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唐代銀杏宛在,昭明書室依舊”,這是我國著名文學家茅盾對故鄉烏鎮悠久歷史的描述。而今,互聯網正改變著這座千年古鎮的面貌:掃碼支付普及,網絡營銷發達,免費wifi覆蓋,“智慧旅游”方興未艾。
11月21日,在以“網絡空間法治化”為主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分論壇上,多位國內互聯網法治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探討中國網絡空間的法治現狀,為中國網絡空間法治化獻計獻策。
網絡立法基本夠用但仍需完善
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絡信息服務、網絡安全保護、網絡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網絡行為。
“我們國家圍繞網絡空間治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基本夠用,但是完善的余地還比較大,今后我們的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將主要圍繞如何進一步規范網絡信息服務,如何更好地保障網絡安全,如何使得網絡空間的治理規定更加清晰等內容展開。”國家網信辦政策法規局局長劉正榮在論壇上表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周漢華則將關注點集中在個人信息保護立法上,他認為,我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十年前就被列入立法計劃,政府機關、企業、學術界在信息保護方面的積累已歷時十年,立法的條件已經成熟。
法治周末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我國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分散在不同的法律當中,包括民法通則中有對人格權、隱私權等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刑法修正案(七)增設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等罪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禁止泄露個人信息及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等。
“以往的立法雖數量多,但位階不高,分散式立法也反映出網絡法律制度建設的缺失,很容易造成執法混亂。”周漢華建議,應從有利于國家信息化戰略和網絡強國目標實現的角度出發,加快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制定和出臺。
在信息管理方面,中國傳媒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副院長王四新認為,以兩高《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為代表性的國家網絡信息管理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已經比較充足,我國在依法治理打擊有害非法信息方面已經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而正在參與起草電子商務法的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阿拉木斯則在論壇上表示,現有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包括電子簽名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網絡交易辦法、快遞管理辦法等。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企業從平臺的角度規范交易環境的規定,如淘寶發布的淘寶規則、百度對山寨客服的治理措施等。
“正在起草的電子商務法將對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的相關問題作出規定,我個人估計這部法律將在2018年前后出臺。”阿拉木斯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需保護弱勢群體的網絡權益
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曉提出,網絡法治化必然要考慮如何建立新的規則體系,考慮每一個群體在網絡空間的權益,尤其是弱勢群體的權益。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18歲以下未成年人網民占中國全部網民的18.7%,達到1.18億;64歲以上的網民規模是1300萬,占整個網民數量的2.1%;另外無業者和下崗失業者也有很大占比。
“網絡立法不僅應關注信息服務提供者、生產者和普通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的群體對網絡的應用和服務需求也同樣應當被關注。”李欲曉舉例,包括針對老年人識別網絡詐騙的教育,對殘疾人使用的特殊上網設備的制造等。
相比之下,參與網絡生活積極性更高的未成年人群體,在網絡空間中往往面臨網絡色情、網絡欺詐、網絡暴力、網絡犯罪、網絡成癮、隱私泄露等問題。
目前,對未成年人網絡權利進行保護已是國際通行做法。劉正榮透露,我國的網絡空間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的制定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形成初稿并正在進一步在專家范圍內征求意見,將來會向全社會征求意見。
“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一般網民相對于網站也處于弱勢地位。而網站的刪帖行為可能涉及侵犯網民的言論自由,只有網站處于實際經營的需要,同時又符合與網民的約定,據此進行的刪帖才是于法有據。”王四新談道。
而在阿拉木斯看來,中小網商也是網絡弱勢群體,“他們遇到職業差評師的時候也是束手無策的”,所以在法律的設計當中,除了保護消費者權益之外,還要考慮與賣方、平臺、服務商在整體上的權益平衡。
與會專家一致呼吁,“網絡法治化進程中急需探索一條可以充分保障弱勢群體享受網絡空間的道路”。
有責任邊發展邊規范建秩序
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以來,周漢華就認為,中國在很多領域包括網絡空間的建設,不可能像30年前那樣采取先發展再治理的方式。他認為網絡空間法治化,即使做不到先規范再發展,也要做到邊發展邊規范。“立法過程中要借鑒國外先進立法經驗,同時又要考慮到立法和文化、地方習俗的關系。”周漢華強調。
對于針對未成年人群體的網絡立法,李欲曉認為,要重點突出權利有限原則;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優質平臺;學習國外經驗和理清政府職能。他倡導社會群體在網絡空間中承擔起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義務,政府、學校、企業、家庭應當攜手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空間環境。
王四新覺得,中國在網絡立法上是比較密集的,現在需要做的是將一些落伍的法規剔除,以適應網絡發展。反之,他認為,加強網絡空間信息管理的法治化,加強對于違法、有害信息的管理和執法力度,也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網絡空間信息管理需要建立完備的準入制度,從源頭對網絡信息進行監控;對違背法規的行為,必須建立和執行完整的追懲制度。”王四新補充道。
劉正榮透露,國家網信辦正在修訂2005年發布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也在抓緊做制定網絡安全法的工作。在未來的網絡立法中,將圍繞三個立足點,分別是明確網絡空間行為主體的責任、科學和有效的規范網絡空間秩序,以及避免不必要的立法。
“網絡空間法治化的精髓就在于做好責任和秩序。”劉正榮總結。(法治周末見習記者 仇飛)
以創新驅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關鍵在于敢堅持敢擔當。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在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和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給國際社會帶來了經濟、政治、外交和社會層面的各種威脅與挑戰。
昨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再次拉開帷幕。”習主席強調,互聯網發展是無國界、無邊界的,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互聯網必須深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8000多萬名黨員無疑是最可依賴的力量。
“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的重要講話,再次強調了打造天朗氣清、健康向上網絡空間的重要性。中國已有7億多網民,400多萬家網站,網絡早已成為一個包羅萬象的信息大平臺,影響著億萬網民的求知、資訊獲取和價值判斷,影響著千千萬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網絡空間管理的好,就會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發展,反之,管理的差就會阻礙社會文明進步發展。
近日閑聚,一位年屆不惑的朋友嘮叨到:身患慢性病的老父親通過網絡平臺聯系到北京的大夫,得到了有效治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系列網評之三 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現如今,我國互聯網事業成績與問題并存,網絡安全和信……
隨著網絡時代尤其是新媒體、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空間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如果你說你在網上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出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
12月16日,烏鎮,這個位于浙江一隅的小小水鄉,隨著第二屆中國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召開,再次成為全球矚目之所在。
韓國《電子新聞》認為,習近平提出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和網絡空間國際反恐公約的制定,將有助于各國聯手打擊網絡犯罪,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和平安全。
韓國《電子新聞》認為,習近平提出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和網絡空間國際反恐公約的制定,將有助于各國聯手打擊網絡犯罪,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和平安全。
12月16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主旨演講。習主席烏鎮峰會演講,賦予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以新內涵,為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國際合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