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清晨,遼寧艦及4艘伴隨艦艇通過臺灣海峽進入南海。
人民網12月3日訊 日前,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首次組成戰斗群跨海區赴南海試驗。軍事專家杜文龍在接受央視《今日關注》采訪時表示,此次遼寧艦訓練在航線選擇上有其考量,通過編隊的航行訓練,動用岸基的所有部隊,形成“海上安全走廊”,以此成倍提升訓練效果。
11月26日上午,遼寧艦從青島某軍港解纜起航,在海軍導彈驅逐艦沈陽艦、石家莊艦和導彈護衛艦煙臺艦、濰坊艦的伴隨下赴南海,開展科研試驗和軍事訓練活動。這是遼寧艦入列后,首次組織跨海區的長時間航行訓練。通過長時間跨海區的航行,對有關設備的性能進行連續工作情況下的檢驗,對部隊整體訓練水平進行考驗和鍛煉,對裝備在不同氣象水文條件下的性能進行試驗。
遼寧艦這次訓練的航線是一個關注焦點。此前,韓國《亞洲經濟》曾分析稱,遼寧艦航母在南下時不排除將路過釣魚島和日本沖繩附近海域。
11月28日清晨,遼寧艦及4艘伴隨艦艇通過臺灣海峽進入南海,并繼續駛向預定試驗和訓練海域。
按照外媒猜測,遼寧艦可能走宮谷海峽或釣魚島方向,對日本構成某種威懾。但作為航母編隊,必須以訓練的角度考慮這一問題,杜文龍指出,首先要選擇最短的航線。他分析稱,此次訓練的目的是讓航母編隊適應不同海區的水溫氣象條件,只有盡快地進入這一海區,才能達成預定的訓練目標。航線如果能夠盡量縮短距離,進入預定海區的時間就會大幅度縮短。
另一方面,從遼寧艦的整體航線來看,距離海岸線很近。杜文龍表示,目前我們的航母編隊還不是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戰斗編隊,只是編隊的成品,不具備真實的作戰能力,因此需要岸基的部隊,如雷達部隊、導彈部隊、航空部隊提供非常可靠的掩護,形成“海上安全走廊”。
此外,杜文龍推測,在這一區域訓練,很可能不僅是單艘航空母艦及其編隊的訓練,而是沿海地區所有海軍兵力及空軍航空兵的合同訓練。通過編隊的航行訓練,動用岸基的所有部隊,訓練效果會成倍上升。“我們看到遼寧艦在訓練,實際上是遼寧艦編隊以及和這個編隊相關的所有兵力都在進行演練。”他說。
(張潔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