是通篇體現了人人都是生態文明建設者的理念。意見強調,無論是政府、企業或個人,都是生態文明的重要建設者,生產、生活過程中都應該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的要求,合理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使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人人有責、共建共享的過程。
據新華社
后發國家應當在追求民族國家利益的同時,捍衛人類整體利益,使自身發展不損害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環境,把追求民族國家和人類的整體利益作為生態文明的道德追求,后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應當起到引導人們實踐行為的境界論的作用。
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與其他工程不同,應更多順應自然,少一些建設,多一些保護;少一些工程干預,多借用一些自然力。
“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不僅對青海,對全國各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的戰略高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維度,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引領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導下,我國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生態文明發展道路。
10月30日上午,由河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舉辦的《生態文明——青少年環保知識讀本》公益活動在鄭州舉行。
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再到“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及其聯盟這個點是綠色的、環保且可持續的;它如同一個杠桿,一方面既可以解決國內消費者對于農產品食品安全問題的困惑,另一方面又促進中國制造通過電商健康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會議認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應有之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是生態文明領域改革的頂層設計。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首先要樹立和落實正確的理念,統一思想,引領行動。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空間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今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之際,論壇發布了三大理論成果?!毒G色新政》一書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為背景,結合中央《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以綠色新政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的重大理論觀點。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對于生態文明,有三個層次的認識,一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二是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三是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
到2020年,使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定性要求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耗強度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定性要求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耗強度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初步成果還顯示,總體看,四川大氣污染形勢十分嚴峻,空氣質量污染較重的區域分布在成都及周邊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鐘勤建:今年開始,我們將開展“四川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監測網絡”建設,其中就包括19個省直管空氣自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