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初一的小宇在家中做暑期作業。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7月13日,北京市中小學正式放暑假,這也是“減負八項新政”后的首個暑假。為給學生減負,還快樂純粹的假期生活,教育部近日發布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學校要控制課外作業總量,小學一至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要創新作業形式,適當減少書面作業,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豐富生活。
通知中還建議學校以召開一次家長會或致家長一封信的方式,引導家長不盲目給孩子報各類補習班,讓學生自主合理安排活動內容和時間。
但記者通過對60名中小學生調查發現,一部分學生反映,學校今年布置的暑期寫的作業確實減少了,花樣在不斷翻新,但家長給報的課外補習班卻增加了,除了語、數、外三科外,還有唱歌、舞蹈、書法等各類補習班。一位人大附小五年級學生稱,她這個暑期至少要上六七個補習班。另一部分學生則反映,今年學校留的暑期作業依然很多,加上家長報的課外補習班,將面臨雙重壓力。
現象1 學校減負家長增碼
人大附小五年級學生小彤:
這個暑期有六七個補習班要上,很忙的。16日開始連續8天上朗誦、主持的培訓班,每天3個小時;舞蹈班報了2期……
記者隨機采訪的部分小學生表示,今年學校布置的假期作業不多,集中在語、數、外三科上,除三本假期作業外,學校僅布置作文、文章摘抄、閱讀課外書等,有的學校甚至拋開書本,讓學生自主學習,感受生活。“今年學校布置的暑假作業就是讓我們從生活中找出一種現象,進行分析,做出PPT形式的報告”,人大附小五年級學生小彤說。
在暑假作業的數量上,一些學校也進行了創新,來自東師附小五年級的學生小夏介紹,今年學校布置的暑假作業不多。老師事先對學生進行了測試,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布置不同題量的家庭作業。像語文作業,測試在95分以上的學生,家庭作業只需完成7頁,90分到95分的學生要完成14頁,90分以下的學生則要把40頁全部完成。“現在的暑假作業比以前少多了,以前是不管成績如何,大家都要寫一樣多”,小夏的母親說。
假期,學校在不停地給學生減負,但此時的家長卻一刻都不肯松懈,不停地給孩子加碼。
在受訪的小學生中,暑假普遍要趕赴三個課外輔導班,多的甚至要上七個班。
“這個暑假,我有六七個補習班要上,像語、數、外、舞蹈、主持和唱歌啦,很忙的”,小彤扳著小手說,在假期里,等待她的將是每天3個小時,連續8天的朗誦、主持培訓班;每天4個小時,持續24天的舞蹈班。
來自東高地二小五年級的學生小雨,假期的第一天,就有兩個課外輔導班要上,她的媽媽一口氣為她報了口語、語文閱讀和古箏三個輔導班。
【家長聲音】一位黃城根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媽媽說,總體來說作業量目前還可以接受。但暑假輔導班一定要上,不是因為孩子在家沒人管,而是幾乎所有孩子都報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他的孩子在假期也要上奧數和英語班。他的孩子上的輔導班還不算最多,有個小女孩每天要上三四個興趣班,晚上要到9點才能回家,在這種壓力下,有的家長也被迫給孩子報名參加各種名目的輔導班。
現象2 中學生暑假“惡補”
●密云三中初一學生小峰:
希望老師能給學生一定“自主權”,少留點必須寫的作業,讓學生有時間自己有針對性地復習。
6個練習冊,預習初二的英語單詞、語文詞語、聽寫,10篇作文……密云三中初一學生小峰非常郁悶。他算了一下,每天最少要做兩三個小時的暑假作業。
此外,最“狠”的,是小峰的學校規定學生每隔15天要返校一次,檢查學生們暑假作業“階段性進展”,然后還會有針對性地布置下一階段的作業。“這樣的話,一暑假哪也別去玩了。”
小峰說,他并不是不喜歡寫作業,“沒有作業就沒有成績。”但他更希望老師能相信他們一點,能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少留一點必須寫的作業,讓學生有時間自己有針對性地復習。
記者調查發現,和小學生相比,面臨中高考任務的中學生暑期課業負擔依然較重。
“歷史政治一大堆卷子,寫字帖,此外暑假還要補課。”119中高二學生小曼估計,暑假作業每天要做2小時。沫沫是159中學一名初一學生。她的暑期作業中有一項,是要把數學練習冊中,一個學期錯過的所有題全部重做一遍。沫沫說,期末考試卷子中,每錯一道題暑假要罰做50道。英語還要求每天背一篇課文。
由于存在升學壓力,一些家長還主動給孩子“加碼”。159中學另一學生家長表示,孩子開學上初二,她已提前買好一套初二課本,并配套10來本練習冊,打算讓孩子利用暑期先預習一遍。
剛從海淀區一所中學初中畢業的小帆,面臨漫長的暑假,輕松并未如約而至。小帆表示,同學之間將升高一的暑假稱作“預備役”。他說,自己的同學們一般會去外地、國外旅游一周左右,然后就開始上培訓學校準備高一課程。小帆的父母給他報的是數學、物理、化學,10天每天上3小時。
【老師聲音】一位高一語文老師認為,目前教育部門規定,暑假期間學校不得給學生進行補課,這種做法并沒減負,“學校不讓補習功課,家長就給學生到社會上找補習班,家長還要付出更多精力和財力。”
另一位歷史老師認為,學生的教材、課程標準及考試標準要求都很高,在這種前提下要求學校減負根本治不了本,如果考試指揮棒不改革,所謂減負也只是表面文章。
■ 對話
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溫方:
中高考制度不變家長不敢減負
為何教育部門再三重申要給學生減負,家長們卻不敢松懈?近日,記者采訪了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溫方。
家長擔不起孩子成績下滑的風險
新京報:今年暑期,教育部門再三重申要給學生暑假作業減負,但通過調查發現,即使教育部門進行減負,家長依舊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
溫方:表面看是作業的問題,實際是競爭的問題。中高考等著呢,學生不學行嗎?家長擔不起這個后果,如果暑期讓孩子盡情享受假期,一個字不寫,那開學后學業水平下滑了,誰來負責呢?中高考制度不變,作業少點兒、多點兒,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新京報:對于減負,家長的顧慮是什么?
溫方:暑假一個月前,就有家長咨詢這個問題,家長說他們在減負面前真的擔不起,考不上好學校,誰替他們兜著?社會風氣就是這樣,所以作業布置得少點兒也只是學校和老師一廂情愿的做法。
新京報:在我們這次的調查中,一些學校確實減少了作業量,學生一兩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這是我們所希望的減負嗎?
溫方:其實學校布置家庭作業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每天練習一點,是對上學期所學知識的鞏固與溫習。但有些學生采取放假開頭或者最后幾天突擊完成的方式,根本沒起到作用。其實有些老師多布置家庭作業的目的,也是為了跟學生博弈,留多點兒就是為了不讓學生突擊完成。
參加有意義活動遠比培訓課重要
新京報:對于家長的心態以及社會的整體風氣,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溫方:目前家長眼里只盯著孩子能不能上名校,能不能考上好大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經不是一個正常人了,而是替家長掙面子的機器。
其實學校應告訴家長,學生參加有意義的活動,遠比他們多做一些作業,多上一節培訓課要重要許多。
假期里,家長應多讓學生做家務、培養與父母的親情和責任感,因為要想成才首先必須成人,有愛心的人在學業上才可能是個有責任心的人。
有項調查顯示,孩子心理90%來自家庭問題,9%來自學校,只有1%來自學生本人。所以,“減負”如果得不到家長的支持只是空談,只有家長、學校和社會三方全面配合,學生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學生聲音
還是應該留一些暑假作業的,不然將近兩個月的暑假生活中一個字不寫,一本書不讀,之前所學知識肯定會生疏。——石油附中初一學生小鑫
高中生暑假有作業是應該的,每天花兩個小時寫作業也很正常。放假前,老師還留了一些看書預習下學期課程的作業,這種形式很好,對以后的課程都有幫助。——潞河中學一高一女生
比起形形色色的“勞動實踐型”暑假作業,我更希望掌握一門技能,比如學會游泳、打羽毛球。現在有些“實踐型”作業,雖然有新意,但實踐完了就完了,沒真正學到東西。——東城區一所中學初二學生小周
老師不應該像吃“大鍋飯”一樣,給所有學生留一樣的作業。統一的作業內容和作業量,不可能適應所有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弱點,需要加強的學科也不同,老師應該因人而異或者根據不同的分數,留不同的作業。
——119中學高二學生小嫣
■ 他山之石
日本 展覽比賽讓孩子忙起來
一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國媽媽在網上展示在讀小學四年級兒子的暑假作業。日文漢字練習、算術練習、短日記、讀后感、手工勞作一幅(廢物利用做一個儲錢箱和平時學的理科相關的作品)以及觀察星星等。
除第一、二項的具體語文和數學作業,其余的作業都可在完成的同時參加當地不同組織為孩子們暑假而舉行的比賽和展覽,仔細數了數,有教育委員會組織的手工作品展,某銀行舉行的儲錢箱制作大賽等等,一個假期有大小共11個展覽和比賽。這名中國媽媽直言:“孩子們雖然沒有我們家長為她報名參加的培訓班,但是這些也夠他們自己忙活了。”
美國 暑期學校里熟悉社會
一位旅居美國的網友特意描述了他兒子的暑假生活。美國孩子沒有暑假作業,在選擇自己的暑假生活時,這個初長成的小家伙選擇了“基督教青年會”舉辦的暑期學校,學費160美元。
學校內容不是信仰的灌輸,游泳、野餐、打球和漫步是每天的必修課。在這些極具娛樂色彩的課程外,最有美國特色的,就是對青年參加社會活動的偏重。一周活動項目包括參觀銀行和警察局,學做面包,到醫院去照料病人等。
這些活動使孩子從中熟悉了社會,歷練了自己,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培育起對社會的責任感。據統計,美國12歲以上的青少年60%以上的人參加過各種義務服務活動。
法國 科技館可免費出入
法國公立圖書館系統完備,首都巴黎的各類博物館更是多如牛毛,在漫長的假期里,學生們除隨父母旅游度假外,許多學生還利用這樣的自由時光,去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參觀學習,增長知識。18歲以下的人可以在這些館所免費自由出入。學校和家長組織孩子們旅游度假往往注重教育目的。
(記者 杜丁 溫薷 閆欣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