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華社電 世界最大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再次祭出群眾路線法寶,決定開展一次空前規模的教育實踐活動,克服脫離群眾的執政危險。分析人士認為,這在國際風云變幻、中國社會轉型步入深水區的關鍵時期,對于中共打牢執政基礎、實現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至關重要。
強化活動檢查 確保改進作風長效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劉云山18日下午出席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并講話,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確保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取得實效。
劉云山指出,要把“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總要求貫穿教育實踐活動始終,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達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要堅持開門搞活動,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讓群眾滿意的效果。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聯系實際才能取得實效,解決問題才能達到目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表現形式不盡相同,要結合各自實際,以敢于亮短揭丑的勇氣和態度查找問題、剖析原因,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凡是能夠及早解決的就盡快解決,使作風有一個大的改觀。
劉云山還就抓好教育實踐活動三個重要環節,強化督促檢查、發揮督導組作用,加強對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領導,著力形成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理論成果,確保改進作風、聯系群眾的常態化長效化,提出明確要求。
毛澤東曾提出牢記“兩個務必”
中共中央黨校報刊社社長、總編輯謝春濤說,中共依靠人民奪取了政權,但隨著長期執政,部分干部在權力腐蝕和利益誘惑下脫離了群眾,導致黨群關系緊張、政府公信力下降,長此以往必然動搖中共執政根基。
中共建黨已92年,目前擁有超過八千萬名黨員,黨章中明確規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曾提出要牢記“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 解讀
“靠制度保證活動不走過場”
專家表示,群眾工作是一項經常性工作,不是突擊性工作
“中共重申群眾路線是中共的執政生命線,開展‘四風’大掃除適得其時,抓住了問題要害。”中共中央黨校報刊社社長、總編輯謝春濤說。“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工作作風問題,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生活作風問題。這‘四風’問題解決好了,也就消除了損害黨群關系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共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掌舵者,經濟發展和民生進步奠定了中共在新時期開拓進取的群眾基礎。但GDP的增長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一些群眾說,“大樓高了,干部離群眾卻遠了;網速快了,辦理事情卻難了。”
分析人士認為,在社會流動加快、公眾權利意識覺醒的時代背景下,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僅是中共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也是改善社會管理的迫切需要。堅持走群眾路線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表示,中央開展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提出的“四風”問題,就是因為在某些領域某些地方還存在嚴重問題。活動有明確的著力點和突破點,是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決策,旨在務求實效。
專家認為,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以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為重點,而實際上,十八大之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身體力行落實“八項規定”,無一不是在帶頭踐行群眾路線。
在中央號召下,各地區、各部門的“四風”大掃除將陸續展開。值得注意的是,中央開展此次整風活動,強調靠制度來保障群眾路線,保證活動不走過場。
習近平強調,要以這次活動為契機,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廢止不適用的制度。制度一經形成,就要嚴格遵守,執行制度沒有例外。
對此,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群眾工作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而不是一項突擊性的工作。做好群眾工作必須以健全的制度為可靠保障,如此才能標本兼治,取得實效。
據新華社電
■ 案例
“退卡”大限今至多地稱未現違規
南寧、石家莊、太原等多地紀委稱官員會員卡零持有
新京報訊 中紀委要求紀檢監察干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各種名目的會員卡,今天就是最后期限。昨天,記者從南寧、石家莊、太原等多個地方紀委部門了解到,清退會員卡活動已經結束,統計結果顯示沒有違規。
張家口市紀委干部室一工作人員表示,張家口各級別紀委檢查系統內干部職工均填寫了清退會員卡承諾書,“大致內容為承諾手里沒有卡。”該工作人員說,填寫之前如果已將卡清退,那么就不會追究。承諾書統計結果沒有人違規,對于是否會有瞞報存在,該工作人員坦言:“沒法強制性調查。”
南寧市紀委制定了“個人會員卡零持有報告”和“機關(組織)會員卡零持有報告”兩份報告,由全市紀檢監察系統單位和職工填寫,統計結果顯示沒有人員違規。
陜西榆林市紀委黨風廉政室一工作人員稱,他們已完成市、縣、鄉三級紀檢監察人員的退卡統計,一共統計1336人,結果顯示沒有違規。該工作人員表示,紀檢監察人員在填寫匯報表時,同時要填寫承諾書,“承諾今后不會參加會員卡方面的活動。”
新疆伊吾縣紀委表示,伊吾縣6月10日順利完成紀檢監察干部會員卡清退活動,62名紀檢監察干部職工均作出零持有報告。
石家莊市紀委辦公室工作人員稱,退卡落實情況已向上級匯報,需請示領導才能對外透露。
太原市紀委方面稱,該市紀委100多名紀檢監察人員均簽訂了“零持有”會員卡的承諾書,沒有發現違規現象。
■ 現象
八項規定出臺后,多數省市、單位配套制定了實施細則,摒棄不良作風。然而,一些地方在執行中仍留有“死角”。專家和基層干部給記者梳理了一些地方落實八項規定打折扣現象。
落實八項規定存死角
●超標吃喝進食堂
“五星級酒店倒是去得少了,但是五星級酒店的大廚卻被請到個別單位食堂工作。單位內部食堂豪華程度與五星級酒店有得一拼,酒店里能吃到的單位食堂也能吃到。”深圳一位從事接待工作的人員說,部分地區明目張膽的豪華公款吃喝向單位食堂、私密會所等地方轉移。
●借車變身“公車”
網友曝光陜西某縣縣委書記乘坐進口6缸排量3.0T的頂級豪華款大眾途銳車,網上報價105萬元。后來該縣委書記回應稱,該車是半年前從民營企業借用的,網絡曝光后已經歸還。而在另外一些地方,為了繞開公務用車指標的“障礙”,部分單位直接從租車公司租用車輛。
●公款報賬玩“變臉”
江蘇某地組織80余名干部赴廈門開務虛會,主要“議程”之一卻是參觀景區,“旅游費”成了“會務費”。“有的單位宣稱落實八項規定后本單位的公務接待費下降了50萬元,但是卻悄悄隱瞞同期的協調費支出增加了30萬元、管理費支出增加了20萬元。報銷接待費只需改頭換面,厲行節約變成了一場數字游戲。”一位國企工作人員說。 (記者林野 李雪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