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確定七方面重點,將出臺城鎮化規劃,分類推進戶籍改革
當前形勢下,穩定增長、防控通脹、化解風險,努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工夫、出實招。把已經看準、具備條件、牽一發動全身的改革項目抓緊推出,干一件成一件,不斷釋放改革的制度紅利,激發社會活力,增強發展動力。——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
構建保障各類企業平等競爭和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制度環境,守護社會公正,努力使人人能夠享有平等機會;加快釋放市場主體活力的改革,主要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
繼上海、重慶試點房產稅后,今年,我國房產稅改革試點將“擴容”。昨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為今年的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內容之一。
“今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當前形勢下,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工夫、出實招”,國家發改委負責人就《通知》答記者問時說,《通知》部署了本年如下四大方面改革:促進經濟轉型的改革,包括推進財稅、金融、投融資、價格、統籌城鄉、科技等改革;促進民生改善的改革,如推進醫藥衛生、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環保監管和生態補償等方面的改革;促進社會公正的改革,構建保障各類企業平等競爭和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制度環境等。
財稅改革方面,年內將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
《通知》提到了備受關注的戶籍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今年仍延續分類推進策略,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制定居住證管理辦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將就如何“提低、擴中、限高”,年內制定重點配套方案和實施細則。
在城鎮化方面,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城鎮化工作會議年內將召開,城鎮化規劃將按計劃于今年出臺。
【醫保】
逐步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保
整體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整合城鄉基本醫療保險管理職能,逐步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3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提出要在6月底前限期完成“整合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城鎮居民基本醫保、新農合醫療的職責”。這意味著我國現存三大醫保制度的整合,將通過機構改革,管理部門整合進入實質啟動階段。
整合城鄉醫保制度管理職責“肯定是好事”,社保和衛生部門人士都如此認為。但在醫保制度設計和管理經辦上,衛生與社保部門矛盾由來已久。今年4月,中編辦曾就醫保整合方案征詢專家意見。曾參加中編辦座談會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所長代濤稱,最后的方案不會是“一家獨大”,而是在現有的社保、衛生兩部門之間,選擇一個部門負責醫保政策制定,比如制定醫保報銷目錄、醫保支付方式,及報銷水平;另一部門負責醫保基金具體經辦,包括籌資和資金的具體管理、使用。
中國人民大學公管學院社會保障研究所長李珍教授認為,應從衛生總費用的控制層面考慮最后的整合方案。“如果僅關注醫保控費,醫療機構和醫生就可能采取各種辦法來博弈,比如開具醫保報銷目錄外的各種藥品、檢查和治療。最終醫保費用控制下去了,但患者自掏腰包拿的錢多了,衛生總費用逐年攀升,意味著群眾醫療負擔依然沉重。”因此,李珍呼吁,無論哪個部門管理整合后的醫療保障制度,都應該有能力控制衛生總費用,在醫保費用一定的情況下,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更好地平衡醫患關系。
【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改革將出配套方案
貫徹落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制定出臺合理提高勞動報酬、加強國有企業收入分配調控、整頓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重點配套方案和實施細則。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對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見實際上是要求貫徹落實今年2月發改委等部門出臺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臺合理提高勞動報酬、加強國有企業收入分配調控、整頓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重點配套方案和實施細則”。也即是說,今年要就如何“提低、擴中、限高”,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擴大中等收入人群比例、限制不合理高收入,制定方案和細則。圍繞這個方案和細則,啟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遲福林認為,改革不會一蹴而就,意見中各項改革內容,有的是今年要完成的,比如“健全并落實社會救助標準與物價漲幅掛鉤的機制”;有的是今年要啟動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屬于這種情況,今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還處于政策完善階段。
解讀
【廉租房】
廉租公租房并軌
健全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有序推進公租房、廉租房并軌。
一位地方住建部門的官員說,雖然住建部并沒有明確各地實施并軌的時間表,但其實很多省市都已經開始試水公租房、廉租房的并軌。
據了解,北京近些年就已開始逐步進行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并軌。廉租房在土地供應時就已經劃入到公租房中。在分配時,利用租金補貼來實現相同房源提供給不同人群,即廉租房家庭可以獲得最高可達租金95%的補貼,而公租房的補貼金額相比要少一些。
專家認為,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并軌,并不意味著要取消廉租房制度。“廉租房和公租房面向的兩類不同人群,廉租房是提供給城市最低收入人群的保障,而公租房則主要提供給位于保障房和商品房之間的夾心層。”
專家認為,所謂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并軌,應該類似于北京目前實施的,即在房源和管理方面并軌,通過不同的租金補貼來實現對不同人群的保障。
【環保】
建最嚴環保監管
建立健全最嚴格的環境保護監管制度和規范科學的生態補償制度。建立區域間環境治理聯動和合作機制。
中科院環境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毅認為,在環保領域,《通知》使用“最嚴格”的字樣,說明了政府層面的重視,但如果沒有嚴格的法律保障,環保監督無法真正做到“嚴格”。“一家企業排放超標,行政罰款20萬、50萬就到頭了,這怎么最嚴格?”
王毅表示,“首先應考慮立法是不是最嚴格的,需要建立 最嚴格 的立法制度,修改《環保法》,提高違法成本,依法追究違法企業的民事甚至刑事責任,然后去授權環保部或發改委制定相關制度和政策。在法律基礎上,盡量實行嚴格的環保政策。”
【鐵路】
經營性鐵路可合理定價
建立公益性運輸補償制度、經營性鐵路合理定價機制,為社會資本進入鐵路領域創造條件。
建立經營性鐵路合理定價機制是否意味著下一步火車票要漲價?
北京交通大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表示,經營性鐵路只是一個概念,具體哪條鐵路屬于經營性鐵路,定位并不明確,這個需要具體的財務測算。是否漲價還要看定價機制。
支線鐵路、城際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所有權、經營權率先向社會資本開放。是否標志著以上鐵路可以姓“私”而不姓“公”?
該教授表示,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如果這些鐵路都不賺錢,社會資本也不會進入。
對于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前景,該教授表示,鐵路投融資改革喊了很多年,但是實際效果并不好。
2004年7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以及2005年2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都明確規定,允許社會資本進入鐵路行業和領域,并要求積極推進鐵路投資主體多元化。
2012年,原鐵道部又出臺14條意見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
“改革沒有細則,能力怎么分配?贏利模式是什么?管理方式太粗獷,這些都是社會資本不敢進入的原因。”該教授表示,應該明確鐵路投融資改革的整個方案。在中國鐵路總公司壟斷的情況下,新的競爭者很難進入。而且應該有完善的監管體系,清晰的法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