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三峽全通一個閑置的車間內,落滿厚厚的塵土。
11月27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湖北省副省長郭有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這是繼11月19日,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陳柏槐被組織調查后,湖北又一位“落馬”的省級高官。
據知情者稱,郭有明是在陪同上級領導,在湖北丹江口庫區視察南水北調工程時,被紀委人員帶走的。其被調查原因所涉問題或涉及重大項目招商引資的決策失誤和當地地產項目違規。
11月27日,郭有明被中紀委宣布帶走調查當晚,湖北省人民政府網站就撤下了他的簡歷。
這位曾經的市長、市委書記主政宜昌12年,用4年時間將宜昌的GDP從1000億元做到2000億元以上,其施政魄力、個人能力等在官商界的口碑相對不錯。
但由于盲目擴張,投資200億而陷入困境的三峽全通涂鍍板項目,成為郭有明政績單中的“污點”。郭此次被調查,知情人透露或涉三峽全通項目。此外,郭的問題可能還涉及突擊提拔干部,及與當地商人利益往來。
事發或因地產項目
郭有明事發后,媒體報道,宜昌多名房地產商也被帶走調查
9月,中央第二巡視組組長杜德印曾稱,已將湖北部分官員問題線索轉交中紀委。
據媒體報道,郭有明被查,說明杜德印在代表巡視組作反饋時提到的“少數領導干部存在片面的政績觀”、“個別地方和部門違規突擊提拔干部”有所指向。
宜昌市政府官網顯示,郭有明2012年7月離任市委書記前半年里,宜昌市先后有5批26名干部被公示提拔;其中25人由宜昌市委組織部考核任命,提拔為縣級干部。
一位原宜昌市高層領導告訴新京報記者,據他了解,提拔干部的組織程序沒有問題;如果有問題,則出現在第一個環節,即最早圈定擬提拔對象范圍時。
宜昌市委一干部稱,郭有明主政宜昌這些年,對干部提拔管得嚴,“比較摳”。這次半年提拔20余人,他們認為是郭有明對當地干部有虧欠,“臨走大方了一次”。
知情人透露,郭有明“出事”導火索之一是房地產項目違規。郭有明事發后,即有媒體報道,宜昌有多名房地產商也被帶走調查。
多名知情人士透露,郭有明的一名大學校友是投資商,短短幾年,在宜昌拿下多個地塊,投資地產、旅游等多個項目。10月,該投資商被抓。在其被抓半個月后,郭有明被紀委約談,該商人被抓一個月后,郭被帶走調查。據知情人透露,郭對該投資商拿地有諸多照顧。
書記的“一號工程”
隨著大規模招商引資,郭有明調離宜昌市前4年中,全市GDP從1000億元升至2000億元
知情人透露,郭有明被調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可能與重大招商引資項目——三峽全通涂鍍板有限公司瀕臨破產有關。
2008年底,宜昌三峽機場。鼓樂隊的演奏聲中,新任市委書記郭有明將河北商人梁士臣迎下飛機,踏上了專門為其鋪上的紅地毯。
后者創辦的宜昌三峽全通涂鍍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全通),被冠以宜昌最大招商項目,湖北省第二大民營企業。據公司官網稱,三峽全通未來將成為國內最大、世界領先的涂鍍板生產研發基地。
2009年2月,投資70億元的三峽全通開建。二、三期工程緊隨其后,建成后,總投資將達200億元,占地4800畝。該項目全部投產后,將成為年產能1000萬噸,年產值過700億元,提供1.8萬個就業崗位的大型企業。
三峽全通也得到了宜昌官方最大的誠意。梁士臣2011年一段自述中稱,宜昌50天內,就拆遷出2000多畝沿江土地,搬遷了800余棟房屋和10余家企業。2009年公司成立之初,一時任副市長專門批示,請工商局為公司冠以“三峽”字樣。
宜昌市政府兩次下發紅頭文件給予支持:市財政將按每畝19.2萬元給予項目公司配套資金,提供3億元貸款額度的三年貼息。除減稅外,土地交易契稅和耕地占用稅,100%獎勵給公司。市政府還在長江邊上,配建了貨運碼頭,耗資2.48億元。
在宜昌,公務員們都將三峽全通稱為郭有明的“一號工程”。有知情官員稱,郭有明經常帶著各部門在三峽全通現場辦公;各銀行也被頻繁召集開會,被要求為三峽全通放貸。
三峽全通確曾出現過短暫繁榮,一位當地稅務系統人士稱,三峽全通曾在一年中,僅國稅就繳納了1億元。
隨著大規模招商引資,郭有明調離宜昌市前4年中,全市GDP從1000億元升至2000億元,僅次于武漢。
2011年8月,郭有明升任湖北省副省長,兼任宜昌市市委書記。湖北省人大在對郭有明職務任免議案的審查報告中提到,郭熟悉經濟工作,注重宏觀謀劃,推動工作力度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