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的全友芝
住在井下時的全友芝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全友芝家蓋了四間新房
村子里的人通過報道 了解了“井底人”的事情
流浪女子(左一)在水閘小屋的門前
“在北京有著這樣的一群人:白天,他們在街頭游蕩,衣衫襤褸;晚上,他們隱匿在角落,沒有人知道他們從何而來,也沒人知道他們走向何處。他們選擇在自己的世界中流浪,或為了家的重塑,或為了精神的幻想。然而隨著“井底人”的報道,生活在陽光下的人們開始關注他們,甚至于正視他們,于是“井底人”王秀青的生活改變了。但是,其他人呢?
與王秀青不同的是,年過六十的河南籍“井底人”全友芝流浪北京僅是為了給自己和兒子攢錢。井底生活曝光后,當地政府改變了她的生活:接她回去、幫她體檢、給她安排工作……政府的這種介入是否能夠讓她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就當人們還在關注著“井底人”人生命運的時候,北京青年報記者又發現在朝陽區亮馬河的水閘上有一間小木屋,在那里還在延續著流浪者在北京的故事……”
“井被封了后,當天夜里我又回去看過”。在河南民權縣北關鎮張道口村,自己的老家,全友芝說起住了多年的那口地下井。在她的回憶中,選擇從河南農村來到北京,只因此前尋子時曾到過此地。
不過,現在從北京回到河南農村,卻是因為媒體對她的報道后,當地政府的工作人員接她回鄉。在這個縣城的廣場上,全友芝講述著自己在河南與北京之間游走的故事,旁邊站著的是老家村子里的工作人員。
“一個人操持家,又在外打工掙錢,還想著幫大兒子娶媳婦。”全友芝的鄰居說她是一個“能干”的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