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終于出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日較早前也從一位權威人士獲得該份文件,“這是醞釀已久的新電改方案,目前國家發改委還在商量什么時候正式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從文件顯示日期來看,其已在今年3月15日已經下發。
“四放開”變“三放開”
記者了解到,此次電改的重點和途徑是:在進一步完善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開的基礎上,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范運行,繼續深化對區域電網建設和適合我國國情的輸配體制研究,進一步強化政府監管,進一步強化電力統籌規劃,進一步強化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供應。
記者注意到,原先熱議的“四放開”在這份文件里變成了“三方開。從電改文件內容來看,共分七大條28小條,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三放開、一獨立、三加強”。
所謂“三放開、一獨立、三加強”,指的是放開新增配售電市場,放開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公益性調節性以外的發電計劃放開,交易機構相對獨立,加強政府監管,強化電力統籌規劃,強化和提升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性供應水平。
除此之外,第三、四、五、六均是亮點:
在第三大條中提出建立相對獨立的電力交易機構,形成公平規范的市場交易平臺,其實第11小條規定組建和規范運行電力交易,將原來由電網企業承擔的交易業務與其他業務分開,實現交易機構相對獨立運行,電力交易機構按照政府批準的章程和規則為電力市場交易提供服務。
第四大條中提出推進發用電計劃改革,更多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第13小條規定,根據市場發育程度,直接交易的電量和容量不再納入發用電計劃,鼓勵新增工業用戶和新核準的發電機組積極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其電量盡快實現以市場交易為主。
第五大條規定穩步推進售電測改革,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配電業務,建立市場主體準入和推出機制,多途徑培育市場主體,賦予市場主體相應的權貴。
第六大條規定開放電網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電源發展新機制。
方正證券:新電改有三波受益者
根據方正證券電力設備周紫光團隊最新研報指出,新電改的實施步驟將從從單兵突進到全面推進試點,首先,2015至2017年,電改主要以試點為主。方案下發后,符合條件的省份均可上報各自方案,目前深圳試點進展最快,有望在今年完成電力市場搭建,發出第一張售電牌照。其他排位靠前的地區:蒙西、云南、浙江等。樂觀估計2018年之后,建立以區域為中心的電力交易市場,實現全國范圍內電力市場建設。
然而,“誰會成為售電主體”、“誰能在新電改中獲得機會”才是業內關注的。上述研報指出,新產業園區和經濟開發區成立售電主體、社會資本投資組建售電主體、供水供氣供熱等公共事業公司、節能服務公司等符合條件的發電企業都將成為售電主體。
方正證券電力設備周紫光團隊指出,此次新電改有三波受益者,第一是具有競爭力的發電企業以及第一批售電牌照獲得者,預計第一批牌照將發放給試點區域內擁有國資背景的發電公司,比如深圳能源、深南電A、粵電力A等龍頭發電企業。而發電計劃放開之后,競爭將造成市場分化。尤其是擁有優質水電、坑口煤電、核電等成本較低發電資產的企業,以及形成規模效應的發電集團將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地位,比如長江電力、國投電力、桂冠電力等。
第二波受益者則是分布式能源,電改將解決分布式能源的發展的根本性問題—體制性障礙,進而催生多種商業模式解決分布式目前遇到發展瓶頸,最后達到促進分布式發展的結果。
第三波受益者為致力于電網自動化,能源互聯網建設的電力設備企業,其能夠整合電力數據信息與金融服務,在碳交易等領域或能源服務領域有獨特優勢的企業。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新電改能不能基于目標進行具體的改革還要看具體實施細則,如何制定和政策如何配套等等,依然有一個較長的過程,而且依然會激勵博弈。
“至于配電側改革問題,我認為配電側改革的目標是降低成本,促進清潔能源的利用,以及提高用電效率和做到普遍服務,為此,不應該將配電側放開完全視為市場商機,如果那樣,消費者利益可能會受到損害,如果說機會,那就是用戶應該得到機會,而不是經營者。”上述人士表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發自深圳
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文化體制改革在新的起點上破浪前行,短短幾年間,改革成果已經赫然在目。
記者從一位權威人士處獲悉,“這是醞釀已久的新電改方案”。
《關于開展深化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的通知》2014年是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年份,特別是在科技計劃重組、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科技成果“三權”下放、壓縮評價評審時間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今日刊文《深化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之一 立足本屆 一干到底》,文章指出,深化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要立足本屆任期,堅持立行立改,確保到2017年基本完成提出的改革和制度建設任務。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 今天,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司法行政體制改革的相關情況。司法部副部長張蘇軍介紹,司法行政體制改革進展順利,成效明顯。司法部副部長張蘇軍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全國司法行政機關推進律師制度改革,嚴格執行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規定,深化獄務公開,做好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后續工作,推進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方式改革試點。
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國旅游投訴舉報總量較去年下半年下降12.42%,媒體曝光及負面評價指數較去年下半年下降了13.52%,全國旅游市場秩序呈向好趨勢發展。
國家旅游局日前發布《關于深化導游體制改革加強導游隊伍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正式以官方發文的形式拉開了導游體制改革的大幕。
進一步增強旅游業發展的綜合協調能力,有效滿足綜合產業、綜合監管的需求,更好地推動旅游產業繁榮發展,為當前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從今天起,稅收征管體制改革在河南省全面啟動。這是擔負著為全國試點的河南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全國稅收管理改革的第一步。
應當說,民眾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從全國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養老保險處于“收大于支”的狀態,運行情況良好。
出租車問題具有行業性與地方性疊加的特殊性,改革需要頂層設計和地方探索之間的良性互動、相向而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指出,2015年是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深入推進的一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做好政法工作意義重大。居于基礎地位的4項改革分別為: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和推動省級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
2014年12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央政法委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研究提出的《設立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試點方案》。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強調,建立健全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遵循文化發展規律、有利于激發文化創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文化法律制度,并對制定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文化產業促進法、互聯網領域立法等提出明確要求。
近年來,體制機制的創新給我省文藝院團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扶上馬、送一程,帶來的是文藝院團大踏步發展。在國有院團改革浪潮的影響下,我省各民營院團也是彭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