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常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決定,任命費高云為代理市長。原市長姚曉東已升任淮安市市委書記。
公開簡歷顯示,費高云出生于 1971年,這使他成為了目前江蘇省轄市中最年輕的市長人選。
費高云系江蘇淮安人,仕途始于團委。從揚州工學院電子系畢業后進入團委工作 ,曾擔任共青團邗江縣委書記和鄉鎮長正職職務 。
2000年11月,費高云開始擔任儀征市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隨后的10年時間內穩步成長,從市副市長、市長直至市委書記。
2011年8月,費高云升任南通市市委常委,同時兼任通州區委書記、組織部長。
2012年10月 ,南通啟東排海工程事件引發全國關注,費高云“臨危受命”再次兼任啟東市委書記,全程負責處理此事。這一因環保引發熱議的工程后被南通宣布永久取消。
有省情研究者向本報分析,費以常委和組織部長身份同時兼任兩個區縣的書記,這雖罕見但僅是“特殊情況”下的安排,畢竟期間時間較短。
不過,南通通州區是江蘇近10年來首個“縣改區的地方,這一過程有三年過渡期,費主政期間順利”結題,為以后江蘇多個省轄市市區擴容帶來經驗,并解決了這一過程與省直管縣財政改革的磨合。
2013年3月,費高云被江蘇省省委推薦為常州市市長候選人,按慣例擔任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
履新常州后,費高云將面臨全新的命題。常州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之一,在上世紀90年代以引進外資為主要動力的區域經濟崛起中,沒有及時跟上,發展慢了下來。
常州市自鐵本事件后,一直致力于創新驅動,近10年來經濟增長保持較小幅度趨勢,其房價在蘇南區域中最為穩定。
以2006年國家科技大會為新起點,常州希望在新一輪以科技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發展中迎頭趕上,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改造升級起源于當年鄉鎮企業的傳統制造業,逐步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以常州前市委書記范燕青為首,常州連續兩屆領導班子一直致力于此,并且初見成效。
費的任務是,在正確的道路上“蕭規曹隨”,推動常州的經濟轉型繼續前進?,F任常州市市委書記閻立曾任江蘇省科技廳廳長、蘇州市長等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