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和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2014年《法治藍皮書》顯示,2013年,國務院部門政府透明度排行中,國家鐵路局、國家信訪局、外交部、司法部等部委得分較低。
【反貪】 涉嫌受賄公職人員最多
“59歲現象”是指公職人員在臨近退休年齡之際,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貪腐的現象。
根據中紀委披露的去年查處的123名公職人員詳細信息,藍皮書簡要分析了腐敗案件的基本特點。
其中,年齡最大的是64歲,最小的39歲;以51-60歲年齡段的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53.7%,“59歲現象”很明顯。
這些人中,官至廳局級(含副職)的人數最多,達到70人,占56.9%;而省部級(含副職)和縣處級(含副職)的人數基本相當,分別為27人和26人。
從被查處的腐敗公職人員所屬單位看,黨政機關的公職人員所占比例最高。其中,黨委機構犯罪公職人員占21.1%,政府機構為39%,人大為4.9%,司法機關為1.6%,人民團體為8.9%,國有企業為12.2%,事業單位為12.2%。這表明,黨政機關仍是重災區,但其他領域也呈蔓延之勢。
藍皮書發現,從涉案原由來看,比較復雜,往往是一人身上具有多種違紀違法行為。其中,尚未定案的既涉嫌違法也違紀的,占62.6%,而僅僅涉嫌違紀的占37.4%。
從涉嫌罪名來看,涉嫌受賄的公職人員最多,足有6成,位居其后的涉嫌濫用職權罪、涉嫌貪污罪、涉嫌挪用公款罪、涉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等都不足10%。
【信息公開】 教育部安監總局比較好
2013年,國務院哪些部委的信息公開最為透明?藍皮書顯示,教育部、國家安監總局、發改委表現最好,而國家鐵路局排名墊底,得分為零。
“國家鐵路局得零分是因為我們調查期間,他們還沒有建立網站。”項目組成員、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呂艷濱介紹,測評活動自去年3月5日開始,向各部門發送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測評截至今年1月23日,其他板塊測評截至去年11月30日,而鐵道部因為機構改革,原網站停用,新成立的國家鐵路局官網也是最近才建成。
除國家鐵路局外,排名較低的還有國家信訪局、外交部、司法部等部委。
“不少部門回復我們的申請時,不是用正式書面回復,而是在電話里簡單說說,答復的不規范,不能在規定15個工作日內進行答復。”在申請國務院部門公開人事方面信息時,呂艷濱等人發現,很多部門會以涉及國家機密為由拒絕公開。
這些部門依據的保密規范為上世紀80年代發布的《人事工作中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但最近國務院又剛剛發布保密法實施條例,應該根據最新規定,修改廢止那些早已過時的、妨礙公開的保密規定。”呂艷濱說。
(記者 許路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