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事發地點清理完畢,但燒焦的痕跡依然留在路面和墻上,被圍了起來,有專職人員指揮車輛繞行。 新京報記者 郭鐵流 攝
林詩穎同學微博中她的照片。
6月7日,全國高考第一天。傍晚,在廈門BRT(快速公交系統)專屬高架橋上,從廈門北站出發的閩D-Y7396,向北快速行駛著。它的目的地,是第一碼頭樞紐站。
車上,有下班的乘客,有考完的學生,他們各有不同的目的地。但傍晚6時許的大火,讓金山站成了車上47人生命的“終點站”。
喊停后又開了會兒
司機身后,90名乘客擠在12米長的車廂內。金山路站擠上車的乘客王興(化名)把身子盡量貼在前門玻璃上,避免人群因車體晃動,時不時擠在自己身上。
快1路公交線路,已在廈門運營6年。閩D-Y7396屬快1B線。王興選擇乘坐它,是因為在被海水分成三部分的廈門市,擁有專屬車道的快1路不會堵車。廈門市公交系統曾向外界通報“廈門BRT從開始運營之初的每日2.5萬人次到現在最高日客運量達到了22.8萬人次,每天平均客流量達到25萬人次,BRT已經成為廈門市民出行首選的一種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
下午6時許,王興聽見車廂后面有乘客喊“有人燒東西,停車”。他記得,當時司機回了一句“得到站點才能停”。
閩D-Y7396繼續行駛,但只開了一小會兒。
“火很快就著了”。車廂后面燒了起來,煙也一下大了。發現起火后,司機開了門,“我是第二個跑出來的”。王興回憶。
下車后,王興往蔡塘站方向跑了好一段才停下來,扭頭看,大火已包住了整個車廂,隨后發生爆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