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遼寧省大連市北良港。
有序停放的運糧火車、聯排矗立的糧食筒倉、正在裝卸糧食的起重機和大型貨船……作為我國大型專業糧食物流企業——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北良公司(以下稱北良公司)呈現一派生機。
誰曾想,一年前該公司新任領導班子卻是一籌莫展:公司所屬部分開發建設用地被違規劃轉遲遲不能追回、年虧損上億元,發展舉步維艱……
轉機,來自中央巡視工作——2014年中央專項巡視發現該公司原任領導宮明程濫用職權、違規轉讓土地等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紀檢監察機關及時立案查辦,目前已為該公司挽回包括40多公頃土地在內共計2.4億多元國有資產,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專項巡視發現問題——
有人變著法拿國資搞利益輸送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一年前。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2014年3月27日至5月9日,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對中糧集團開展了專項巡視。
“堅持問題導向,劍指黨風廉政問題,巡視出威懾力,保持對腐敗分子的高壓態勢。”巡視工作動員會上組長朱保成鏗鏘有力的話語言猶在耳,巡視組就接到群眾來信:北良公司原總經理宮明程濫用職權,違規轉讓國有股權,低價轉讓國有資產,造成巨額國有資產流失。
同時,中糧集團也向巡視組反映,北良公司在2013年并入中糧集團之前曾存在數億元不良債權。
“反映的問題涉嫌領導干部用國企資源搞利益輸送,給國家造成巨額損失,而且線索具體。”巡視組副組長王海沙介紹說,在對線索進行分析研究后,巡視組立即部署,展開核實了解……
經巡視組了解發現,2004年5月至2006年1月,北良公司時任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宮明程涉嫌偽造多名董事簽名,將北良公司所持有的下屬公司67%的國有股權按賬面價格轉讓給私營企業,使一家國有全資控股公司變為民營控股企業。接著,又未經審計、評估和報批,擅自將北良公司所擁有的土地、油庫、碼頭等優質資產,低價轉讓給該民營控股企業。
在這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挪騰過程中,宮明程又從北良公司違規借出巨額資金給該民營控股企業,用于收購上述國有資產和開展經營活動。
顯然,挪騰并不是白忙活。2006年,宮明程從北良公司退休后擔任該民營控股公司總經理。
“這就是變著法兒,拿國有資產搞利益輸送。”朱保成組長說,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國有企業負責人不是“紅頂商人”,決不能把國有資產當成一伸手就可以拿到的“獵物”,予取予求。
王海沙副組長表示,在對央企開展專項巡視過程中,發現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既要督促案件查處,懲治腐敗,又要積極協助被巡視單位挽回經濟損失,促進國有企業健康發展,這是巡視組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定不能讓國有資產流失,一定不能讓腐敗分子在經濟上得到好處!”
巡視組及時向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了宮明程和北良公司的問題線索,中央巡視辦公室隨即將問題線索移交中央紀委。
長達十年的積案,涉及數億元國有資產流失,利益輸送方式異常隱蔽,主要涉案人員身份較為特殊,主要涉案企業在行業和地方舉足輕重,案發地大連是東北亞重要港口城市……
通盤考慮這些因素,中央紀委在將線索移交遼寧省紀委的同時,明確了“查清事實、挽回損失、追究責任”的辦案主基調,要求快查快結、減少震動,維護穩定、促進發展。
統一協調、查實案件——
為企業挽回巨額經濟損失
辦案時機,稍縱即逝。
遼寧省紀委迅速成立專案組——省紀委副書記李宇光和常委王雅嫻分別擔任組長、副組長;同時從司法機關和地市紀檢監察機關抽調20余名經驗豐富的精兵強將加入。
“專案組如同一臺運轉精密的機器,一旦開動,就鉚足勁往前推進。”專案組指揮小組組長、遼寧省紀委二室副主任周慧哲對當時的情形歷歷在目。
“我對你們沒有信心,你們遼寧省紀委查不下去這個案子。”起初專案組調查人員在找正廳級干部王某談話取證時,該同志一翹腿說出了這番話。
周慧哲說,案件突破面臨著一系列棘手問題。比如,涉案企業和人員多,資金走向復雜且數額巨大;宮明程曾長期擔任大連市委常委、副市長和國企一把手職務,社會關系復雜,許多取證對象不予配合;重要涉案人員私營企業老板李殿忠潛逃加拿大多年……
案件推進難度大,但中央紀委、省紀委的決心更大!
中央紀委相關紀檢監察室對宮明程案件全程跟蹤督辦。在案件調查過程中,中央紀委在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同時,3次派專人到現場指導,及時掌握案件進展情況。審計署提供審計報告中涉及的相關賬目,財政部及有關金融機構提供相關賬目,公安部門對重要涉案人員實施邊控……
同時,省紀委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職責,加強與審判、檢察、公安等機關和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懲治腐敗的整體合力,做到了超前謀劃、科學組織、統一協調、同步落實。
堅定不移懲治腐敗的決心,配合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讓試圖說情者自覺走開,讓起初的觀望者變為堅定的支持者,讓心存疑慮者最終提供了真實有效的證據……
“1萬多份賬目和書證,重達三四噸,摞起來得有五六立方米。”周慧哲說,原本錯綜復雜的股權變化、資金往來、土地權屬等關系,在海量的書證中逐漸清晰起來。
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從“由供到證”轉變為“由證到供”,正是查辦宮明程案件的一個顯著特點。
而人性化辦案,也使宮明程的對抗情緒發生了變化,主動配合組織追回其挪用的公款和濫用職權造成的國有資產損失。他向專案組提交了3套自己制定的資產處置方案,為挽回損失提供了重要參考。
專案組最終查明,宮明程涉嫌挪用公款、私分國有資產、濫用職權造成國有資產損失、職務侵占。2014年8月19日,宮明程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資產處置工作前置,查辦案件與挽回損失同步推進。”按照中央紀委部署和要求,專案組在辦案過程中協調大連市政府、經濟開發區等多家單位研究涉案土地、企業股權及其他國有資產權屬恢復問題,依法依規、最大限度地挽回巨額國有資產損失。
中糧集團方面發回郵件稱,中糧集團剝離地產業務傳聞并不存在。
隨著進口酒市場的增長,中糧酒業在加大進口紅酒布局的同時,也瞄上進口啤酒這個極速增長和極具市場潛力的品類,并將其納入中糧進口酒業務中。
10月7日,酒鬼酒發董事會公告宣布,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為它的實際控制人。
近日,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高調宣布,公司將走IPO之路,計劃把該集團本身、來寶集團以及Nidera的農業資產全部上市。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糧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隊伍龐大,涉獵極廣,但如今這些企業的經營狀況卻并不如意。
(記者 陳捷 通訊員 思法/文 陶小莫/圖)賣一瓶葡萄酒,超市老板收了110元貨款,卻被判賠償15000元。近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狀告思明區13家店鋪,因為這些商家銷售的葡萄酒是“山寨貨”,其包裝的商標與中糧注冊的“長城”、“華夏”等商標相似。
美媒稱,中國食品公司中糧集團正在進行一場收購狂歡。雖然在全球市場上鮮為人知,但中糧集團在中國可謂無處不在,該公司正日益成為中國版的美國谷物和肉類巨頭嘉吉公司。全球期權及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控股公司亞洲大宗商品主管內爾松稱,這些收購交易表明中國已經改變了之前的食品安全政策。
中糧集團進口酒業務部2月9日被曝在云南舉辦奢侈品酒會,一頓喝掉數萬元紅酒,且住宿和餐飲嚴重超標。中國食品有限公司的回應聲明稱,2014年12月17日至18日,進口酒業務部在云南召開為期兩天的“2014年度優秀經銷商經驗分享及2015年春節促銷 宣講會”。
經公司調查,會議預算12萬元,沒有發現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中糧集團進口酒業務部2月9日被曝在云南舉辦奢侈品酒會,一頓喝掉數萬元紅酒,且住宿和餐飲嚴重超標。中國食品有限公司的回應聲明稱,2014年12月17日至18日,進口酒業務部在云南召開為期兩天的“2014年度優秀經銷商經驗分享及2015年春節促銷 宣講會”。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有知情人士向中國之聲反映,中糧進口酒業務部在云南連辦兩天高端酒會,并暢飲“天價”紅酒,一頓就喝掉20萬。
繼去年整體“收編”華糧物流后,又一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華孚集團并入中糧集團。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華孚集團的并入,酒鬼酒也因此“陪嫁”中糧集團,其白酒業務版圖或因此得到進一步擴張。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中央第十三巡視組近日進駐中糧集團有限公司開展專項巡視工作。中糧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寧高寧強調,巡視工作是中央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抓手。
輪將對北京、河南等10省份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常規巡視,對科技部、復旦大學、中糧集團開展專項巡視。在15日的中央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上,王岐山說:“要實施組織制度創新,機動靈活開展專項巡視,使之成為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17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與會并表示,在經營過程中,食品安全是最好的投資,食品安全創造價值,創造百年老店,創造真正有競爭里的企業,是企業長期生存有最好競爭力的一個手段。
據國資委網站消息,國資委紀委近期嚴肅查處了中糧集團所屬中糧肉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糧肉食公司)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中糧肉食公司個別領導人員,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中央紀委、國資委黨委三令五申,頂風違紀,性質嚴重,影響很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