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中央政府網發布消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已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務院辦公廳予以發布。根據“三定”方案,國家衛生計生委取消下放10項職責,整合、加強7項職責,部門間職責更加明晰,同時確定了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
□定主要職責
取消和下放10項職責
根據“三定”方案,國家衛生計生委的主要職能調整為18項。其中按照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要求,國家衛生計生委取消了5項職責,下放了5項職責。
取消的職責包括,取消全國計劃生育家庭婦女創業之星、全國十佳自強女孩評選等達標、評比、評估和相關檢查活動;將對醫療機構服務績效評價等技術管理職責轉移給所屬事業單位承擔;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要求,減少對所屬醫療機構的微觀管理和直接管理,落實醫療機構法人自主權等。
下放的職責包括,將港、澳、臺投資者在內地設置獨資醫院審批職責下放省級衛生和計劃生育部門等。
整合加強7項職責
根據規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的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劃入國家衛生計生委;將組織制定藥品法典的職責,確定食品安全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條件和制定檢驗規范的職責,劃給國家食藥監總局。
國家衛生計生委加強的職責主要包括:深化醫改,協調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和監管體制綜合改革,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加大公立醫院改革力度,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完善生育政策,加強計劃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考核,促進出生人口性別平衡和優生優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推進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在政策法規、資源配置、服務體系、信息化建設、宣傳教育、健康促進方面的融合。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標準制定;鼓勵社會力量提供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加強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培養。
■專家觀點
回歸“裁判員”身份
更愿意以香港人、學者和第三方的角度對醫改進行評論的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認為,取消、下放的職能透出的信號是,新成立的衛生計生委將“抓大放小”,今后將更側重于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領域的宏觀戰略性工作,而對微觀的層面進行放權。
比如“將對醫療機構服務績效評價等技術管理職責轉移給所屬事業單位承擔”、“減少對所屬醫療機構的微觀管理和直接管理,落實醫療機構法人自主權”等就體現了衛生計生委“裁判員”身份的回歸。他指出,衛生行政部門曾經管辦不分,既制定宏觀政策,又對醫院進行微觀管理。管辦分離有助于集中精力,突出工作重點。
同時,作為香港人,莊一強特別關注的一點是“將港、澳、臺投資者在內地設置獨資醫院審批職責下放省級衛生和計劃生育部門等”。他認為,這意味著國家會進一步開放社會化辦醫,加大多元辦醫的力度。據他所知目前美國、歐洲、泰國、新加坡等地都在積極商談在華投資,目前外國在華投資還需國家衛生計生委進行審批。而港澳臺審批的下放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主導醫改需加強協調力
“三定”中,整合的職責包括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的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劃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莊一強認為,這意味著在衛生和計生方面,衛生計生委被賦予了國家戰略制定的職能。一方面,醫改將更加深入、專業,但同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被民間稱為“小國務院”的發改委在協調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醫改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諸多部門,今后衛生計生委在涉及多部門協調合作的問題時,需進一步克服困難,取得突破。
為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關系,本輪“三定”中,還按照權責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的要求,協調明確了國家衛生計生委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質檢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人口發展規劃、國境衛生檢疫、食品藥品方面的職責分工和工作銜接關系。
□有關職責分工
◎人口
國家發改委負責研究提出國家人口發展戰略,擬訂人口發展規劃和人口政策,研究提出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以及統籌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政策建議。
國家衛生計生委負責擬訂計劃生育政策,研究提出與計劃生育相關的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方面的政策建議,促進計劃生育政策與相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銜接配合,參與制定人口發展規劃和政策,落實國家人口發展規劃中的有關任務。
◎傳染病
國家衛生計生委負責全國傳染病總體防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負責編制國境衛生檢疫監測傳染病目錄。
國家衛生計生委與國家質檢總局建立健全應對口岸傳染病疫情和公共衛生事件合作機制,建立和完善傳染病疫情和公共衛生事件通報交流機制,建立口岸輸入性疫情的通報和協作處理機制。
□定內設機構
內設21機構突出工作重點
“三定”對原衛生部和原計生委兩部門綜合司局進行合并,對職責相近的司局整合,主體業務司局原則不動,共計設置21個內設機構,比改革前有所減少。
改革中,依據整合和加強的職責增設了部分機構。這些新設機構體現出衛生計生委工作重點。如設立體制改革司,承擔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工作,協調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設立規劃與信息司,加強衛生計生資源優化配置和信息化建設;設立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標準制定;設立綜合監督局,加強醫療衛生、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的綜合執法監督;設立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加強基層計劃生育工作;設立計劃生育家庭發展司,促進計劃生育家庭發展;整合成立婦幼健康服務司、醫政醫管局,體現了優勢互補,理順了職責交叉。
衛生計生委認為,改革體現了整體設計,該加強職責得到加強,該整合的司局進行了整合,并進一步理順了司局職責關系,保持了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定人員編制
定編545名較之前有減少
本輪“三定”中,國家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機關行政編制為545名(含兩委人員編制10名、援派機動編制4名、離退休干部工作人員編制29名)。
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4名,其中1名副主任兼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為加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的統籌協調,增設1名副主任兼任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司局領導職數78名。總體來說,編制人數較改革前有所減少。
京華時報記者張然
衛生計生委設三司強化計生 三定方案未涉及新農合管理權
從3月17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掛牌成立,開始新部委組建后的“三定”工作至今,其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其背后牽動著計劃生育、食品安全、新農合等醫衛領域的熱點民生問題。本輪“三定”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有哪些推動?
生計
計劃生育工作將加強
原國家人口計生委與原衛生部合并后,計生工作職能是否會弱化?國家衛生計生委人事司負責人表示,“三定”規定強調,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完善生育政策,加強計劃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考核等,這些都表明要加強計劃生育工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