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5日,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在北戴河看望參加2013年暑期休假活動的專家。 (新華社/圖)
對于高層領導人來說,一般要到退休之后,才能真正享受到休假療養的諸多福利。
“倘若哪一天,我們的領導干部能夠真正瀟灑地去休假了,或許權力運行制度就已經成熟完善了。”
在高溫天氣仍在全國大范圍地區持續時,中國北方的避暑勝地——北戴河,迎來這個夏天的重要客人。
2013年8月5日,受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委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在北戴河看望參加今年暑期休假活動的60位專家。據人民網報道,邀請專家暑期赴北戴河休假,是中央聯系廣大專家和各類優秀人才的一項制度性安排。自2001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邀請了13批七百余位專家休假。
北戴河不只是各行業專才放松身心的海濱城市,在新中國成立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這里也是毛澤東、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暑期辦公和休養的場所。2003年7月,中央決定,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軍委五大領導班子當年夏天不到北戴河辦公。從此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赴北戴河暑期辦公的說法不再見諸報端。
與西方國家歷史悠久的帶薪休假制度相比,中國人對休假的認識尚處于初級階段,公眾休假制度也在完善之中。在中國特色的政治體制中,日理萬機的高層領導人們,能否有時間休假?在各種公眾的節假日,他們能否保證休息?領導人帶薪休年假背后又有怎樣的政治邏輯?
一邊辦公一邊療養
過去的北戴河暑期辦公制度,實際上并不是純粹的休假。但對于中央領導人來說,在夏天到來時,赴北戴河一邊辦公一邊療養,已經是一年中難得的放松時節。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中央領導人的“假期”。
科技部一位卸任司長記得,以前中央領導在北戴河暑期辦公時,7月上旬國務院辦公廳就會打招呼,“從7月15日到8月15日,國務院領導要到北戴河辦公,需要加緊處理的文件要標明特急件,以便能及時送到。”
中央領導暑期辦公期間,中央辦公廳會有一小部分人跟隨,負責安全警衛、通信保障、隨行服務等。一位中辦內部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日常工作通過機要通信維持,辦公形式沒有差別。”
為了方便處理公務,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北戴河與北京之間每天都有火車往返,用以傳送各類文件。中國前駐菲律賓大使黃桂芳曾經做過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的外事秘書,他曾陪同首長去北戴河辦公多次。他回憶,北京送來文件分兩類,一類是閱讀,一類是需要處理的事項,“后者要審批,再由機要系統送回”。
每天早上,黃桂芳都要到指定地點,中辦和國辦系統都有專人來送文件。那時領導人們都以居住的樓號指代,吳學謙住在215號樓,黃桂芳會按照編號把當天需要吳學謙閱讀的文件收好,再將首長已經批復的文件交付機要人員,由他們送回北京。
在北戴河辦公期間,中央領導人一般是上午開會,下午休息。上世紀50年代末,中央療養區中建立了酷似人民大會堂外觀的俱樂部,里面可以放電影、看演出,還有大大小小幾十間會議室。據《秦皇島日報》高級編輯、北戴河區文化顧問孫志升透露,“領導人平時住在各自的二層小樓里,開會時去俱樂部。”
新中國成立后,中共中央許多重大決策都在北戴河的會議上作出。上世紀80年代末,中央決定設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也是在北戴河暑期辦公時做出的決定。黃桂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之前一直由吳學謙負責臺灣事務,當中央決定由丁關根牽頭成立國臺辦時,學謙同志就讓我代表他參加了籌備會。”
當時吳學謙所住的215號樓,周圍住著丁關根和方毅,在辦公休閑之余,這也是領導人們難得的交流機會。黃桂芳就有一次讓自己的同鄉、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方毅給家鄉的中學題詞。
在北戴河療養期間,中央領導人最喜歡下水游泳。為了保證首長安全,每個游泳區都有專門坐著小船的救護員。海邊還設立了牌子,提醒領導人和他身邊工作人員漲潮和退潮的時間,退潮就不宜游泳。
吳學謙來自上海,不會水,平時的休閑活動就是在住處的院子里散步。秘書黃桂芳從小在廈門海邊長大,水性好,卻因此常常有機會下水游泳,黃桂芳曾經好幾次看到鄧小平游泳。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吳學謙任國務院副總理時,身邊配備三個秘書。暑期辦公時,三個秘書很少同時到北戴河,通常是一個秘書在北戴河,一個秘書在中南海。“一些不算緊急的文件,就由北京的秘書處理好再給首長送去。”黃桂芳說,“畢竟在北戴河是休閑,除非是特急的事才會報告首長。”
據北戴河當地干部介紹,2003年后中央提出不在北戴河辦公,但退休后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以上的領導人,同樣會在每年暑期受邀前往北戴河度假。
“不可能休假,甚至一天也不能”
中央領導之所以選擇在北戴河暑期辦公,上述科技部司長認為,“就是因為不能休假,所以去那邊辦公。”
2001年8月,江澤民在北戴河接見美國《紐約時報》代表團,并接受該報記者采訪時說,“人們認為我們在這里休假。但事實上,不可能休假,甚至一天也不能。”
中秋、春節等傳統節假日,也不是高層領導人的假期。他們也很少像普通公民或外國人那樣在家里休假或者外出度假。實際上在春節假期,這些領導人往往最忙碌,許多中央領導人都會在各地訪貧問苦,在普通百姓家中過年。
中國領導人為何難以休假?按中國的制度,越是高層的領導人,治國理政的領導事務越是龐雜。從高層領導人的新聞報道中可以發現,處理公文、外出考察調研、處理突發事件、出席各種會議、發表重要講話、迎來送往、出國訪問等等,占據了領導人的大部分時間。繁重的工作壓力使他們很難完全脫離工作休假。
中央領導人不能徹底丟開工作,省部級領導干部也難得到空閑。
“可能有休假安排,但我從來沒有休假過。”一位卸任的國新辦主要領導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一般只有少量人有機會去療養,“多數人去不了,工作離不開。”
按照規定,國務院直屬機構的一把手休假,需要向國務院報備,機構副職則需要向所屬單位黨組請假。但是,領導都形成了一種既定思維:永遠要把工作放第一位。全年假期中,很少能夠完整休息,領導級別越高越忙碌,越到節假日事越多。
教育部一位內部人士說,“教育部休假是按照工作年限來安排的,并未將部領導單列。”上述教育部內部人士就透露,部領導周末和平常加班的情況非常普遍,“像黨組會經常一下午就安排幾個議題,開到晚上七八點都很正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