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掃黃風暴之后,東莞的經濟如何?日前公布的東莞“一季報”顯示,一季度,東莞經濟增長緩慢,社會消費尤其低迷。
社會消費低迷
廣東江門市統計局昨日公布的廣東省各市主要經濟指標顯示,一季度東莞實現GDP 1182.31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在廣東21個地級市中位列第17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個百分點。
在主要經濟指標中,外貿出口總額增長3.3%,位列全省第12位;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增長14.8%,位居第13位;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增長12.1%,位居第6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7%,位居第13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位居第17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全省列倒數第二,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3個百分點。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之低引人關注。廣東統計系統一位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酒店行業的營業收入包括在社會零售總額的統計里。年初的東莞掃黃對當地酒店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從而影響到了東莞社會消費零售總額。
今年2月9日,中央電視臺以暗訪調查曝光了這座位于廣東的“世界工廠”的違法色情業。輿論聲聲聚焦、指示級級傳達,東莞開啟強力掃黃模式,首當其沖的就是當地發達的酒店行業。
通常來說,一個發達一二線城市有20多家五星級酒店已屬很多。而東莞旅游局官網數據顯示,東莞僅五星級酒店就達到22家,星級酒店、賓館達90家,這還不算桑拿、足浴等五花八門的會所。
去年東莞第三產業占到了國民經濟的53%。盡管沒有量化數據,但一些專家分析,東莞酒店“衍生產業”每年的經濟效益或達數百億元。東莞市特約研究員、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說,他所接觸的一些當地官員對東莞色情產業的心態復雜,以至于經過多年打擊至今仍屢禁不止。
東莞困局
不過,與掃黃帶來的酒店經濟蕭條相比,作為世界工廠,東莞制造業經濟面臨的困局更值得關注。數據顯示,該市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位列全省第17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近幾年來,“東莞奇跡”逐漸終結:土地、電力等資源日漸匱乏,原材料、勞動力價格急速上漲,環境保護壓力越來越大。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許多地方尤其是長三角地區在承接國際大企業和新興產業方面走在了東莞前面。昔日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東莞,如今已漸漸落伍。
2006年,“世界工廠”東莞經濟總量位居武漢之前,高居全國第15位,但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的洗禮,到2013年,東莞僅位居全國第22位。
而未來,東莞還將被更多的城市超越。林江告訴記者,產業鏈有低端、中端和高端之分。高端不是馬上出現,而是需要時間;低端產業想要保留、發展,與歐美市場、人口紅利等緊密相關,不是想保留就能保留的。對東莞來說最重要的是去發展中端的部分。
“但是現在東莞有點迷失方向的感覺。低端想保不一定能保得住,高端想做又做不來,但又沒把精力和著力點放在中端這一塊。”林江說。 (記者 林小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