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長配置省份個數
近日,記者通過查詢全國31個省區市的政府網站的公開信息,對各地副省長(副主席、副市長)的配置進行調查統計發現,配置數從6至9名不等,多集中在7至8名。
同時,根據新京報記者對全國2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250個地級市的副市長數量的調查結果顯示,6至8名副市長幾乎是“常態配置”,地級市副市長人數最高相差四倍。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嚴格按規定職數配備領導干部,減少機構數量和領導職數。有專家認為,如果地方各級政府副職膨脹,將會增加行政成本。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副主任馬寶成研究員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職位數應當和政府職能是直接相關的,職位數的多少的只是表象,關鍵在于政府職能的轉變。
各級政府領導職數彈性較大
全國31個省區市的副省長共計233人,平均每省配有7.51名。其中,按照7至8名配置副省長職數的省份達25個,超過樣本總數的八成。河北、山西等12個省份配置7名副省長,廣東、山東等13個省份配置8名副省長。
調查結果顯示,吉林、湖南與海南三省的副省長職數最少,僅有6名。與此相對,副省長職數最高達到9名,對應的省份分別是西藏、青海與新疆,均位于西部地區。
“從省一級的領導職數看,包括從地方市、縣一級的領導職位數看,各地都不盡相同。問題在于中國疆域遼闊,各地情況不一樣,中央對職數沒有明確的硬性規定,因此,各地在職數上彈性比較大。” 馬寶成說。
最核心問題是政府職能問題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嚴格按規定職數配備領導干部,減少機構數量和領導職數,嚴格控制財政供養人員總量。推進機構編制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
根據政府官方網站顯示,每位副省長依據各省區市情況分管方向不同,而分工各有不同,記者統計發現,湖北、廣東、四川等10個省區市的副省長同時兼任省公安廳廳長。
馬寶成解讀說,“副省長的分工主要依照目前政府所管的事情的多少,最高一級地方政府平均7.5位副省長,也不能說它多或少,基本是按照財政、科教、文衛、安全等分管。”
政府職能、政府機構與領導職數這三個之間最核心的問題是政府職能問題。他談到,“職數少一個多一個不是關鍵問題,關鍵是要看職能真正轉移了沒有,權力真正下放了沒有。如果職能轉變了,權力下放了,那么政府組織機構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
精簡人員歸根結底要簡政放權
“職能不轉變的話,人員、機構短時期內被精簡與分流了,但是由于行政職能仍在,還需要人員去履職,機構人員就還會反彈膨脹。”但馬寶成對政府職能的轉變抱有樂觀期望,他認為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已經采取措施開始改革。
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從過去的“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到明確將“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作為主要議題。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將“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作為重要的一塊內容提出。這在馬寶成看來都是政府職能轉變的積極信號。
“《決定》中指出,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就是說政府能少管就少管,能交給市場、社會組織就交給它們。政府的職能就比現在減少后,政府的機構或者說人員編制自然而然就減下來了。” 馬寶成說。(記者 申亞欣 實習生 唐芊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