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發文正式廢除飽受詬病的養老金雙軌制,近3900萬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也要繳納養老保險。改革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待遇會不會降低?工資會不會相應增長?機關事業單位養老資金從哪里來?會不會“吃掉”積累多年的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昨日,國新辦舉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情況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解答了這些熱點問題。
改革開放后歷次公務員工資調整
公務員工資在改革開放后調整了多次。其中在1993年到1997年沒有調整,1999年到2001年期間則連續3次調整,且調整幅度較大。
第一次
1985年6月
由以級別定工資的職務等級工資制,轉到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結構工資分為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津貼和獎勵工資四個部分。
第二次
1989年
國務院決定給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普調一級工資,并在此基礎上重點解決專業技術人員工資中的一些突出矛盾。
第三次
1993年10月1日
《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正式實施,國家干部變為公務員,按不同職能,將機關工作人員工資分為四個部分: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工齡工資。其中,以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為主體。
第四次
1997年7月1日
經國務院批準,機關行政人員基礎工資標準由原每人每月90元提高到110元。機關新錄用人員的試用工資相應提高:大學本科生由每月70元提高到225元;碩士生由每月97元提高到260元;博士生由每月105元提高到290元。
第五次
1999年7月
基礎工資標準由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80元,級別工資標準由10級至1級每月55元至470元,提高到85元至720元。
第六次
2001年1月
每人每月180元的基礎工資提高到230元;15級至1級每人每月85元至720元的級別工資,提高到115元至1166元。
第七次
2001年10月
原來50元至480元的職務工資標準提高到100元至850元。
第八次
2003年7月
職務工資由100元至850元提高到130元至1150元。
第九次
2006年
實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基本工資包括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
焦點1
公務員工資調整方案已發到各單位
1月14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確定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要繳納養老保險。
幾日后,有媒體報道稱,國務院已經下發了最新公務員加薪文件,“正國級”官員最高基本工資由7020元增至11385元,漲幅62%;最低的辦事員基本工資,則由630元增至1320元,漲幅110%。此輪加薪幅度普遍逾六成,最高幅度有一倍。
昨日,胡曉義明確表示,公務員工資調整方案已經出臺。胡曉義說,配合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確實要完善工資制度。國務院辦公廳為此轉發了三個實施方案,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文件已經發到各單位。
近日,網絡上熱傳公務員漲工資的“紅頭文件”,胡曉義說自己也看到了,“我沒有進行對照,無從評價網上傳的是否真實。但我想說的是,各單位應按照國辦印發的文件執行,不能以網上傳的文件為準。”
當被記者追問此次公務員漲工資幅度是否為六成時,胡曉義說:“這肯定是一個誤解。”他說,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本身需要改革,有不完善的地方,包括結構和增長機制的問題。如果簡單地理解為是為了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而增加工資,是不準確的。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陳步雷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基層公務員待遇的確偏低。首先,應該普調增加基本工資部分,全國各地要基本統一;其次,應該嚴格限制地方性補貼津貼在總收入中的占比,精簡機構與人員,嚴格約束行政成本費用。
繼2015年配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而進行的工資調整后,機關事業單位將再次進行微調。朱俊生建議,我國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的基本工資正常調整機制,同時整頓相對較為無序的公務員津貼補貼問題。
假日、旅游經濟是“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也是13億中國人看得見、摸得著的改革紅利,值得重點關注。我仍然繼續倡導城鄉差別休假方案,建議全國縣市及以下城鄉,春節假期可從除夕放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近期已陸續有吉林、遼寧、山東、內蒙古、河南、四川等超過6個省份明確提出將在2016年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還有部分省市提出將推進工資制度改革。此次多地提出上調,是在各地基本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確立以來的首次調整。
江蘇提出今年要“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制度”,北京提出今年要“平穩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陜西也提出今年要“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等等。
四川等多地明確提出今年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
按照人社部設定的7月底為期限,全國公務員工資即將實現普漲。在實施新的公務員漲薪政策之前,中國公務員的整體情況是,基層公務員、尤其是科級以下公務員享受的津貼補貼很有限,也沒有獲取隱性福利、灰色收入的機會。
“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資調整一定要落實到位。
5月12日,國務院召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李克強總理發表講話。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務員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就是調整公務員工資的法律依據。
從2006年至本輪調整前,公務員基本工資已9年未漲。
5月12日,國務院召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李克強總理發表講話。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務員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就是調整公務員工資的法律依據。
計公務員實際增資幅度并不大,人均月實際增資300元左右。
本輪調整前公務員工資9年未上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就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談及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時表示,配合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確實要完善工資制度。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就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談及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時表示,配合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確實要完善工資制度。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將繳納個人工資的8%作為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