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7日,河北阜平縣顧家臺村。村里的一條小路被重新命名為“圓夢路”。記者 侯少卿
駱駝灣村任記軍在村里放牛,去年7月份他響應號召回到老家養牛。
山多、水少、耕地少的阜平,自從1994年國家啟動“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以來,就一直沒離開過國家級貧困縣名單。數據顯示,阜平縣貧困對象高達42.8%。
2012年12月30日,習近平曾專程到此“訪貧”。習近平告訴當地官員,“一定要想方設法盡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媒體分析,在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領導人此舉意在真正破解“貧困”難題。
阜平,也因此成為中國扶貧新的地標和樣本。中央最新提出的扶貧方式,在此也早有先試。
一年之內,常住人口只有170人左右的駱駝灣村,投入1600萬元搞基礎建設。阜平縣拿到的專項資金就有12.61億元,比上一年多了近一倍。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輸血”、“造血”雙管齊下,阜平的扶貧仍然面對傳統難題:有人期待不勞而獲,而那些試圖自己改變命運的勇敢者,很難獲得資金上的扶持。
當地民眾認為,中央日前下發的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意見,將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政策支持。
新京報記者 孟祥超 實習生 李珂 河北報道
河北阜平駱駝灣,屬于“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距離北京只有3個小時車程。
一年之前,習近平總書記曾專程來到這里考察,并到唐榮斌家做客。從此,山村開始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