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1日電 進入新年,國際原油價格跌勢不減。12日將迎來2015年國內汽、柴油價格調整的首個“窗口期”,市場預測,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新年首跌已無懸念。此次下調若成行,全國大部分省市93號汽油每升零售價格將在時隔5年多后再次步入“五元時代”。
截至目前,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8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負9.56%。據此測算,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下調350元左右。
1月12日是本計價周期的第十個工作日。由于歐佩克國家仍拒絕減產,國際油價9日收盤繼續走低,這使得調價窗口到來時國內汽柴油價格大幅下調的預期進一步明確。
由于全球原油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持續,投資者擔憂心態不減,自2014年6月下旬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探。進入2015年,在對供需格局持續悲觀的預期下,國際原油價格連連收跌,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已跌破每桶50美元,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逼近每桶50美元關口,二者均已達到近五年半來的新低。
我國于2013年3月底出臺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按照新機制,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當調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時,不做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2014年7月以來,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跌的影響下,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也出現罕見的連跌局面。剔除2014年11月28日成品油價格因消費稅上調抵消價格下調幅度而未作調整,此次將迎來油價調整的“十一連跌”。
自2014年6月下旬以來,布倫特以及WTI原油期貨價格跌幅已超過55%,而國內汽、柴油價格雖也達到五年多來的低位,但下滑幅度僅為20%多。
市場機構中宇資訊分析稱,二者出現差距主要由于,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中零售價格的制定,是以國際油價作為基準價,根據噸桶比、匯率等折算為國內價格,再加上國內加工以及流通領域的費用后,最終確定的零售價格,是屬于上限價格,并不是與國際油價形成絕對的一比一的關系。另外國內成品油質量升級加價政策,以及2014年末連續兩次的成品油消費稅的上調等都對國內油價形成影響。綜合來看,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的漲跌受國際油價影響但并不完全一致,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也發揮著穩定國內油價的作用。
不過,在2014年11月28日、12月12日兩次成品油價格下調均“遭遇”消費稅上調后,市場擔心油價在進入“五元時代”這個關鍵價位前是否會再次遭遇消費稅上調的“臨門一腳”而落空?
我國汽柴油消費稅的調整依據是2009年頒布施行的《消費稅暫行條例》,條例規定“消費稅稅目、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因此,只要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上報國務院,經過國務院批準,就可以對消費稅稅率進行調整。
油價下調無疑將有利于民生,但價格是調節消費行為的重要杠桿,在油價的“跌跌不休”中,一種新的擔心開始上升:過低的能源價格,不利于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以及資源環境壓力的緩解,并對正在推進的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造成困擾。從這個角度看,通過再度調整消費稅調節消費行為的可能性并不是沒有。但中國消費稅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對經濟社會發展才是最為有利的,收上來的消費稅如何使用,相關部門進行全面客觀的評估并向公眾公開也應是必要的程序。
國際油價的下行已對中游煉化企業及終端零售環節產生巨大影響。根據中宇資訊的估算,2014年主營煉廠的平均煉油利潤由770元/噸左右的高位大幅下挫60%左右至305元/噸左右;而地方煉廠生存更為困難,煉油已長期處于虧損局面。對于加油站來說,汽油還有部分盈利,但柴油盈利水平有限,正面臨虧損。(記者 安蓓)
記者 平凡 于小曼)我國年內第14次成品油零售價調價窗口期,于7月21日24時開啟。截至7月19日收盤,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報48.18美元,WTI原油期貨結算價報47.6美元;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結算價收報45.45美元,相比6月8日的51.23美元,下跌幅度為11.28%。
國家發改委網站在5月11日下午5點發布消息稱,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6年5月11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120元和115元。她判斷,如果在下一個調價窗口開啟時,原油均價仍然站穩地板價之上,國內油市將迎來下調的局面,“兩連漲”的漲幅可能也將回吐。
國家發改委近日下午發布消息稱,截至2月14日,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低于每桶40美元。
依據新華(大慶)國際石油資訊中心發布的報告,截至1月15日,全國成品油價格指數為615.31,跌幅1.18%,全國成品油價格指數繼續下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推進價格市場化。通知決定,設定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控下限,建立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放開液化石油氣出廠價格,簡化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今后發展改革委將以信息稿形式發布調價信息,不再印發調價文件。
央視財經頻道記者剛剛從發改委獲悉,12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了專題會議,就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征求有關部門和單位意見。預計新機制出臺前,成品油價格將繼續暫緩調整。
早盤,兩市延續窄幅震蕩走勢,值得注意的是石油類相關個股上漲。消息面上,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按照現行成品油的價格形成機制,成品油價格應該下調,但并未如期出現“四連跌”的情況。充分發揮成品油價格杠桿作用,是促進資源節約、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
今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40元和23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18元和0.2元,調價執行時間為3月26日24時。
2月27日,遼寧沈陽一家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在為機動車加油。當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90元和37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29元和0.32元,調價時間為2月27日24時。
90號汽油上調0.21元/升,0號柴油上調0.24元/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物價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提高成品油價格。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物價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提高成品油價格。
此次下調若成行,大部分省市93號汽油價格將再次步入五元時代。
2014年12月26日24時起,汽柴油每升降0.39元和0.43元。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通知,從2014年12月13日起,再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數據顯示,長期以來我國成品油消費稅稅負水平明顯偏低,不利于引導企業和居民節約利用石油資源、減少大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