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是本屆政府開門辦的第一件大事。一年來我國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這意味著,李克強總理已經兌現了“本屆政府下決心要削減三分之一以上行政審批事項”的承諾(注:本屆政府成立之初,國務院各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共計1700余項)。6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被取消和下放體現了政府簡政放權的決心,更重要的是對政府管理觀念的轉變。
轉變政府職能是當前形勢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舉措,而簡政放權則是改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是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一招。通過簡政放權,放開市場“看不見的手”,用好政府“看得見的手”。讓“放”和“管”有效結合起來,形成現代化的政府管理手段。
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國經濟網獨家專訪了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薄貴利、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和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部主任燕繼榮,就“簡政放權”的多個熱點問題進行交流和對話。精彩觀點采擷如下:
自左起為燕繼榮、薛瀾、薄貴利
中國經濟網: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明確提出,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一年來,我國先后取消和下放了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事項,如何評價數字背后的“含金量”?
燕繼榮:去年3月份,我國的行政審批數量總數達到了1700多項。經過一年多的的努力,削減了600余項,達到了李克強總理承諾的目標。如果從數量的角度來說,可以說有一定的含金量。但是我沒法用“量的概念”來評價簡政放權的“含金量”。
薄貴利:據我了解,現在企業、社會和學界認為“下放”的含金量還不夠。所謂的“含金量”是個形象的說法。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下放行政審批權的目的就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關系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是否起決定性作用的權力是不是都放下去了,是不是放到位了,這個問題恐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簡政放權是改革的方向,目的是按照政府治理現代化的要求優化權力結構。簡政放權也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什么權力需要放,什么權力不能放?需要下放的權力應該放給誰,在什么條件下放?下放以后由誰來監管?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薛瀾:我感覺現在大家對“含金量”有一個誤區,認為砍得越多越好,砍得越重要的越好。我個人認為還是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如果這個事情政府該管,涉及到的權利不管是大是小,都要把它管好;如果這個事政府不該管,不管它涉及權力大小,都應該取消和下放。
中國經濟網:今年還將再取消和下放200項以上行政審批事項,最佳的發力點應該在哪些領域?
薄貴利:給市場和社會多大空間,我認為有三個前提條件,第一是作為經濟主體和社會主體,其行為是否侵犯其他主體的合法權益?如果沒有侵犯其他主體的合法權益,其行為就是合理的、合法的,這是一個底線;第二就是經濟主體和社會主體的行為有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是一個邊界;第三是這些主體的行為有沒有損害國家利益。在這三個前提下給予企業和社會更大的自由空間。職權法定是現代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標志。公民、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的權利邊界,同時也是政府權力的邊界。現代政府的職責是依法維護和保障公民、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而不能侵犯更不能隨意剝奪這些主體的權利。
薛瀾:經過前面7批、600多項行政審批下放以后,我覺得簡政放權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接下來的需要更深入的分析探討,對要取消或者下放的審批進行分析。一個審批一旦取消,需要企業或者社會有相應的規制或約束機制來補充,使得企業自我約束,社會監督及政府規制形成一個互動的過程。換句話說,如果事前審批下放了,事中事后的監管能不能跟上來,也會有很大風險的。簡政放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下決心打破“一抓就緊、一放就亂”的死循環。
中國經濟網:簡政放權是否會造成“懶政”?如何理解簡政放權和建設“服務型政府”之間的關系?
燕繼榮:懶政是有可能的,而且實際上也確實會存在這種情況。行政審批管理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內容,是事項管理的主要手段。取消和下放一部分審批權可能造成政府有關機關的放任不管。但是簡政放權的關鍵在于削減行政審批之后,實現管理方式的轉變,并不等于減輕了政府的負擔,相反對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制度表面上看來是一個減法式的行動,但實際上還要做加法,加法的表現形式就是要有建設。服務型政府需要更加細致、更加完善。
薛瀾:簡政放權導致懶政的情況不太可能出現。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原來政府的精力放在審批上,現在放在監管上。以前可能是在微觀層面做了很多工作,現在要加強宏觀政策的研究指導。職能轉變不等于說職能權削減。就中央政府部門來說,其人力資源總體來講還是非常緊張的。第二,政務公開了,采用更加透明的工作方式。讓我們看到政府的預算是怎么花的,工作流程是怎樣的,要想偷懶也不容易。
服務型政府的核心理念是為公眾服務的意識。但到具體履行政府職能時,服務型政府有時也需要采取嚴格的規制手段。比如一些城市采取的禁止醉駕的措施,雖然以很嚴厲的手段來執行,但本質上說也是一種服務,它可以讓大家交通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服務型政府可以運用各種政策工具使得政府公共服務更有效,有時用宣傳教育,有時用市場調節,有時用法治規制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