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龍崗區塌陷事故現場形成長12米、寬6米、深3至4米的橢圓形塌陷坑。
新華網深圳5月23日電 20日21時,伴隨著一聲巨響,5名剛下晚班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出工廠大門的深圳市偉群精密機械制品發展有限公司的員工,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喪命于突如其來的路面塌陷形成的深坑之中。
地陷一再奪命,“走路死”成了網絡流行語。地陷一再奪命,為何沒有人承擔責任?為何沒見舉一反三,對同類情況進行排查?世上最安心莫過于腳踏實地,誰來告訴公眾:我們的“腳底下”究竟是實是虛、是安是危?
城市地陷頻發 “走路死”成新憂
在20日的深圳龍崗區橫崗街道四聯社區紅棉二路華茂工業園的路面塌陷事故中,形成長12米、寬6米、深3至4米,近橢圓形塌陷坑,救援人員在后續的搜救工作只找到了5具冰冷的遺體。
最近一段時間,地陷新聞頻頻見諸報端:
3月31日,河南省許昌縣蘇橋鎮武莊村突發地陷,一處民宅瞬間沒入“天坑”中,導致一名老人死亡。村民懷疑,地陷與從村莊地下經過的許昌鐵礦有關。
3月26日,深圳福田區景洲大廈小區大門過道處因隔壁項目在進行拆除工程時防護不到位導致地陷,一名小區保安墜入坑中,不幸身亡。
1月28日,廣州市荔灣區一臨街商鋪因地鐵施工突發大面積地陷,“吃掉”2棟6間商鋪。
1月2日,廣西南寧市民族大道附近一在建地鐵工程由于污水管線遷改發生塌方,3人被困,其中2人死亡。
對此,網友的感慨顯示出公眾對于安全的擔憂:“地下有漏洞,出行須自求多福”。
沒規定、沒設備、沒法查 借口何其多?
深圳橫崗街道辦22日晚發布了事故原因:道路坍塌地段多年前為河溝部位,道路地下分布有排水箱涵。由于箱涵為“90年代初興建,建設標準低,年久老化,”地下箱涵局部破壞造成土體坍塌,被箱涵內水流沖蝕帶走,從而在箱涵破裂處上部土層中形成空洞,最終發生突然坍塌,地面形成坍塌坑。
細看此次深圳地陷事故原因,著實讓人不安。地下基礎工程本該是百年大計,怎么會短短二十多年就“年舊老化”?有關部門有沒有進行日常巡查監控?為何沒有發現老化問題?城市中到底還有多少這樣的安全隱患?
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辦副主任于致昀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是這樣解釋的,事發地所在的工業區是自發形成的,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建成。“包括這條路,不是社區的,也不是市政管理(部門)的,是工業區自己打造、自己管理的。”“當地的地質情況,我們還不太清楚。”
相關新聞
更多>>