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的10·28事件,到今年的昆明3·01事件,暴力恐怖犯罪給公眾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破壞。就在上周,“東伊運”在網站發布視頻支持昆明暴恐襲擊,恐怖主義已然成為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大威脅。3·01事件發生后,習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政法機關迅速組織力量全力偵破案件,依法從嚴懲處暴恐分子,堅決將其囂張氣焰打下去。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在反恐理論與實戰方面都有了相當的積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賈秀東認為,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強化反恐戰略頂層設計的又一重大步驟。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安全與軍控研究所所長李偉認為,反恐法的制定和出臺的過程會加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梅建明則認為,反恐也需要社會力量的參與。
理論圓桌
主講下好反恐先手棋
3月1日晚,昆明火車站的旅客不會想到,一起嚴重的暴力恐怖事件會在身邊驟然發生,這起事件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傷。在4個多月前的2013年10月28日中午,天安門金水橋邊,恐怖襲擊毫無征兆地發生,造成5人死亡,38人受傷。這兩起都是有組織、有預謀的暴力恐怖案件。從新疆到北京,再到昆明,暴力恐怖襲擊不再只是地球那一邊的“9·11”事件或幾年前的新疆“7·5”事件,暴力恐怖犯罪可能離自己很近。
強化反恐刻不容緩
1990年3、4月間,“東突”分裂勢力在新疆阿克陶縣發動“巴仁鄉暴亂”,打出所謂“東土耳其(突厥)斯坦伊斯蘭黨”的招牌,以“圣戰”的名義發起恐怖襲擊。“巴仁鄉暴亂”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發生在新疆的第一起恐怖事件。
據《新疆反恐十年成果展覽》資料統計,整個20世紀90年代,恐怖分子在新疆實施暴力恐怖案件250多起,造成600多人傷亡。
“東突”恐怖勢力以實現建立所謂“東突厥斯坦國”為目的,試圖將新疆從中國分裂出去,長期在中國境內、主要是新疆地區從事恐怖暴力活動。時至今日,“東突”恐怖勢力仍是我國面臨的最主要恐怖威脅。其中,“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是“東突”恐怖勢力中最具危害性的恐怖組織之一。
“東伊運”具有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民族分裂主義的特征,從未停止對我國尤其是新疆地區的滲透和威脅。“東伊運”同中東、中亞等地區的恐怖勢力包括“基地”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地區動蕩、復雜的局勢成了滋生恐怖主義的溫床。
此外,我國公民每年出境經商、留學、旅游等近億人次,隨著對外交往和貿易的增加,海外公民、利益及重要能源通道極易受到國際恐怖主義威脅。
在國安委框架下形成一盤棋
在“巴仁鄉暴亂”發生時,我國幾乎沒有成熟的反恐經驗,沒有成套的反恐法律,也沒用可資利用的反恐戰略。
面臨復雜的反恐形勢,我國采取了多方面的反恐措施。
一是健全反恐法律,為反恐提供法律依據。在相當長時間里,我國法律沒有對恐怖活動、恐怖活動組織等作出明確定義,這直接影響了對恐怖活動的打擊和對涉恐資產的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際合作。201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反恐怖工作有關問題的決定》,在反恐立法上邁出了第一步,為反恐指明了方向。
二是構建反恐體系,為反恐提供機制保障。早在1982年,我國就組建了“反劫機特種警察部隊”,這是我國反恐力量的較早雛形。2004年,公安部成立反恐局。經過多年建設,我國逐漸形成了以武警、公安特警和軍隊為主的一線反恐力量,初步形成覆蓋全國的反恐力量體系。去年,國家反恐怖工作“協調小組”升級為“領導小組”,加強了對反恐怖工作的領導。而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強化反恐戰略頂層設計的又一重大步驟。
三是推進國際合作,為反恐營造有利環境。恐怖主義是人類公敵、國際公害。進入新世紀,我國在反恐領域的國際合作進入快車道,其中,上海合作組織就是中外合作反恐的成功典范。
昆明暴恐事件再次敲響了警鐘。我覺得,我國應重點從三個方面進一步強化反恐工作:
一是盡快制定國家反恐怖法,對反恐體制機制、資源配置等予以規范,為防范和打擊恐怖主義提供更堅實的法律保障。
二是在國安委的框架下形成全國一盤棋,將軍隊、武警、公安、外交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納入一套防范、處置恐怖活動的完整體系,做到情報及時順暢,反應快速果敢。
三是在堅持標本兼治原則的前提下,進一步強調主動出擊,在境內境外下好先手棋,將恐怖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消滅在境外。(賈秀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