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審批
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修改預算法的決定兩天后,9月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完善預算管理、促進財政收支規范透明的相關意見。李克強說,不光是中央部門、國務院各部門以及各級政府部門,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全部都要公開預算。據中國政府網
預算公開
地方債不得用于經常性支出
會議指出,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建立與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現代財政制度,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也是政府自我革命的重要舉措。
當前,重點要大力推進三個“強化”,開展兩項“行動”,做到兩個“規范”。
一是強化預算約束。政府收支必須全部納入預算管理,不能搞“賬外賬”。
二是強化預算公開。除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均應公開本部門預決算。所有財政資金安排的“三公”經費都要公開。
三是強化國庫資金管理。喚醒躺在賬上“打呼嚕”的沉睡資金,提高結轉結余資金使用效率。加強審計監督,嚴肅查處截留、挪用、濫用財政資金等違規行為。
四是開展清理整頓“小金庫”行動,取締各單位形形色色的“私房錢”,堵塞公共資金的“跑冒滴漏”。開展整頓“亂收費”行動,堅決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費基金項目,尤其要看住加重小微企業負擔的亂伸的“手”。對依法合規的收費也要全部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五是規范稅收征管和非稅收入管理。六是規范地方政府性債務。依據新修改的預算法,允許地方依法適度舉債,納入預算管理,不得將債務資金用于經常性支出。建立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勒緊債務風險的“韁繩”。
解讀
預算公開細化有助公眾監督
“透明預算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預算公開的內容具體而細化,有助于增進公眾對政府活動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說。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對規范地方政府性債務提出具體要求,要建立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勒緊債務風險的“韁繩”。
“地方政府舉債得來的錢具體花到哪里,要有嚴格的監督。”白景明說,建立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有助于對債務風險實施動態監控,即使出現償債風險,也可以及時處理,控制風險蔓延,避免引發系統性的財政金融風險。據新華社
體育產業
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賽事審批
會議認為,發展體育產業,增加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既能增強人民體質、保障和改善民生,對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和就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有重要意義。要堅持改革創新,更多依靠市場力量,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大眾健身。
一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審批,放寬賽事轉播權限制,最大限度為企業“松綁”。推進職業體育改革,鼓勵發展職業聯盟,讓各種體育資源“活”起來,適應群眾多樣化、個性化健身需求。
二要盤活、用好現有體育設施,積極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在更好服務群眾的同時提高自我運營能力。完善財稅、價格、規劃、土地等政策,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面向大眾的體育健身場所設施。
三要優化市場環境,支持體育企業成長壯大。加快專業人才培養。推動體育健身與醫療、文化等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體育旅游、運動康復、健身培訓等體育服務業。讓體育產業強健人民體魄,讓大眾健身消費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解讀
“體育產業要減少中介”
全國政協委員、前籃球明星姚明在4月3日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作了《取消賽事審批 激活體育市場》的發言,5個月之后國務院明確提出“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審批”。
國際排聯終身名譽主席、體育產業專家魏紀中說,國務院做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決定,這是體育界和體育產業界盼望已久的事。
“體育產業的公益性強,但真正從事體育的企業還不多,因為政策不明確,體育資源多在政府手中,對體育賽事限制性層層審批,因此,投資不敢貿然進入。體育市場有行政性壟斷,也是腐敗的土壤,”魏紀中說,“我認為,國務院的決定及時、明確。在政府宏觀指導下,在微觀操作上要大膽放開。要減少中介,讓有資質的企業利用市場,這樣體育市場才能發展壯大。”據新華社
現場
“喚醒打呼嚕的財政資金”
把躺在賬上“打呼嚕”的錢用在惠民生等重點領域
去年以來,李克強力推審計署徹查整頓各部門各種名目的“小金庫”。而在一周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針對第三方評估機構發現的“扶貧工作相關資金到位率不足”等問題,他當即責成有關部門認真完善規則,用好“趴”在賬上的沉淀資金。
2日的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說,若干年來,很多財政資金在各部門、地方的賬上“打呼嚕”,有些已經沉淀了10年、甚至20年,造成巨大的浪費。他強調,要加強審計監督,嚴肅查處截留、挪用、濫用財政資金等違規違法行為;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國庫資金管理,“喚醒”那些常年沉睡的資金,提高結轉結余資金的使用效率。
“根據修改后的預算法和新推出的改革方案,再有長期不用的沉淀資金,我們就要收歸中央財政,讓它們真正用在刀刃上!”李克強說。
李克強強調,加強國庫資金、結轉結余資金管理,將會是未來的常態機制。各項資金要根據預算列收、列支。
“這些‘奶酪’必須要動!要讓那些躺在賬上‘打呼嚕’的錢,真正用在有利于調結構、惠民生等重點領域。”總理態度堅定地說。
李克強最后說,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制度性改革。“預算管理改革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把預算管理改革放在首位,既有國際經驗可資借鑒,也是根據國內實際情況制定的。”他說。據中國政府網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