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國軍隊頻繁組織軍演的消息“不絕于耳”。除了在四大海域同期開展軍演外,陸上軍演也不曾間斷。7月30日,解放軍罕見地從東海之濱開赴西北邊陲進行跨區軍演。海陸空三軍“火力全開”、“跨區演練”引發人們的關注。專家及內部人士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舉行如此大規模、多兵力的演習超出歷年同期水平,是中國軍隊加強實戰化訓練的具體表現。昨日,國防部回應稱,這些演習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有關方面不必過度解讀。
四大海域同時舉行軍演
各大軍演幾乎“無縫銜接”,覆蓋著7月至11月的中國四片海域。
7月27日,國防部公布了近期將舉行實兵演習的消息,“按照全軍年度軍事訓練計劃,我軍將從7月29日起,在東南沿海方向舉行實兵演習。”國防部同時透露了演練中包括空中演習,“舉行空中演習是檢驗和提高我國防空作戰能力的必要手段。”
中國海事部門的航行警告透露了更多消息,除了7月29日至8月2日在東海相關水域將舉行實際使用武器訓練外,解放軍從7月25日至8月1日,在渤海海峽、黃海北部相關水域將執行軍事任務;
7月26日至8月1日,在北部灣相關海域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7月28日至11月20日,在廢黃河口至射陽河口以東的江蘇鹽城部分海域將舉行實彈射擊。
這標志著,在同一時期內,中國海軍將在渤海、黃海、東海和北部灣四大海域同期開展軍演。
三大軍種六大軍區參演
此外,據《解放軍報》報道,開始于5月20日的“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習于7月28日結束。
與此交叉相疊,自7月15日起,解放軍將連續舉行10場代號為“火力-2014”陸軍兵種部隊跨區基地化實兵實彈演練,“以探索陸軍兵種部隊成建制組織、常態化落實的跨區基地化訓練方法路子。”
報道稱,南京、沈陽、廣州、北京、成都、濟南6個軍區的10支陸軍遠程火箭彈、炮兵、防空旅,將全員全裝,依次成建制開赴6個訓練基地,進行實兵實彈演練,演練將持續進行3個月左右。
至此,三大軍種、六大軍區,從北到南,陸上以及四大海域或同步、或輪流展開軍演,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與歷史同期相比,的確罕見。
此外,中國軍隊與外軍共同進行的聯合演習也同步進行著。據國防部網昨天的消息,中澳美三國將于10月在澳舉行代號為“科瓦里”的陸軍聯合演練。另外,中國海軍剛剛參與了2014美軍環太平洋軍演,8月下旬,上合組織“和平使命-2014”反恐演習將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根據公開的信息情況看,中國軍隊在四個月內,組織或參與了數十場軍事演習。
罕見橫跨中國開赴西北
不僅軍演的密集程度提高,近來演習中的練兵方式也呈現出與以往相比明顯不同。
據央視報道,7月30日,系列演習中代號為“火力-2014·庫爾勒A”的演習在西北某地進行。庫爾勒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城市,位于塔里木盆地東北邊緣。
據報道,參演部隊需要在地表溫度60攝氏度的情況下行進。參演部隊來自南京軍區,從東海之濱橫跨中國,千余人跋涉近四千公里開赴陌生環境進行演練,全程攜帶遠程火箭炮。內部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無論是參演力量,還是距離,在我軍跨區訓練史上都是空前的。
日前,在剛剛結束的朱日和軍演中,也同樣強調“跨區訓練”。總參軍訓部副部長馬開平說,以后將參照這次系列演習的組訓模式展開軍演,使跨區基地化訓練成為提高我軍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的基本途徑。
此外,據中國軍網消息,7月25日,總參謀部牽頭組織的全軍大型訓練基地建設集訓交流活動,目的是探討如何建設大型訓練基地。
張軍社介紹稱,大型訓練基地在設置戰場情景時更加逼真、接近實戰,能夠容納更多部隊同時演練。實兵演練規模可以大些,各軍種間的聯合作戰能力得到提高。
以參加過跨區訓練的海軍陸戰隊為例,張軍社說,他們從熱帶到北部寒區訓練,提高全域作戰能力,加強與其他軍種間的聯合作戰。此外,跨區訓練對綜合保障也提出了新要求。
除了跨區訓練與聯合作戰外,軍演中還強調軍種內部不同兵種間的“協同性”。“以海軍為例,這就要求水面艦艇、潛艇與航空兵等相互協同。”張軍社說。
在此番系列軍演中,“紅勝藍敗”的思維也被顛覆。昨天,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表示,我軍目前已組建了第一支專業化模擬藍軍部隊,他肯定了藍軍在朱日和演習中的表現。
張軍社介紹到,以前導演部會通過給紅軍情報等方式助其完成軍演預設情節。如今,由于要求實戰性更強,不預設情節,讓雙方自己偵察、自主對抗。導演部不再“偏向”,有助于模擬實戰,更好找出問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