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是適應和引領新常態、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對于做好明年及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具有重大重義。
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條件出現新的變化。生產要素的相對優勢,從過去更多依靠勞動力低成本轉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市場競爭的特點,從過去以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為主轉向以質量型、差異化競爭為主;資源環境約束,從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空間相對寬松轉向環境承載力達到或接近上限,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和要求迅速上升。這些新變化,要求在今后的經濟發展中必須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
新常態下,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仍然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心一意謀發展。但發展不是盲目的,中國經濟不僅要保持穩定的增長、繼續做大,更要提高質量效益、著力做強。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主要體現為用較少的要素投入、較小的資源環境代價產出較多的產品,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體現為科技含量的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增加、產業層次的提升;體現為百姓能夠更好地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生活水平持續提高;體現為以比較充分的就業和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投資回報率、資源配置效率為支撐。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決定著中國經濟能走多遠,決定著經濟發展能否成功邁向中高端水平。
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要堅決摒棄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增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如果不徹底改變傳統的依賴物質投入、拼資源環境、靠外延擴張的發展方式,還是習慣于鋪攤子、上項目,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就會缺少保障,經濟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標也難以實現,還有可能使一些長期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激化。
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關鍵是抓好經濟結構調整。必須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充分發掘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蘊含的巨大潛力;堅定不移化解產能過剩,不折不扣落實中央政策,壓縮落后產能;全面推進科技、管理、市場、商業模式的創新,使創新驅動成為發展的新引擎。
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必須加快推進改革開放。以改革的不斷深化,進一步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破解發展難題,激發市場活力;以開放水平的持續提升,拓展經濟發展新的更大空間,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中贏得更好質量和效益。
新常態,新任務。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并非易事,下定決心、堅持不懈,才能啃下這個硬骨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具體措施包括:要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正稅清費,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研究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
公告稱,中國將鼓勵房地產開發商降低房價,以消耗一部分庫存。國家將推動地產商的整合,并鼓勵他們改變自己的營銷策略。撤銷對房屋所有權的過時限制。
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15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部署2016年經濟工作,重點是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2月18日,正在北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把這“五大發展理念”融為未來一年的務實舉措。
將把這“五大發展理念”融為未來一年的務實舉措。
1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一系列新動向。雖然會議未提及房地產調控,但強調要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各類風險。
“沒有迎送,來了直奔會場;不擺綠植鮮花,以往兩天半的會期壓縮到兩天,分組討論每人十分鐘,超時小紙條提醒;工作人員少了,簡報、發言印得少了,文件袋從塑料變為紙質……細節透出會風改變。@智慧地球村:會風新風,細節以務實出發,希望有務實結果,不走形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要繼續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立足全局,突出重點,扎扎實實開好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要繼續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立足全局,突出重點,扎扎實實開好局。
會議還提出,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落下帷幕,如何正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成為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為了更好地理解經濟新常態,我們必須認清當前形勢,準確研判未來走勢,歷史地、辯證地認識我們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
昨天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動搖,這給中國全社會乃至世界都吃了一顆定心丸。中國目前的一些制度存在著漏洞甚至相互抵觸,這些制度不在有限時間內進行改革,后果就會很嚴重。
未來城鎮化的重點將在縣域一級,未來省管縣的改革將進一步推進,縣一級的發展途徑是改為市,一些特色城鎮也將得到擴權 “城鎮化”相關話題持續升溫,備受矚目的全國城鎮化會議將于近日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