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時間里,連續收到300多條騷擾短信和不計其數的騷擾電話……廖某怎么也沒有想到,當初的一時沖動竟然會闖下如此大禍。
一時沖動換來草木皆兵
2014年1月11日上午,廖某駕駛著自己的銀色轎車在成都長順街上4次以急剎、甩尾的方式逼停了一輛寶馬轎車,還多次做出不雅姿勢。寶馬車的車主用行車記錄儀將其行為拍下后發到互聯網上。
在“熱心”網友的深入挖掘下,廖某的照片、姓名、年齡、住址、聯系方式,包括身份證號在內的幾乎全部個人消息,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陸續被公開到網上。還有網友根據車牌號爆料稱,這輛車在2011年8月,以及2013年8月28日有兩次開斗氣車的行為。
網上的聲討在這些信息的公開后,迅速轉為直接對廖某的人身攻擊。根據媒體的報道,廖某在28小時內一共收到了377條短信,其中不乏“殺你全家”這樣的威脅短信,騷擾電話則不計其數。不僅如此,就連廖某的家人也受到牽連,廖某的母親開始接到騷擾電話。廖某不得不帶著父母和妻兒離開家,到其它地方住了一晚。
“我現在最大的感覺是,恐怖”。最終,廖某在惶恐與自責中投案自首。至此,由“長順街車霸”案引發的一場人肉搜索逐漸塵埃落定。在網民為又一次的“除暴安良”慶祝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是誰給了人肉搜索窺探他人隱私的權力?
“正義之師”緣何淪為“網絡暴民”?
在網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形容人肉搜索的威力:“如果你喜歡他(她),就把他(她)的照片放到網上,你會很快獲得他(她)所有的信息;如果你恨他(她),也把他(她)的照片放到網上,你可以讓他(她)一夜之間身敗名裂。”
在“長順街車霸”案中,每個網民最初都手執正義的“劍柄”,可是為什么到最后卻演變成對廖某及其家人的人身攻擊甚至生命威脅,讓廖某感到“恐怖”,讓他的家人被迫更換息身之地?“正義之師”緣何淪為了“網絡暴民”?
弗洛伊德曾經說過,當個體處于公共空間時,窺視欲受到壓抑,需將這種本能欲望通過偽裝或者象征等方式轉化,從而得以釋放。在網絡上,由于匿名性的特點,個人相當于處在一個虛擬的私密空間,加之法不責眾的心態,人們更易對自己的行為喪失責任意識,從而做出比現實社會中更激進的舉動。
互聯網這個虛擬社區賦予了人們平等參與的權利,使人們由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變成了主動的信息提供者,而人肉搜索更是使每個人都有化身“警察”、“法官”和“道德審判者”的機會。在普通民眾的集體無意識里,往往都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權力饑渴,為了最大限度的對社會產生影響力,他們的“正義感”就容易逆轉成“網絡暴政”。
網絡監督有更好的途徑
人肉搜索在網絡監督的進程中的確貢獻了不可否認的力量。一些地方官員的貪腐之風,在網民自發的揭露昭然若揭,大白于天下。相比于人肉搜索,由政府組織的一系列反腐行動以及正規的舉報通道,則顯得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
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持續掀起“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反腐風暴,讓多名副部級以上高官,由于涉嫌嚴重違法違紀而落馬。這一長串落馬高官名單包括李春城、周鎮宏、劉鐵男、倪發科、郭永祥、王素毅、李達球、蔣潔敏和季建業等。
另一方面,國家長期關注通過網絡的監督舉報工作,呼吁網民通過正規渠道反映問題,抵制虛假不實舉報和謠言傳言。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土資源部等五部門相繼開通官方舉報網站。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絡電視臺、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網、騰訊網等主要網站也推出了網絡監督專區。
反腐機關的公開透明以及公眾的深度參與,尤其是實名舉報的增多,已經成為反腐領域的新動向,群眾也確實感受到了反腐工作的成效。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統計,2013年1月至8月,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案件22617件30938人,來源于群眾舉報的有7080件。在這些案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劉鐵男,就是被群眾在網絡上實名舉報而落馬的一個典型。
“以暴易暴”不是文明社會的法則
由于網絡的匿名性、無序性和無限性,使人肉搜索的能量非常容易被無限制的放大,產生超出人們最初想象的破壞力,對當事人及其身邊的人產生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如果不是廖某的主動自首,“長順街車霸”案很難想象最終會走向什么結果。
不可否認,人肉搜索的確在一些社會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推動了事件的發展,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這些案例為人肉搜索貼上了“網絡監督”的標簽,讓每個參與其中的網民擁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更多的人肉搜索事件將矛頭指向了普通的民眾,甚至只說了一句“很黃很暴力”的小女孩,也遭到網民毫無底線的曝光和戲謔。
追尋真相與正義,是人肉搜索最原始和強大的動力。可惜,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人肉搜索并未堅守曝光式監督的領域,反而是突破公眾利益和公共道德的底線,無限擴大到曝光當事人親屬私密信息,并摻雜一些主觀判斷和對當事人及親屬的侮辱謾罵,憤怒的群情以道德高地之優勢撲向私人空間和現實生活。
“以暴易暴”從來都不是文明社會應該提倡的法則,人肉搜索更不是游走在網絡監督與網絡暴力之間的“雙刃劍”。只有通過正規的途徑和合理的方式,才是揚善懲惡的正確方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