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部署在更大范圍推廣中關村試點政策加快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決定加大對農村金融的稅收支持 助力“三農”改革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更大范圍推廣中關村試點政策、加快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進一步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決定加大對農村金融的稅收支持,助力“三農”改革發展。
會議指出,從2010年起,國家在北京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了金融、財稅、人才激勵、科研經費等促進科技創新的一系列政策,取得積極成效。當前,必須加快創新驅動,以更大力度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在更大范圍推廣實施試點政策,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創新創業熱情的“乘法”,這有利于激發人們尤其是科研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推動高新技術產業成長,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促進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會議決定,(一)把6項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推向全國。包括加快落實先期已確定推廣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非上市中小企業通過股份轉讓代辦系統進行股權融資、擴大稅前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范圍3項政策,以及此次將推開的股權和分紅激勵、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3項政策。(二)在所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和綿陽科技城,推廣實施4項先行先試政策,包括:一是給予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股權獎勵可在5年內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二是有限合伙制創投企業投資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三是對5年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轉讓,參照技術轉讓給予所得稅減免優惠;四是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允許在5年內分期繳納。(三)圍繞鼓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拓寬科技企業融資渠道、支持設立適應科技企業特點和需求的保稅倉庫等,研究推動在中關村開展新的政策試點。(四)依托國家高新區,在天津、湖南長株潭以及東中西部一些地方再建設一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使先行先試政策在更大范圍、更多地區發揮效益。對具備條件建成示范區的高新區,要加強培育指導、加快建設,讓創新創業之火形成燎原之勢。
會議認為,“三農”工作始終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須臾不可松懈。要堅持按照定向調控的要求,通過改進財稅政策,增強金融支持“三農”發展的動力和能力,這對于強化糧食安全保障,提高農民收入,加快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緩解農業貸款成本高、風險大和低收入農戶貸款難的問題,會議決定,將以下兩項已經執行到期的政策延長至2016年12月31日:一是對金融機構不超過5萬元的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按90%計入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調動金融機構向農戶貸款的積極性。二是對保險公司開展種植業、養殖業保險業務的保費收入,按90%計入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擴大對農戶的保險保障和服務。同時,針對農戶貸款需求主要集中在5萬元到10萬元的情況,將享受稅收優惠的農戶小額貸款限額從5萬元提高到10萬元,并把對縣域農村金融機構保險業收入減按3%征收營業稅的稅收優惠政策,延長至2016年底。讓惠農政策持續發力,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而通過對與“三農”互聯網金融相關的各個平臺2015年發展情況進行整理,藍皮書課題組指出,2015年,全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總體業務規模為120億~130億元。對此,藍皮書指出,很多從事“三農”互聯網金融的平臺,缺乏進行個性化產品設計的理念,導致產品難以規范,隱藏著較大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小崗村召開的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靠深化改革。
記者從河南省發改委獲悉,今年,該省累計獲得145億元中央預算內資金,重點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三農”建設、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事業、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等涉民生關鍵領域薄弱環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多發頻發的自然災害,中央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2月22日,省委、省政府《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我省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認為,今年一號文件強調要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月18日,落實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委六號文件年終督查會議在鄭州舉行,承擔重點工作任務的相關廳局對照工作臺賬,匯報年度任務完成情況,副省長王鐵出席會議并講話。
農村電商能有多大功效?以安徽省績溪縣為例。當地于2014年3月推出全國首例私人定制農場項目——“聚土地”,用戶只要提前訂購一定數量的土地份額,每個月能夠收到土地產出的蔬菜水果,并免費到當地住宿旅行。
黨的強農富農惠農政策持續發揮作用,農村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加速發展,糧食產量“十一連增”,農民收入增長“十一連快”……“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謀事要實。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就是河南在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進程中,順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務實謀劃,是符合農業產業化經營新階段情況的創新決策,更是讓農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收益的改革舉措。
—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科學方法論思想 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至為重要的是結合工作實際,學好用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所體現的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和法治思維。
農業可謂是傳統產業中的傳統產業,當“互聯網+”的時代日益靠近,這樣的產業也注定會改變。事實上,有些變化已經發生了。一段時間以來,在部分地區發展得如火如荼的農村電商,就是這種變化的代表。
農業可謂是傳統產業中的傳統產業,當“互聯網+”的時代日益靠近,這樣的產業也注定會改變。事實上,有些變化已經發生了。一段時間以來,在部分地區發展得如火如荼的農村電商,就是這種變化的代表。
建設小康社會,基礎在農業,難點在農村,關鍵在農民。張冬平:近些年,通過持續推進強農、惠農、富農、利農政策,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農村居民,河南農民收入增長實現“十一連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