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將至時,是選擇插管、上呼吸機等竭盡全力地去挽救生命,還是放棄一切生命維持措施,有尊嚴、無痛苦地死亡?
昨天,記者獲悉,本市已經成立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在北京市衛生局主管下開展業務。市衛生局表示,“生前預囑”概念在我國并無法律明確支持或禁止,目前尚處民間推廣階段,衛生行政部門將“觀察”其效果和發展,并對該協會在法律范疇內的運行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協會概況
羅瑞卿之女辦網站提倡尊嚴死
記者獲悉,由北京市衛生局主管的“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經北京市民政局審查批準已于今年6月正式成立,并于上周向社會公布協會章程。該協會由熱心推廣生前預囑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自愿聯合發起成立,旨在通過推廣使用“生前預囑”,讓更多人知道,在生命盡頭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統以保持尊嚴是一種權利。
據了解,2006年,一批由政府工作人員、醫學界和學術界人士組成的志愿者致力于此項工作,建立了專門探討死亡問題的公益網站“選擇與尊嚴”,并推出了中國首個民間“生前預囑”文本。
開國大將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是該網站的創建人之一,亦擔任新近成立的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她介紹,該文本總的囑咐原則是,如果自己因病或因傷導致身體處于“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態”、“持續植物狀態”或“生命末期”,不管是用何種醫療措施,死亡來臨時間都不會超過6個月,而所有的生命支持治療的作用只是在延長幾天壽命而存活毫無質量時,希望停止救治?!笆侨嗽谏眢w健康時從容地考慮和安排自己的身后事,適用于各種年齡”,羅點點說,它能幫助家人了解病人本身無法表達的想法,可以隨時改變或終止。
據介紹,協會將憑借網站平臺及學術研究、問卷、制作媒體內容、組織志愿者活動等方式普及和推廣使用“生前預囑”,以及“尊嚴死”概念。該網站還可為生前預囑注冊者提供使用平臺,并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兩年內9500余人網上填寫預囑
記者在“選擇與尊嚴”網站上看到,“生前預囑”全稱為“我的五個愿望”,分別是“我要或者不要相關醫療服務”、“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療”、“我希望別人怎么對待我”、“我想讓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我希望誰幫助我”。每個“愿望”下有1~11個總計42個細分條目,以打鉤方式填寫。
自2011年6月起,公民可以登錄“選擇與尊嚴”網站,自愿填寫“生前預囑”,并隨時修改或者撤銷。截至昨日,該網站已有913118人次登錄瀏覽,共9580人完成了“生前預囑”。
望成立中國生前預囑注冊中心
繼成立選擇與尊嚴網站、倡導組建生前預囑推廣協會之后,羅點點還計劃建立中國生前預囑注冊中心,將在很多方面參照美國的生前預囑注冊中心,如一個患者進入醫療機構后提供醫保號碼時,醫療機構和從業者即能第一時間檢索到該患者在生前預囑注冊中心登記的所有內容,在醫療機構中,生前預囑和病案實行同級別操作,可以隨時更新,每個醫院都有專職的法律工作者和填寫者合作。
羅點點介紹,美國的生前預囑注冊中心是非盈利機構,提供的所有服務是由美國聯邦政府和公立醫院購買。
□市衛生局
不會助其宣傳但會觀察效果
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鐘東波表示,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是其主管登記的近50個社會團體之一,其開展的活動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市衛生局和市民政局對協會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目前,囿于我國法律、倫理和文化傳統等,生前預囑并未得到公眾的認可”,鐘東波表示,因尊嚴死和安樂死本質上不同,因此我國雖然沒有明確法律法規禁止公民選擇尊嚴死,但也沒有相關法律支持此行為,“處于法律空白狀態”,因此只要不違背法律法規的活動內容和宗旨行政部門都會支持。
“很多人離世前都是很痛苦的,生前預囑體現了對人的尊嚴的尊重,且是完全自愿的,美國30多個州都立法認可‘自然死亡’”,鐘東波表示,主張推動此協會成立的多是來自醫療界且很有社會責任感的老同志,他們的努力是值得尊敬的,但目前生前預囑的推廣還屬于民間團體的行為,衛生行政部門將不會介入推廣宣傳,也不會有何官方舉措推廣此概念出臺,但對其效果和發展會“觀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