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杭州、南京等多地儲戶銀行存款近日接連被曝“失蹤”,引起社會和監管層關注。2月4日,銀監會發布評論文章《所謂存款“失蹤”原來是“被騙”》。銀監會相關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所謂存款“失蹤”,實際上是“被騙”,目前銀行存款不存在丟失、失蹤狀態,提醒儲戶不要貪圖高利息,以防被騙。該人士稱,存款詐騙案件需要司法部門來調查,認定責任后,監管部門會追責。
1月15日,新華社刊發以《42名儲戶9500萬存款丟失,多地銀行存款屢失蹤》為題的調查報道。
報道稱,近日多地銀行存款頻頻“失蹤”,浙江杭州42位銀行儲戶放在銀行的數千萬元存款僅剩少許甚至被清零;瀘州老窖等知名企業存款也出現異常,近3個月存在銀行的5億元不知去向。同時,義烏、南京、湖北等地也出現了儲戶存款失蹤事件。
昨日,《所謂存款“失蹤”原來是“被騙”》作者河北銀監局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經了解,上述存款不是“失蹤”,也不是“被盜”,而是不知不覺中“被騙”了。隨著ATM機、POS機、網銀、手機等支付方式越來越普及,通過銀行渠道或冒充銀行詐騙成了一些騙子們的首選。
在1月23日國新辦舉行的2014金融改革等情況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銀監會已經關注到此事,具體原因和情況還在進一步調查。無論發生什么情況,銀行都必須加強自身管理,有義務保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
“儲戶存款失蹤后,銀行需要調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王兆星說,不管是因為銀行管理或信息系統漏洞,還是因為個別社會犯罪分子和銀行的工作人員相互勾結造成對存款資金的詐騙等,要分清不同的情況、不同的性質、不同的責任來分別加以處理。
上述銀監會相關人士稱,銀行存款是安全的,不過,不排除銀行員工里也有“壞人”,與外人“內外勾結”詐騙存款等,銀監會已經要求銀行嚴查。
相關
“42名儲戶丟錢因內外勾結詐騙”
2月4日,銀監會發布評論文章《所謂存款“失蹤”原來是“被騙”》,對于存款詐騙方式作了歸類,認為主要有:社會人員詐騙、銀行員工與社會人員內外勾結詐騙、銀行員工騙取客戶存款;對應三類不同的詐騙方式,銀行承擔不同的責任。
瀘州老窖案:社會人員詐騙
文章指出,瀘州老窖公司“丟失”1.5億元銀行存款一案,屬于社會人員詐騙。有數名詐騙分子合謀偽造銀行印章,編造假存款合作協議,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到公司上門開戶,獲取公司有關開戶所需資料和印模,然后私刻假印章,偽造開戶資料,到銀行辦理開戶手續,并使用假印鑒將存款全部轉出銀行。
文章稱,在這類案例中,客戶未能辨別真偽,泄露關鍵信息,導致資金被騙,銀行似乎沒有明顯過錯。當然,銀行也有責任、有義務完善相關制度和流程,銀行工作人員有必要嚴格核對、明察秋毫,減少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機。
42名儲戶案:內外勾結詐騙
文章還指出,在銀行員工與社會人員內外勾結詐騙案中,常見的騙人誘餌是“存款利息高”。比如杭州的42名儲戶,中介騙子承諾給他們年利率13%,然后被領到銀行對面的一個房間里,簽訂一份承諾書,內容包括“不開通短信提醒”“不開通網銀權限”,更可笑的一條是“不對在銀行工作的親人朋友提起”等,這很顯然不是一筆正常的存款。
文章稱,發生內外勾結的詐騙案,有關銀行必須對儲戶的資金損失承擔相應的責任。而銀行為了自己的信譽一般會對存款本金和正常利息先行墊付;司法部門也會根據各方所負的責任作出最終裁決。但無論如何,存款的高息是不受保護的,而且損失部分本金也是有可能的。
在銀行員工騙取客戶存款案中,曾出現過銀行員工誘騙儲戶多次輸入密碼,在儲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暗中將存款轉出。發生這種詐騙時,銀行會全部負責。(記者金彧)
近期,銀監會正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專項檢查,并將會同有關部門探索動產質押融資試點工作,《商業銀行小微企業授信從業人員盡職免責指引》也正在制定過程中。
劉先生自稱作為擔保人抵押名下房產,協助一家企業辦貸款,結果貸款逾期未還,自己被列入信用記錄黑名單。對于劉先生的舉報,中國銀監會在法定期限內作出了答復,其申請的公開信息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疇,中國銀監會屬于依法作出答復。
昨天,央行、銀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加大金融服務支持力度,降低信貸門檻,簡化信貸手續,適當降低二手車貸款首付比例,不斷提高二手車交易保險服務水平。
云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副書記、主任羅敏涉嫌嚴重違紀。
據云南省紀委7月15日晚消息,云南省委批準,云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副書記、主任羅敏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另據云南農村信用社網站,羅敏的最新活動信息是在6月25日,云南省農村信用聯社與西雙版納州政府在昆明舉行座談會。
云南省農信社聯合社黨委副書記、主任羅敏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
據云南省紀委7月15日晚消息,云南省委批準,云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副書記、主任羅敏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另據云南農村信用社網站,羅敏的最新活動信息是在6月25日,云南省農村信用聯社與西雙版納州政府在昆明舉行座談會。
為促進資本市場持續穩健發展,銀監會今天出臺四項措施:允許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已到期的股票質押貸款與客戶重新合理確定期限,質押率低于合約規定的,允許雙方自行商定押品調整。
中國銀監會新聞發言人指出,為促進資本市場持續穩健發展,銀監會向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 一、允許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已到期的股票質押貸款與客戶重新合理確定期限。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與委托理財和信托投資客戶協商,合理調整證券投資的風險預警線和平倉線。
6月17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謝伏瞻在鄭州會見了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一行。謝伏瞻說,河南高度重視金融業發展,尤其是在金融風險防控方面嚴抓嚴防,取得了一定成效。
據《財新周刊》報道,目前銀監會已成立《商業銀行法》修訂小組,由銀監會法規部牽頭并抽調部分商業銀行人士,于4月初就開始修訂。對于呼聲最高的取消存貸比修改這一單獨意見,銀監會已上報國務院法制辦。報道還稱,銀監會擬用一年時間推進修訂工作,爭取在2015年底出建議稿。據內部人士向人民網記者確認,《商業銀行法》修訂確有其事。
為貫徹落實簡政放權、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神,結合監管架構改革情況,近日,銀監會按照依法監管、簡政放權、規范統一、清晰透明的思路,組織修訂了《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外資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并起草了《信托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目前,上述五部行政許可規章征求意見稿正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和銀監會網站公開征求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完善企業兼并重組金融服務,銀監會對2008年出臺的《商業銀行并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進行了修訂,放寬企業并購貸款限制。
杭州、南京等多地儲戶銀行存款近日接連被曝“失蹤”,引起社會和監管層關注。1月15日,新華社刊發以《42名儲戶9500萬存款丟失,多地銀行存款屢失蹤》為題的調查報道。
目前銀行存款不存在丟失、失蹤狀態,提醒儲戶不要貪圖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