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9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就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談及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時表示,配合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確實要完善工資制度。國務院辦公廳為此轉發了三個實施方案,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這些文件已經發到各單位。
談及公務員工資調整問題,胡曉義表示,國務院辦公廳已經轉發了三個實施方案,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這個文件已經發到各單位。胡曉義強調:“各單位應按照國辦印發的文件執行,不能以網上傳的文件為準。”
此外,有觀點認為,用財政的錢繳納職業年金會造成制度上新的不公平。對此,胡曉義回應稱,在這次的《國務院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有幾個重要的政策,除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要改變模式、改變待遇確定機制、待遇調整機制,在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改革舉措——建立職業年金。這是從兩個角度考慮的,一方面從上世紀90年代,國務院決定改革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開始就提出了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的方向。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包括了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胡曉義指出,在實踐中,企業補充的養老保險以企業年金的形式正在發展,企業年金現在有2200多萬職工參加,積累了7400多億資金,應該說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就制度而言這是起步。這次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如果只是改基本的制度還是不完整的,所以這次統籌考慮了基本制度改革和多層次體系建設,這樣就把職業年金的設計引入到改革內容中。
胡曉義表示,說到職業年金的供款渠道,公務員的供款渠道只有財政,沒有其他渠道。所以要建立這個制度,這是唯一的供款渠道,不允許機關自籌自支搞小金庫。至于說到制度公平的問題,問題的實質在于如何引導企業年金更快的發展,使更多的企業職工能夠不但有基本養老保險保障,而且有補充養老保險的補充保障,這樣有利于整個社會公平。
胡曉義稱,目前為止,政府部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企業年金繳費的稅收優惠政策。2014年1月1日開始施行企業年金的有關新規定,不僅個人繳費部分延交個人所得稅,而且在投資收益進入到個人賬戶的部分也是延交個人所得稅,這都是一些積極的信號。當然這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因為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顯然是有經濟實力的企業才能夠更早更快的為企業職工建立企業年金,經濟實力差的可能沒法考慮。
新聞1+1: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就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回應事業單位養老金“錢從哪兒來”時表示,就現實財政能力而言,完全可以安排好現在的在職職工繳費和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目前財務安排上不存在問題。對長遠的資金平衡問題,要積極采取措施,妥善解決。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就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改革后待遇水平不降低,且能隨著經濟發展不斷的有所提升,這是政策考慮的基點。對絕大多數人來講,如果不是極特殊情況,待遇水平都會有所增加,至少是不降低。
繼2015年配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而進行的工資調整后,機關事業單位將再次進行微調。朱俊生建議,我國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的基本工資正常調整機制,同時整頓相對較為無序的公務員津貼補貼問題。
假日、旅游經濟是“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也是13億中國人看得見、摸得著的改革紅利,值得重點關注。我仍然繼續倡導城鄉差別休假方案,建議全國縣市及以下城鄉,春節假期可從除夕放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近期已陸續有吉林、遼寧、山東、內蒙古、河南、四川等超過6個省份明確提出將在2016年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還有部分省市提出將推進工資制度改革。此次多地提出上調,是在各地基本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確立以來的首次調整。
江蘇提出今年要“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制度”,北京提出今年要“平穩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陜西也提出今年要“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等等。
四川等多地明確提出今年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
按照人社部設定的7月底為期限,全國公務員工資即將實現普漲。在實施新的公務員漲薪政策之前,中國公務員的整體情況是,基層公務員、尤其是科級以下公務員享受的津貼補貼很有限,也沒有獲取隱性福利、灰色收入的機會。
“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資調整一定要落實到位。
5月12日,國務院召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李克強總理發表講話。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務員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就是調整公務員工資的法律依據。
從2006年至本輪調整前,公務員基本工資已9年未漲。
5月12日,國務院召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李克強總理發表講話。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務員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就是調整公務員工資的法律依據。
計公務員實際增資幅度并不大,人均月實際增資300元左右。
本輪調整前公務員工資9年未上漲。
近日,國務院發文正式廢除飽受詬病的養老金雙軌制,近3900萬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也要繳納養老保險。胡曉義說,這一方面是考慮到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工資的供款渠道是明確的,主要是財政資金的供給,各級財政還是要負重要的責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就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談及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時表示,配合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確實要完善工資制度。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將繳納個人工資的8%作為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