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6月28日電 有著“世界生態寶庫”美譽的湖北神農架,最近因為建設機場而陷入輿論漩渦。
事實上,神農架機場的尷尬反映的是一個多年來的博弈:環境保護優先于經濟發展,是停留于紙面還是落到實踐?在這場有關神農架機場的爭議中,批評者的批判或許比支持者的抗辯更值得深思。
當地政府:神農架修機場程序合法
華夏始祖神農氏架木為梯采嘗百草、金絲猴、傳說中的“野人”……神農架作為全球中緯度地區唯一保存相對完好的原始森林,就像一塊神秘的世外桃源,讓人們心馳神往。不過就在這片處女地上,正在修建華中地區海拔最高的機場。
據機場建設方介紹,神農架機場距保護區直線距離16公里,位于神農架的紅坪鎮大草坪,屬原國家民航總局機場“十一五”發展規劃項目,是湖北省鄂西生態旅游圈的重點工程。該項目于2009年元月經國務院批準立項,經國家相關部委批復,2011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3年10月正式通航。該項目總投資11.3億元。
據介紹,海拔2583米的大草坪場址位于神農架林區旅游主要集散地木魚鎮西北,公路距離約58公里,距松柏鎮公路距離70公里。場址位于獨立的狹長山脊之上,由海拔2600米左右的5個山包組成。由于是喀斯特地貌,容易出現不良地質現象,因此建設人員對溶洞、溶溝等進行了處理。而這恰恰飽受批評。
據介紹,環保部對機場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進行了科學論證,在此基礎上,2009年出具了《關于湖北省神農架民用機場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神農架機場辦負責人鐘秀國說,神農架機場是最終選定在凈空條件較好、占用植被最少、對山體破壞相對最小的一塊山地上開工建設的。
神農架多個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稱,建設機場不僅將滿足國內外游客乘飛機到神農架觀光旅游和物資運輸的需要,而且能有效解決神農架森林保護和救災等一系列難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